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8年09月14日] -- 华商报 -- 版次:[D2]

西北五省首单鲜香菇出口韩国

1250箱陇县香菇走出国门

   近日,首批满载1250箱的“陇关”牌新鲜花菇冷链集装箱车,从陇县温水食用菌产业标准化示范园缓缓开出,驶向口岸,运往韩国。
  全县有2600多香菇大棚

   9月12日,华商报记者从陇县农业局种植业股了解到,这是西北五省首单鲜香菇出口韩国。近年来,陇县围绕打造“西部食用菌之乡”,在全县建成了10个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2600座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大棚,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大力推广“借袋还菇”扶贫合作模式。目前,正在投资1.3亿元打造温水镇为特色香菇小镇,形成集科研、育种、栽培、加工、销售、文化、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国家级食用菌产业聚集高地。
   陇县一农牧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晓宏介绍,目前,全县共有2600多个香菇大棚,占地2000亩。他们公司有1200多个,其余1400个大棚分别由陇县固关镇、温水镇等6个乡镇4个合作社以及农户种植。
   李晓宏介绍,他从事食用菌种植已经15年了。2016年开始,陇县政府大力支持香菇种植产业,带动全县贫困户脱贫,每个大棚从开始补贴1.2万元到今年补贴2万元,这很大程度激发了农户的积极性,全县的香菇大棚从开始的500个,逐年增加。
   目前,全县的香菇大棚每周产量在100吨以上,销往西安、重庆、郑州等国内大城市之外,还进行烤干等深加工,产值也逐年增加。陇县的香菇也注册了“陇关”品牌,办理了进出口贸易证,通过了相关检测。

  带动贫困户脱贫

   李晓宏介绍,韩国迪萨瓦贸易公司知道了陇县发展种植香菇的消息,公司负责人先后几次来陇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后认为,陇县气候温润,海拔、积温、降水适中,尤其是空气质量好,水质无污染,是高品质香菇的最佳适生区,顺利达成合作协议。
   “前期签订了4周的供应合同,首次5吨就是1250箱,后面每周10吨,每吨2000多美元。”李晓宏说,如果效果好,将长期进行合作。首次的香菇9月8日已经从陇县直接冷链装箱运到青岛,再从青岛上船到韩国,11日已经到达,反响很好。
   据悉,陇县的贫困户家庭参与种植香菇不需要花钱,一个大棚3万元,政府补贴之外的费用由合作社或者公司投钱,每个大棚每年能有1.6万元的收入,正常两个年轻劳动力管理两到三个大棚,年收入3万—5万元,有效地带动了贫困户脱贫。
   温水镇枣林村民杨建新今年60多岁了,从2017年开始开始种植香菇,当时管理了4个大棚,一季收入近2万多元(香菇每年收两季)。今年开始,老杨把儿子、儿媳从外地叫了回来,全家一共管理9个大棚,一季收入近6万元。“在家里种香菇就能挣钱,孩子也不用外出打工,好得很。”杨建新说。
   华商报记者 张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