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3年02月17日] -- 华商报 -- 版次:[A4]
两会声音 民革西安市委员会:

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打造西安科创高地

2月15日下午,西安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市政协常委、市民革副主委、秦创原发展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薛晓芹代表民革西安市委员会进行发言。
   薛晓芹说,近年来,西安市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引领,创新成效显著,当前西安市“科技集群”在全球排名第22位,位列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西安市迎来了走向世界创新高地的历史机遇,以更系统的创新治理,营造四链融合的一流创新生态,才是打造西安科创高地的关键之举。
   如何营造一流创新生态,薛晓芹提出了四点建议:
   首先应健全资源统筹协调机制。通过建立创新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组织落实创新发展决策部署,统筹协调创新资源配置使用,集中解决区域协同突出问题。同时完善创新资源市场化共享机制,建立线上创新资源供需服务匹配平台,委托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市场化运营管理,并给予一定程度财政奖励或税收减免。
   其次是打造产业协同创新系统。通过优化政策发布方式,探索由“政府出政策”向“企业要政策”转变,以“一链一策”“一企一策”,精准支持创新活动。探索产业集聚模式,优化招商引资、产业配套机制,加快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同时鼓励龙头企业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市场应用,提升创新带动能力。
   第三是完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落实深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先投后股”等政策要求,试点委托秦创原平台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完善投资运作方式。鼓励市场化资金投早投小,并建立科创企业信用风险补偿资金池,为科创企业提供融资保障,鼓励金融机构提高贷款容错度和灵活度。
   第四是优化创新人才招引制度。要强化企业引才主体地位。可以将“选人”“定人”“引人”主导权归位于企业,由企业按创新需求自主优化人才结构。通过提升人才激励政策精准支持力度,实行人才激励政策包“菜单化”,细化教育、住房、医疗等政策内容,由引进人才自主选择政策条目,实现政策支持“一人一策”,精准匹配人才个性化需求。 华商报记者 白仲夏

  
西安市政协委员徐雄:
  
推动科技创新素养进入中小学课堂
   西安市政协委员、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校长徐雄带来了《关于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建议》。
   徐雄长期深耕教育一线,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学校存在学生科创氛围不浓、培养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徐雄建议,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对有科技创新特殊潜质的青少年提供特殊培养通道,“比如扩大当前西安市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项目‘春笋计划’的名额,遴选有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和情怀的学校,开办特色实验班;或对有科技创新专长的学生,设立特殊招生通道,让更多有志于此的中学生能够参与进来。”
   “缺乏科技创新教育专项经费也是阻碍青少年科技创新的痛点之一。”徐雄说,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发展”专项基金,在基础教育层面加强青少年科学普及和创新教育,推动科技创新素养进入中小学课堂。同时建立区域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基地,搭建“云端实验室”开放平台,为偏远地区学生做好科学普及的同时,为部分有科技志趣、特长的学生,搭建发展科研潜质、激发创新精神的公益平台。
   徐雄说:“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科技教师,增加职称评审,能激发基础教育科教工作者的热情和活力,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参与到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中来。” 华商报记者 白仲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