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8年12月26日] -- 华商报 -- 版次:[P3]

打造国内一流基础教育新高地

教育成果
   改革开放40年来,汉中市大力实施“科教兴汉、教育奠基”战略,各级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持续增加经费投入,各类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实现了教育事业从弱到强、教育结构从缺到全、教育内涵从单到深、教育质量从低到高的嬗变。
   12月24日,华商报记者对汉中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守奎进行了专访,了解了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汉中撤地设市20多年来汉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成绩
  聚焦均衡发展
  实施教育优质创建

   杨守奎说,改革开放这40年是汉中教育蓬勃发展的40年,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满意度不断提升的40年。
   1996年前后,汉中全市公办幼儿园仅20余所;1996年,全市高考达到重点线人数占8.96%,达到省线人数占6.7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多年来,汉中市聚焦均衡发展,实施教育优质创建。实施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创建工作,出台《汉中市人民政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创建工作方案》,科学建立县区、部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体系和创建标准,夯实各级各部门履行领导和发展教育工作的主体责任,全面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拓展市电教馆工作职能,建成三屏合一“学在汉中”平台,迈出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新步伐。
   从学校布局规划、标准化建设、校长教师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加强管理和指导,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创建省级示范高中3所,印发《汉中市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强化教学质量分析和检测,有效应对陕西省高考综合改革新变化。
   2018年,汉中市高考上线人数和上线比例实现双提升,一本、二本上线人数较去年分别增加426人、1713人,一本、二本以上上线率较去年分别提高1.12%、4.29%,全市高考实现“七连升”,教育稳居全省“第一方阵”,25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抓职业教育品牌建设,全市职业学校每年向社会输出技能人才1万多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5%以上,“汉中技工”“汉家嫂”等品牌享誉全国。

  思路
  聚焦深化改革
  激发教育发展动力

   今年以来,汉中市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市委、市政府推进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思路、部署,印发了《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推进汉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汉发[[2018]]28号),从提升质量、改善条件、科学管理、队伍建设等9个方面提出33条具体措施,确定了阶段发展目标,树立了全力打造“学在汉中”名片、建设西部教育强市的发展方向。
   同时,聚焦对外开放,加快优质资源引进。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来汉兴办品牌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11条优惠政策,全面提升汉中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力。目前,汉中市引进的绵阳东辰教育集团的东辰外国语学校在龙岗新区举行奠基仪式,北京师范大学来汉办学事宜取得重大突破,汉中教育品牌的影响力逐渐彰显。
   此外,围绕办学水平提升,汉中市全年投入各类教育资金11.3亿元,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100所,“全面改薄”项目234所、教育脱贫贫困村项目57所,改造普通高中7所,实施职业教育提升项目8所,校舍维修长效机制项目94所、特殊教育项目3所,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全市县城以上学校增加学位近万个,超大班额占比控制在0.35%以内,极大化解了城区大班额问题。

  目标
  到2025年建成西部“教育强市”

   杨守奎说,明确未来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建成适应新时代汉中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发展的教育体系。
   汉中市预计到2020年,将普及程度、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等各项指标稳居全省各市前列;到2025年,队伍素质、办学质量、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建成西部“教育强市”;到2030年,形成优质的教育生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成为汉中的名片,名校成为汉中的品牌,汉中成为国内一流的基础教育新高地。
   同时,汉中市将围绕筑高地、建高峰的追赶超越目标,加大优质教育资源扩量增效,鼓励公民办学校互促共进,共同发展,建设汉中教育品牌。形成一批有公信力、发展力、影响力、吸引力的教育品牌学校,既有“高峰”、也有“高原”,做到优质均衡全面发展,努力实现让学生“上好学”的目标。
   此外,汉中还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补齐短板,要积极落实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来汉办学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市本级设立10亿元教育发展基金,为全市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要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学校行政(党务)领导职称评定聘用不占教师专技岗位指标,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山区学校教师、终生从教的教师和班主任教师倾斜,各级要把班主任津贴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华商报记者 周金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