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9年02月27日] -- 华商报 -- 版次:[C4]
预约网站瘫痪、高价求票……这不是演唱会是故宫夜场开放

曾经感觉有距离的博物馆现在变了

和长安城的“西安年·最中国”一样,在北京,刚刚过去的春节,也是热闹非凡。2月19日和20日(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故宫博物院连刷3个“首次”,成为京城“最亮”旅游景点——建院94年以来首次举办“灯会”、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点亮、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公众开放。故宫博物院为大家提供了一种新的过年方法,让大众成为第一届在“宫里过年”的普通人。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人气爆棚,故宫每天都是八万人限流人数、郑州博物馆春节期间客流量增长60%、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春节七天参观人数突破47万人次……博物馆里过大年,俨然成为新年俗,更从一句口号成为一种常态,从中也反映出当今博物馆的趋势与变化。

  1196万人次春节到陕西文博单位打卡旅游

   此次故宫夜场开放之举的背后,是故宫越来越亲民化、越来越开放化的体现。故宫现任馆长单霁翔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故宫管理的新政大都是优化故宫博物院的内在结构,更注重来访用户和游客的体验,他说:“能进来看展览,都是我们的义务宣传员,照片发到微博上、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我们优秀的文化。”
   作为博物馆大省的陕西,在春节期间各文博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和观众需求,在现有陈列展览的基础上,新推出了79个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览,而今年也是陕西文博系统在春节期间推出公众互动体验活动最多的一年。据统计,共有1196万人次观众到陕西文博单位里打卡旅游,同比增长11%,陕西各大博物馆也迎来新一轮旅游热潮。这一切,与近年来各大博物馆创新展陈和宣传方式,开拓平台和不断创新文物故事传播的方式都有关系。
   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师、青年评论家史雷鸣认为,博物馆从精英文化走向大众生活,是一个历史必然。“各行业的发展,城市化的飞速提高和旅游业的大发展,博物馆已经成为一座城市的重要品牌、标签,和游客的流量入口。”史雷鸣说,“当下时代的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内容提供方,更应积极开拓公众参与的活动,开发延伸性的独特的IP文创产品和体验,如何更好被大众接受,这也应成为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课题。”

  来访故宫游客30岁以下观众占40%

   前身是明清两代皇宫紫禁城的故宫博物院,因为夜场开放迎来巨大的流量。大气、宁静、威严,曾是许多人心中的故宫形象,但现在突然发现它的威严中夹杂着活泼、可爱与现代。正月十五晚间活动的预约票被火速抢光,预约网站服务器瞬间瘫痪,网络上不乏高价求票者……对故宫夜场活动的极大热情透露出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据网络统计,这其中不乏上了岁数的传统爱好者,但更有很多年轻族群——大学生、年轻的摄影师、汉服爱好者等。
   快600岁的故宫正变得越来越年轻,越来越亲民,它在社交媒体上拥有超过770万粉丝,2018年接待游客人数为历史新高,超过了1700万。年轻人正在成为故宫的主力用户,故宫博物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来访故宫游客30岁以下观众占40%,30-40岁观众占24%,40-50岁观众占17.5%。
   西安外国语大学在校生谢易达就是一名博物馆爱好者,爱好历史文化的他还担任过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大学生志愿讲解员,在他看来,故宫的开放程度、思维及方式值得众多博物馆思考和学习,“《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的热播、独具设计的清代皇帝趣图,大热的故宫文创产品都很吸引年轻人。”谢易达说,“因为汉服、有趣的文创或活动等,很多年轻人被吸引。比如我的很多同学,起初是因为这些相关东西好看、漂亮,但慢慢会通过这些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从器物再了解到博物馆相关底蕴的东西,这是非常好的。”

  传统文化更应拥抱数字化

   据悉,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感受故宫文化,故宫上线了“掌上故宫”“故宫社区”“皇帝的一天”等多个手机App,通过花式卖萌吸人眼球,推广故宫的生活方式,这些社交平台的推出体现出了故宫管理者的互联网流量思路。在“掌门人”单院长看来,传统文化一定要结合前沿技术,他向媒体表示过,“我不懂时尚,也不懂新鲜词汇,但将故宫文化数字化可千万不能落伍!”
   如今,陕西文博的数字化进程也势在必行。据了解,陕西数字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等30多家单位推出线上微展览、讲座、互动体验等。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10多家单位完善了票务系统,实现全网预约。对于博物馆数字化的趋势,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院长助理周文强告诉华商报记者,如今人们对文化的需求高多了,传统文物无法触摸感知,但通过数字化可以全方位展示,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比如我们的地下馆有三个场景就通过数字化投影展示出来,让观众更直观体验感受文物背后的故事。而汉阳陵马上上线的全国第一家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也是这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华商报记者 宋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