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9年10月17日] -- 华商报 -- 版次:[A3]
西安经开区

对症施策强基础 产业扶贫拓宽富民路

“龙门大、龙门长,龙门十里烂泥塘”“惜惶岭、真恓惶,惜惶岭上哭恓惶”。陕西蓝田县三官庙镇流传的这两句民谣,道尽了当地的贫穷。由于坡大沟深,交通不便,导致了三官庙镇相对隔绝且发展缓慢,不少村庄缺粮、缺水、地方病盛行。
   自2016年起,西安经开区开始驻村联户帮扶蓝田县三官庙镇。先后派出2批共61人的工作队长期驻村开展帮扶工作,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富民产业培育,因地制宜、着力破解困扰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求发展的瓶颈。经过三年多同心同力、扎扎实实的苦干巧干,如今这里已经开始实现华丽蜕变,向着“高质脱贫、五美齐备”的目标稳步前进。

  路通了 水来了 住上新房了

   “在西安经开区的帮扶下,我们村路通了,水来了,路灯亮了,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三官庙镇龙门村党支部书记韩红牛感慨地说。
   要想富,先修路,改善基础设施是脱贫致富的重要基础条件。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西安经开区共投入基础设施帮扶资金500余万元,为帮扶村铺设道路10余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近500盏,建成深机井6个,更换饮水管道及饮水设施等5处,建筑装修村委会办公楼及卫生室6座,捐赠办公家具及设备8套,建设文化广场5200余平方米等。
   “两不愁三保障”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安全住房,而三官庙镇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无安全住房。
   胡家窑村一组村民杨安锋,家中共有三口人,在2016年精准识别时确认为贫困户,家中为C级危房。在精准帮扶过程中,帮扶干部多次与杨安峰谈心,聊家常,讲政策,宣传国家针对C级危房美居加固政策。如今,住进修葺一新的房子后,杨安峰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申请到了村公益岗位,还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搞起了奶山羊养殖。今年预计家庭人均纯收入6800元,将实现脱贫退出。
   截至2019年上半年,西安经开区已累计投入资金99.59万元用于危房改造或重建,涉及贫困户59户,其中C级危房美居33户、D级危房重建26户。如今,三官庙镇的贫困户都已住进新房或住进加固改造后的“新房”。

  农林基地带动脱贫增收

   县道临蓝路三官庙镇金山村和龙门村之间,竖着名为“蓝田县农林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的牌子颇为醒目,这里栽种着各种苗木花卉,数个大棚里精心培育的蔬菜、花卉正茁壮成长。
   这是西安经开区与蓝田县合作建设的农林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总投资1056万元,也是西安经开区迄今投入最大的产业帮扶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203.7亩,这一区域光照充足、土质较好,有利于种植和起苗。
   西安经开区在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帮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帮扶单位自身优势,结合三官庙镇贫困村现状,建立了蓝田县农林产业扶贫示范基地。2018年6月开工建设,10月完工并完成苗木移栽。目前基地苗木种植区占地165亩,栽植出圃周期1-3年的苗木1万余株;温室大棚区27亩,建有1栋玻璃温室、14栋日光大棚,多元化经营时令花卉、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预计5年后,该项目年收入将达100万元以上。
   该项目在推动当地农林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也提供了一批长期就业岗位,可有效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脱贫,被称为“一支永不撤离的扶贫工作队”。

  产业扶贫成为“源头活水”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蓝田县三官庙镇的巨变,正是产业脱贫的生动实践。
   自西安经开区驻村联户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各驻村工作队迅速整合四支力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学习和掌握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深入村、组、户察民情、解民意,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村情、民情、户情,完成精准扶贫信息核实,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产业帮扶规划,有效促进脱贫攻坚工作进展。
   截至2019年上半年,西安经开区累计向三官庙镇各帮扶村投入产业帮扶资金567.35万元,培育花椒、核桃、白皮松、香椿等种植业1400余亩;发展肉猪、奶山羊、蛋鸡、肉牛等多种养殖业;投资建成光伏发电项目164千瓦。
   按照省市统一安排,2019年7月开始,西安经开区除继续做好蓝田县三官庙镇9个村的驻村联户帮扶工作外,携手阎良区对口帮扶汉中市镇巴县。西安经开区目前已投入帮扶资金300万元,支持镇巴县产业发展。
   下一步,西安经开区将持续提高政治站位,持续贯彻精准方略,持续聚焦核心标准,持续压实部门攻坚责任,持续强化帮扶工作,持续从严督查考核,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做到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整改、巩固提升脱贫质效,为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经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