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9年07月26日] -- 华商报 -- 版次:[C4]
创新产业资金使用

让群众增收 村子变富

安康市汉滨区创新“拨改投、投转股、股分红”资金模式,打好光伏发电、异地置业、资产租赁等经营产业,带动“组合拳”,合力共铺集体经济“来钱路”,让群众增收,使村子变富。
  创新!

  产业资金“拨改投”
  贫困户可分红

   针对大部分村资源短缺、经费困难、无集体经济来源项目、自身造血功能不强的问题,汉滨区整合涉农资金,创新实施了“拨改投、投转股、股分红”的资金模式,折股量化投入到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
   去年,汉滨区按照贫困村的贫困深度和贫困人口规模折股量化到村。由村集体选择确定投资到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产业发展资金则采用“拨改投”方式,将政府无偿拨付给企业的投资改为政府有偿投资,固定收益给贫困群众分红。佛爷岩村将100万元产业引导资金用于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成145个温室大棚,实现年收入1.2亿元。

  破题!
  让每个村有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

   “大竹园镇大竹园社区成立了林江茶叶合作社,种植陕茶一号2000亩,带动267户贫困户和989户非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合作社负责人单林江介绍说。
   今年以来,汉滨区创新自主经营模式、联村发展模式、股份合作模式。对产业发展基础好和自我发展潜力大的行政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自主发展特色产业;把产业结构相同、有共同发展基础的村联合起来成立合作社,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晏坝镇的中心社区、胡家沟、双涧等7个村投入3500万元,发展茶叶8000余亩,建立了茶叶加工厂,带动7个村500户贫困户均增收600元,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
   对于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贫困村,引导45个深度贫困村村集体作为股东,将产业扶贫资金入股成立了汉滨区资产运营管理公司,资金投入到异地置业、光伏、资产租赁等资产收益扶贫产业,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获得稳定收益。目前,已有24个镇办的170个村作为股东进入公司,公司有净资产2.23亿元,2017-2018年实现收益1493万元,2019年预计将达到1689万元。

  造血!

  选好路子迈开步子
  产业带动促进乡村振兴

   瀛湖镇桥兴村将300万元旅游专项扶贫资金入股到建安文旅唐家链子渔文化公司,每年公司按照8%的标准给村委会和贫困户保底分红,连续三年每年为每户贫困户分红1600元,每年为村集体分红4万元。
   村集体将旅游、土地、林地、固定资产及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茶园果园经营权等资源转化为股权,通过集中经营、流转入股等方式,建设配套设施、延伸产业链条、形成规模效应,实现资源综合开发和集体增收。
   在探索实施资产经营路径方面,汉滨区政府将增值保值潜力大、收益稳定的移民搬迁部门建设的移民搬迁社区商业用房等优势资源,按照成本价配置给区资产收益扶贫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公司通过转租、经营等方式,帮助深度贫困村获得长期稳定收益。
   目前,公司分别在汉滨区水景湾小区和长岭社区购置商业门面房12622平方米,2018年45个深度贫困村获得异地置业收益分红402万元。既让居住在深山的贫困群众在闹市有了一份持续稳定增收产业,还能给村集体留下了保值增值的优质资产。“当初购置保障房门面房时成本价8900元/㎡,现在价值已经达到1.2万元/㎡以上了。”汉滨区资产收益扶贫运营管理公司董事长毛晓军说。
   此外,汉滨区还大力推行光伏产业。在关庙、谭坝等镇办通过联村模式投资1.8亿建设了20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2.3兆瓦,年均收益1064万元,辐射带动76个贫困村,每个村年收入达62.6万元。去年还将500万元产业资金投入建民办忠诚农业园区、兴建工厂化育苗中心,租赁给天瑞源公司,每年按6%支付固定收益。
   目前,全区异地置业、光伏发电、资产租赁、社区工厂等资产收益扶贫入股1.82亿元,股权比例98.9%,合计分红1493万元,带动19874户70834名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激活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动能。 华商报记者 张建全 通讯员 陈善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