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4年03月30日] -- 华商报 -- 版次:[A1]

长风破浪 秦创原走过三年再出发

如何让科技创新的力量乘风破浪?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用三载华章叙写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2021年3月30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正式授牌成立,成为打破科技优势与经济发展转化堵点的关键之举。彼时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如春风化雨及时到来,滋润创新的沃土,与秦创原建设协同增效,释放出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势能,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上先行突破。
   风正盛,浪在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科创大潮中,秦创原不断突破传统束缚,敢于创新,敢于实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项量化指标超额完成
   『三项改革』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由『势』向『能』加快迈进
  骐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
   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走出『新路径』
   把技术从实验室搬上生产线
   秦创原圆了科研人成果转化之梦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为科研成果转化按下『快捷键』
   科创企业在秦创原『落地生根』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科教资源丰富 政策制定先进
   辐射国内外有相应优势
   『秦创原』发展势头可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秦创原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即将实施
   推进『三项改革』拓面扩量提质增效
   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1
  3月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大会召开、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揭牌
  4月
   省委、省政府印发《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5月
   “秦创原走进上交所”专题推介会上海举行
  6月
   央视《今日中国》栏目推出陕西专题聚焦秦创原
   省秦创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方案》
  7月
   全省科技系统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8月
   由陕西省国资委牵头组织14户省属龙头企业集中进驻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并成立了秦创原国企创新中心
  9月
   “秦创原”亮相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
   《西咸新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产业定位与空间布局指引》发布
  10月
   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召开
  11月
   秦创原科技成果——长三角路演推介会举办
  12月
   秦创原LOGO&VI系统上线
  秦创原·成果篇
   秦创原三载铸辉煌
   创新驱动显锋芒
   破界拓新,势能澎湃
   科研成果化引擎
   助推经济腾飞高

   三年前,陕西省委、省政府把创新作为最大优势、最大动力和最大潜能,举全省之力,开启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过去,秦创原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给全省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近日,华商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陕西省委科技工委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军。

  2021-2023三年行动计划
  提出的6项量化指标均超额完成

   华商报:秦创原建设三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军:三年来,我省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主引擎,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为点火器,着力打通科教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融合的难点堵点,进一步重塑科创体系、蝶变科创生态,实现了政策模式、研发模式、催化模式、服务模式、人才模式、示范模式的深刻升级变革,有力推动了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功能集成、创新主体融通、创新效能提升,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由“势”向“能”加快迈进。
   秦创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提出的6项量化指标均超额完成,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年均增长43.69%、39.30%、32.81%、23.20%、22.37%,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和3.3%。我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等9项创新指标进入全国前10,科技活动产出指数、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分别位列全国第7位、第7位、第2位,科技活动人力投入指数较2022年上升8位。我省高质量发展总指数较上年提升1.3分,其中创新指数提升0.6分、增长贡献最大。秦创原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工作受到党中央和国家部委高度关注和批示肯定,被中央科技委在全国推广。

  “三项改革”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激发成果转化新动能

   华商报: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军:秦创原建设以来,我省针对科技存量资源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薄弱、转化体制机制不畅等堵点问题,创新推广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有效破解了科技成果“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难题,推动更多存量成果、静态资源加快转变为新质生产力,激发了成果转化的新动能。为进一步加大放权赋能力度,我省还出台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加速高校成果就地转化《若干措施》等,推行先使用后付费、先投后股、技术托管、以演代评等做法,将“三项改革”等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写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和《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形成了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组合拳,有力破除了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员的顾虑、难题和藩篱,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目前,“三项改革”试点单位达到145家,覆盖全省74家高校、19家科研院所和52家医疗卫生机构,85200项职务科技成果实现单列管理,18084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563名科研人员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实现了职称晋升,科研人员领办创办科技企业1232家,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20年的41.52亿元增至2023年的391.47亿元,年均增长111.3%。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不仅激发了成果转化的新动能,还营造了成果转化的新生态,探索了成果转化的新范式。
   三年来,全省常态化举办成果路演、校企对接等活动2000余场次,帮助路演项目获得融资超过40亿元,签订技术交易合同4.8万项、金额249.7亿元;转让专利技术3600余项、金额12.6亿元,高校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保持全国第4位。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幅超过35%,2023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120.99亿元,是2020年的2.34倍,居全国第8位。
   同时,以“三项改革”为牵引,各试点单位也积极探索新机制新做法,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创新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西北工业大学、西部科技创新港、陕煤集团的“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创新模式。

  科技型企业
  “铺天盖地”的大气候已经形成

   华商报:在秦创原推动支持下,我省科技型企业成长态势如何?
   王军:三年来,我省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扎实推进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加快推动科技型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上市企业,逐步形成了“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企业矩阵,形成了科技型企业“铺天盖地”的大气候。
   孵化体系效能不断提升。目前全省布局培育64个“三器”(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平台,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创业社区、创新街区、科创小镇等新型孵化载体,西部科技创新港、翱翔小镇、上元创新港、环陕理工创新园等环大学创新生态圈逐步形成。新增27个国家级孵化载体、94个省级载体、8个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以上孵化载体达到489个、其中国家级145个,各类载体在孵企业及团队近2万家,带动就业18万人。
   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我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中小企业研发服务双向补贴。
   科技型企业实现量质齐升。三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从8069家增至2.394万家,年均增长43.69%、全国排名由第15位上升至第9位。有效高新技术企业从6198家增至1.675万家,年均增长39.30%。规上工业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1185家增长到2426家,年均增长26.98%;全省规上制造业企业近一半的利润、过半的研发投入由高企完成,其中,规上高企产值占非能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6%。新培育认定省级瞪羚(潜在)企业7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分别从52家、528家增长到188家和122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95家(国家级24家)、居西部第一。全省上市公司总数达84家,其中科创板、北交所上市企业分别达到15家和5家,数量居全国第10位、西部第2位。

  重大技术攻关成果加速涌现
  产业“聚链成群”效应日益凸显

   华商报:在促进两链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王军:我省充分发挥秦创原总平台、总抓手作用,聚焦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塑造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新优势。产业创新体系更加完善;重大技术攻关成果加速涌现;产业“聚链成群”效应日益凸显。
   围绕国家所需、未来所向、陕西所能,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加速布局、能级跃升。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16个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总数达到28个、位居全国第6位。国家超算(西安)中心通过科技部验收,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空天动力未来产业科技园入选全国首批10家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之一。
   组织55家在陕科技力量承接275项国家研发任务,一体化实施65个省级“两链”融合重点专项、23个“揭榜挂帅”重大项目和182个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项目。依托省级创新平台和科技项目,2023年攻克关键技术363项,解决“卡脖子”难题54项,填补国内空白22项。我省发明专利拥有量首次突破10万件、同比增长24.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5.84件,比2020年同期增加11.74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9.2个百分点;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全国第7位。
   2023年,全省获批3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和4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打造先进制造、现代能源、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等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10.2%,乘用车(新能源)、太阳能光伏等9条产业链产值增速超过两位数。主导产业加快技术迭代升级,太阳能光伏、现代煤化工、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智能电力装备等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从“小气候”到“大生态”
  加快促进创新要素高效流动

   华商报:在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军:秦创原建设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各类创新主体、服务机构通力合作,共同构建秦创原建设的“四梁八柱”,形成从“小气候”到“大生态”的创新环境。
   省委、省政府发布《三年行动计划》,各级各部门围绕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平台建设、技术攻关、产业发展、人才引用、科技金融、服务保障等方面出台160余份配套政策举措,形成了上下贯通、多维联动、层层递进、全社会协同的政策体系。
   为优化科创服务体系,搭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包括67家分中心)、秦创原网络平台、秦创原发展公司“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服务网络,建立科技、人才、资本“三个大市场”,设立秦创原路演中心、国企创新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国际人才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组建2000余名的科技经纪人队伍,推进科创服务进高校、进企业、进园区,为创新主体架起了“政产学研金介用”有效连接的桥梁纽带,实现了从“创新主体找资源”到“为创新主体送服务”的转变。
   在强化人才供给支撑方面,探索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完善科技人才梯次培养机制,创新校企长效合作支持机制,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机制。推行“校招共用”引才用才新模式,启动实施三秦英才引进计划和特殊支持计划,打通科研人员与企业家的双向流动通道。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机制,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揭榜挂帅”等机制,全力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放权赋能。
   此外,还持续完善金融供给的层次,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以及新业态的作用,推动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总窗口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
  协同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华商报:在协同创新方面,秦创原取得了哪些成绩?
   王军:我省发挥秦创原总平台、总抓手作用,以西咸新区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为总窗口,咸阳为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省级以上各类科技园区为主承载,突出企业培育壮大、产业创新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形成了各市区差异化、特色化的创新发展格局。
   总窗口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目前已聚集全省专利成果73万余项,招引金融机构30余家、帮助企业融资16.78亿元,近三年共签约引进产业项目636个、项目总投资额5569.95亿元。形成了以77家光伏企业、50家氢能企业、37家数控机床企业等为代表的主导产业集群。三年来,总窗口共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970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23亿元。
   协同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三年来,全省新建19个省级高新区,获批3个国家创新型县(市),总窗口与宝鸡、咸阳等6市建立“双向飞地”,与各市区、高校院所、产业园区打造协同创新基地25个,建成7个总窗口卫星岛,探索发展“总部+基地”“研发+制造”一体化发展模式,支持各市区结合自身实际打造秦创原特色产业承载区。
   开放合作空间不断扩大。成立总窗口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合作联盟,建成13家国家级和省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60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93家引智基地,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撒马尔罕)在乌兹别克斯坦揭牌。秦创原被新华社连续两年评为时代热词,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十四运开幕式等,国内外多家媒体深入跟踪报道。秦创原的影响力、吸引力不断提升,成为新时代陕西的最大创新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三年来,秦创原有效释放了陕西创新势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牵引和坚实底座,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增长极。下一步,我省将努力把秦创原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主阵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在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为奋力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注入强劲动能。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白仲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