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2年07月14日] -- 华商报 -- 版次:[A4]
陕西省水务集团:

打通水堵点 打造水高地 跑出“水务加速度”

原动力 新引擎——秦创原系列融媒报道
  聚焦秦创原建设 助力高质量发展

   科技与匠心,让陕西省水务集团供水、污水处理从传统到了现代;科技创新,不断给水务行业带来突破性的灵感及崭新的切入视角和思考维度。2021年,陕西省水务集团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部署,立足陕西水务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以“1+2+1”布局建设陕西省水务产业创新驱动中心,持续推动“两链”深度融合。陕西水务以奔涌澎湃的“水务加速度”,成为首批入驻秦创原国企创新中心的国有企业。

  科研布局大胆创新
  全力保障水务产业链稳定发展

   陕西省水务产业创新驱动中心自组建以来,高起点高标准谋划,以陕西水务产业创新驱动中心为引领,以各二级集团为抓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实施。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引进吸收再创新,形成了创新借力、优势互补、要素交融、紧密高效的技术创新模式。建立技术揭榜挂帅与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挂钩机制,集聚水务产业链上的创新资源,推进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新,打通面向市场需求的技术研发、引进和转化通道,促进水务集团创新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创新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目前,中心已经形成了十大科技成果,这些成果包含了水务产业链上的供水、污废水、渔业养殖、信息化等多个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十大科技成果中有三项正在酝酿孵化成科技型企业,瞄准节能环保、现代农业,打出强链、补链和延链的组合拳,全力保障水务产业链稳定发展。”陕西省水务集团智能数据公司总经理田浩说。
   同时,中心已完成“水务芯”和“水务云”大数据平台技术转化,建成年生产5万块的智能远传水表生产线;全年正在转化项目一项,已与陕西有色、延长石油等单位进行对接,按照“试点先行、项目带动”策略,完成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全年孵化企业三家,瞄准节能环保、工业互联网、现代农业领域,与创新团队共同成立水务工业环境治理公司、有方物联科技公司、现代农业科技公司,承担中心成果转化任务。

  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搭好群众“生命之源”连心桥

   进入位于泾河新城生产基地的陕水务智能远传水表生产线车间内,映入眼帘的是整个水表生产线物料流,工人们仔细合成着手中的零件。由秦创原陕西水务产业创新驱动中心物联网研究中心提供的水务芯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陕西省水务集团智能水表生产线,生产线于2021年10月15日正式投产,每年生产智能远传水表5万块。1-6月,陕西省水务产业创新驱动中心完成生产交付“水务芯”—智能水表模组2万多块。
   众所周知,长期引用高氟水对群众的牙齿、骨骼造成损害。安全供水,搭好公司群众连心桥水乃生命之源,自来水的安全供给是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最为重要的一环。
   苦、咸、水垢大,长期吃这样的水牙齿发黄,这是家里原来的自来水留给75岁的陕西省富平县陕拖居民小区中区5号居民郭均安的印象。从2020年春节前开始,他家里的自来水变清了、变甜了,水垢也少了。“过去我都是拿纯净水泡茶。最近感觉水管里流出的水做的饭很香,泡的茶味道也正了。”郭均安说。
   近年来,陕西省水务集团开展了水质提升工程。2020年,富平城区水质提升工程正式通水,该工程利用世界先进的超滤膜加反渗透工艺,使富平县城区及周边约24万人的饮用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不仅如此,延安、柞水、太白、富平、白水、吴起、临潼区等17个市县的150多万群众也用上了“陕水务”膜技术产品,喝上了欧盟标准的直饮水。
   此外,由秦创原陕西水务产业创新驱动中心大数据研发中心提供的大数据云平台技术,已成功打造了陕西省水务集团智水易通线上交易系统,该系统可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从而增加营业收入。截止2022年6月,注册用户覆盖全国29个省份,注册用户853家,累计交易金额8670多万元。
   区块链水费营收系统上线运行,系统成果在全省20多个县开始应用,重点支撑集团针对各县级公司的水费营收业务、不同技术类型的水表管理业务、抄表管理业务及各级供水公司、网点的管理和分析,便于集团监管整个水费营收业务运营管理。掌上水务APP的普及和使用,让千家万户实现了水生活科技化,极大方便了群众。

  打造人才高地
  奋力谱写水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大批水务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用水质量的同时,也有效缓解用水市场供需矛盾。基于此,也吸引了不少科技企业和科研高端人才的目光。
   水务创新中心携手高校组建三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由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的科学家牵头,集团一线研发人员协作,共同攻克工业废水、市政污水和供排水信息化等技术难题,研发高盐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等六项前沿科技,形成科学家和工程师相对固定的合作模式和工作机制,聚焦了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于一体的稳定队伍。同时,成立“陕西水务产业创新驱动中心博士工作站”,打造高端创新人才团队,打造集聚人才“强磁场”。
   利用秦创原人才聚集效应,省水务集团还邀请供水、污水、新能源、工程、经营等方面技术专家,召开专题水务大讲堂,培养专业技术骨干人才、经营人才,全面提升人才队伍专业素养,构建“全链条”的人才培养机制;此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薪酬制度改革、创新成果奖励,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未来,陕西水务产业创新驱动中心将聚焦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的‘五链’融合,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努力提高孵化企业成活率。加压奋进,助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加力加速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奋力谱写水务集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省水务集团副总经理赵杨说。 华商报记者 张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