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3年03月15日] -- 华商报 -- 版次:[B10]

共筑诚信消费环境 提振金融消费信心

金融消保无小事。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我省各级金融机构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陕西银保监局部署开展2023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本次活动以“共筑诚信消费环境提振金融消费信心”为主题,时间从3月13日持续到3月19日。
   据陕西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推动全省银行业保险业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普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帮助消费者掌握合法维权手段,推进银行业保险业诚信文化建设,全面提升辖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质效。

  保护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一个不能少

   随着国内金融产品的日益丰富和金融服务的推陈出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颇受社会关注。目前,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已经发布的文件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等,以此规范银行保险机构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
   八项基本权利包括:规范产品设计、信息披露和销售行为,禁止误导性宣传、强制捆绑搭售、不合理收费等行为,保护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规范客户身份识别、业务经营、核保理赔管理等,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权和依法求偿权;加强消费者教育宣传,提升服务质量,规范营销催收行为,保护消费者受教育权和受尊重权;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传输、外部合作等行为,保护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责任,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日臻完善,必要时消费者可通过正确的渠道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但须注意的是要警惕代理维护权益陷阱。近年来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发力,重拳打击金融黑产等违法行为。
   据了解,陕西银保监局将安排辖内机构围绕行业诚信文化建设、消费者权益保护长效机制建设、效能化消保工作机制建设,将消保工作纳入经营发展战略。陕西银保监局指导机构在活动周期间,深入开展对从业人员的诚信文化教育培训活动,筑牢机构和从业人员诚信经营底线,明确违规经营侵害权益红线,使诚信成为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自觉行为规范,真正营造稳定、安全、平安、公平、信任的金融市场环境,让群众放心,让消费者满意。

  金融消保
  各金融机构在行动

   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我省各金融机构积极行动,充分调动所属员工,鼓励各业务条线、各分行结合自身特点,彰显工作特色,围绕日常生活场景和金融消费热点,特别是聚焦消费者关注的防范非法集资、校园贷、养老诈骗等问题,坚持消保与服务相结合,金融与公益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宣教活动,送金融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提高消费者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有的走进老年公寓,为老人发放宣传手册,讲解了反电信诈骗相关法律法规,以视频、动画、图文结合的形式通俗易懂地向老人们讲述了“金融消费者八项权益”相关内容,当下“养老诈骗”常见的4种形式,发生在身边的“电信诈骗”案例等。同时通过互动抢答加深印象,让老年消费群体对防范电信诈骗、防养老诈骗、反假币、反洗钱等金融常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有效提高了老年消费群体的自我保护意识及风险防范意识。
   有的走进经营市场,现场发放宣传折页,对商户进行反假币知识宣传和普及,现场对各券别人民币纸币票面防伪特征、识别方法、犯罪惯用手段、防范措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讲解和宣传,解答商户疑难问题,让群众树立起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消费环境

   近年来,在社会金融科技发展、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金融消费者的金融需求与消费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网购、电商等非接触式消费模式逐渐融入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维护消费者权益是金融机构须直接面对和深入思考的命题。
   让金融消费者学习解惑,树立良好的金融风向,提振消费信心,防范金融诈骗等方面的宣传报道是华商报作为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直以来,华商报充分利用全媒体资源,多角度报道热点金融消费话题,引导正确金融消费观念,宣传防范非法诈骗骗局方法,提升投资消费风险意识,合理安排投资方向,助力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
   华商报也在相关平台搭建金融知识的“大宣传”格局,丰富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渠道和方式,推动金融知识“精准直达”所需人群,助力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消费环境。 华商报记者 李滨 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