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9年04月28日] -- 华商报 -- 版次:[A1]
《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

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在我省引起强烈反响


   国家主席习近平2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该演讲在陕西反响热烈,大家一致认为演讲总结了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丰硕成果,指明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的实践路径,宣示了新时代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和务实举措,令世界为之振奋。昨日,记者采访了西北大学教授卢三冰和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等专家学者、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孙艺民、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东车辆段新筑检车员刘杨全,看看他们是如何理解的。
  多位专家学者认为——

  
陕西可结合优势寻找机遇主动融入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引发关注,陕西有哪些机会?4月27日,华商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

  积极对接相关成果
  寻找跟陕西相关的领域和机会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卢山冰教授应邀参加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及系列活动。卢山冰表示,陕西应该认真学习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讲话精神,在“一带一路”合作找准定位、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已经第六年了,各省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好的做法。陕西在坚持自己优势和特色的情况下,积极对接我们在沿线国家合作成立的经贸产业合作园,在商品、资金、技术、平台、贸易等方面加强互联互通。目前,陕西在基础设施、贸易等方面已经有很多成绩,接下来,还要在资金技术、人员交流等方面,发挥人才、科教和研发优势。比如,积极对接第二届高峰论坛签署的6大类283项相关成果和清单,寻找跟陕西企业、高校等各单位相关的领域、项目和机会。
   西安交大经济与金融学院郝渊晓教授表示,这次峰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充分说明“一带一路”实现了从倡议到建设落地的历史性转变。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紧抓历史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进出口贸易增长、中欧班列运营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一带一路”为陕西实现追赶超越目标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作为丝绸之路新起点,陕西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设高质量的自由贸易实验区,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加快构建面向丝绸之路新起点综合性国家物流枢纽,加快发展以数字经济为支撑的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开发国际新市场,提高陕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打造“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高地等。

  至少农业和文化两大产业可扩大合作

   “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很多方面,几乎所有省市区都在积极参与,陕西有哪些优势呢?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分析,演讲中提到了很多发展机遇。陕西可以更加深度参与,找准定位、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带一路”的主体,亚欧大陆桥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通道,要消除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需要在西部和北方加大布局。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助理史欣表示,目前强调较多的还是互联互通,基础实施互联互通仍是重中之重。对陕西来说,至少有两个产业是有优势的,一个是农业产业,杨凌自贸试验区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显现成果。另一个是文化产业,陕西文化渊远流长,底蕴深厚,若能在市场化方面进一步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将大有所为。
   广东英大证券经济学家李大霄分析,陕西的优势在于区位、历史文化、旅游等。陕西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区域,大有可为、前景广阔。除了对接优势产业和项目,可积极培养人才队伍促进国际交流,争取合作共赢。 华商报记者 黄涛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孙艺民:

  
抢抓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机遇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孙艺民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说到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对于这一点,我感受很深。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发展正是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五年多来,西安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长安号由2013年开行之初的每周一列,发展到现在每天3——4列,货物品类也由最初的工程机械,向汽车、红酒、粮食、电子信息产品、快消品等全品类货源。”
   孙艺民说:“西安国际港务区将抢抓‘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机遇,充分发挥陕西、西安承东启西的‘门户+枢纽+流动’优势,加快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推动西安国际港务区为共建‘一带一路’做出更多贡献。” 华商报记者 卿荣波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检车员刘杨全:

  
中欧班列把沿线国家联系在一起
   4月26日,听了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做的《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演讲后,刘杨全心里特别激动。尤其是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提到,“一带一路”顺应积极全球化的历史潮流,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前行,更是共享繁荣发展的新机遇。
   刘杨全说,从2013年,第一列中欧班列从西安新筑驶出,就像一根纽带将沿线国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像在国际友邻中架起了经济贸易往来的桥梁。随着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和开行列数井喷式的增长,不仅助推陕西“三个经济”发展,更是打通了国内内陆港口与国际经济往来的快车道,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的崭新国家名片。
   刘杨全说,作为守护中欧班列的一名货车检车员,自己见证着中欧班列的飞速发展,确保中欧班列货运列车安全运行,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十分艰巨。“在工作中我只有站好岗、守好责,认真负责地检查每一辆车、每一个零件,才能保证车辆的技术质量,做好中欧班列的安全使者,护送中欧班列安全运行。” 华商报记者 雷婧 通讯员 贾智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