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2年06月30日] -- 华商报 -- 版次:[T24]

世界的而非闭塞的

特派记者奔赴第一现场,展现开放中国的眼光、胸襟和立场 许加彪
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是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之一。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华商报》作为国内一家具有影响力的都市媒体,对国际新闻始终秉持敏锐的目光,主动承担使命。《华商报》对国际重大、重要、重点事件的报道始终不缺位,无论是在时效性、新闻性、可读性,还是报道的深度、广度与态度上,总是力争有看点、有亮点、有闪光点。在一些重大的国际事件中,如伊拉克战争、美国大选、世界杯、奥运会等,《华商报》特派记者奔赴新闻第一现场,展现了开放中国的眼光、胸襟和立场。
  场的开放:向中国描绘世界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媒体必须思考“向中国描绘世界”这一课题。换言之,中国媒体如何站在我们自己民族和国家的立场上,秉持世界与中国平等对话的开放立场,用中国的眼光报道世界。若以西方话语为世界唯一的范式,则会陷入西方搭建的话语陷阱,从而被其迷惑或同化,在国际传播中丧失中国的主体性。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华商报》既坚持以我为主,着力构建国际话语体系,葆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又将“引进来工程”向纵深拓展,始终坚持向读者介绍一个变化中的外在世界与世界眼中的中国形象。
   《华商报》坚持向世界讲述陕西的发展故事,向全球讲述新中国的发展故事,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以及现代文明与历史文明交相辉映的陕西形象提供了切实支撑。《华商报》深度编译国际新闻的“华商编译”栏目,向读者介绍世界,又通过具有新意的双语报道向世界推介陕西。在都市报纸媒中,双语报道是一种新的尝试,不仅是一种版面创新,也是一种意识创新,展现了华商报的独特优势。目前“华商编译”已经成为华商报的特色品牌栏目,当国际新闻与陕西有关联性时,该栏目直接连线专访有关新闻人物。

  位的入序:进现场讲述故事

   现场就是最真实可感的场境,唯有“进入现场”才能抓住最有价值的最可信的新闻素材,记者的关键任务是进入现场。华商报作为一家位居西北内陆的都市类媒体,郑重践行“重大国际事件有现场”的报道理念,耗费甚巨,摒弃狭隘的地域观念,多次派出记者到国外一线采访,提升了自我品牌。从伊拉克战争到2008年美国大选,再到巴基斯坦反恐演习等等,《华商报》一次次通过媒体的现场报道使得国际新闻“飞入读者百姓家”。
   在伊拉克战争中,《华商报》开创陕西新闻媒体记者到国外采访战争的先例。2003年3月20日,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对伊拉克发起军事行动,伊拉克战争爆发。3月26日,《华商报》记者飞赴科威特,执行战地采访任务。
   2008年美国大选,华商报特派记者奔赴美国,见证并报道黑人总统当选的历史时刻。2012年美国大选,华商报社再次派记者去美国,全方位报道大选的真实情况。同时,结合都市报的特色,采写了大量普通市民与美国大选的事故,让美国大选为中国读者可知、可感、可述。
   2013年3月,《华商报》记者前往巴基斯坦采访多国反恐军演,并进行了一系列高端访谈。

  事的预见:扣节点策划行动

   媒体的策划力是媒体综合实力的反映,体现了媒体人的新闻敏感,有利于提高媒体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国际新闻报道中,媒体以重要时间和事件为抓手,主动进行议程设置,可以有效引导国际舆论。
   在国际舆论场中,《华商报》主动作为,其重大国际事件的策划既有对多国政要的高端访谈,也有对普通人平凡故事的诉说。在对普通人平凡故事的叙述中,《华商报》常常秉持“平凡中见世界,世界中有平凡”的理念。
   在2009年,《华商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牵头全球十大华文媒体组成报道联盟展开“全球征集老照片”活动。《伦敦时报》《环球华报》《莫斯科华人报》《南美侨报》等10家海外华文媒体,在各家报纸上刊登启事,在各家网站上开辟了专栏,全球征集老照片和故事。在这一策划中,《华商报》突破了单一的文字性表达的范畴,让图像承担叙事主体的功能,充分探索与发挥图像视觉的想象力与灵动性。将“老照片”视为一种“物质性的桥梁”,在“光影”中连接“历史时空”。这些新闻不仅具有温度,也具有广度与深度,其报道让中国读者了解到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从新的角度直观感受到中国的巨大变化。

  情的牵系:倚同胞传递真情

   国际事件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媒体报道信息也是随时推陈出新,《华商报》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定位成为报道枢纽所在。通过不断的报道实践和自我认知,《华商报》形成了一条自己的报道逻辑:关注同胞。
   自19世纪开始,成千上万的华人因各种原因迁徙移居至海外,逐步形成了海外华人这一群体。现如今,在全球化浪潮之下,华人足迹遍布世界每个角落。每当重大国际新闻发生时,他们的安危牵动人心。同是炎黄子孙,同根同祖一家亲。《华商报》一直关注同胞,倾心讲述他们的故事,以期在读者心中形成情感共振效果的深层“冲击波”,并借助故事叙事这一具有戏剧效果的载体传达中华儿女的真情。
   为了方便联系华人同胞,《华商报》记者还组建了海外华人资源库和留学生库,其中包括美国首席犯罪学专家、有“华裔神探”之称的李昌钰博士等知名人物。每当重大国际新闻发生时,第一时间连线当地华人和留学生进行采访。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与乌克兰发生军事冲突,震惊全球。炮火声中,乌克兰华人安危牵动着国人的心。《华商报》第一时间连线乌克兰华人、陕籍华人和陕籍留学生,乌克兰陕西商会会长讲述在乌陕籍华人和留学生的真实处境。在《华商报》记者用饱含情感的笔触报道这些同胞故事时,采访对象的一句“最值钱的东西就是这本中国护照”上了微博热搜。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面向世界,与世界对话,融于世界。《华商报》站在中国发展的时代潮头,其国际新闻报道必须向更丰盈的媒体形式发展,以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这些未来的报道可能是融合报道、全媒体报道等,无论怎样,都应具有中国主体性。中国崛起中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全球治理的进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势在必行。
   今天,在技术的推动和加持下,时空被压缩,媒介转型加剧,全媒体、融媒体、智媒体层出不穷,社交媒体和平台媒体波涛汹涌,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采写变成重构,受众变成用户,单维变成沉浸。但无论外在如何变幻,专业性的国际新闻报道品质依然是专业媒体的安身立命所在,依靠自己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保障自己的传阅率和点击率,内容为王依然是新时代专业媒体的生存金律。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华商胎印:民生服务与舆论监督
  ■韩隽

   如果说文字工作者常自诩在做“纸上功夫”,那么媒体工作者大概是其中最务实的“笔杆子”。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提出“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正是号召青年人从生活出发、和实际接轨。百余年后,公众乐见新闻媒体忠实地记录、报道公众生活的大事小情,又充分发挥为民服务的舆论监督功能,成为百姓生活的护法者和遇到困难时可以依靠的坚实臂膀。
   今年是《华商报》改版25周年,“民本为魂、民生立报”的办报宗旨25年如一日——每一天奔波在为广大市民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的第一线,奋战在监督社会公平正义的第一线,坚持在记录时代声音的第一线,成为陕西民众生活离不开的一股声音。
   民生新闻是媒体对社会最真实的记录、对民众最重要的交待。舆论监督又是媒体连接政府、民众与社会的重要桥梁。第一时间走进第一现场,遵守新闻价值与新闻规律,坚守新闻职业道德,是《华商报》一直奉行的理念,是其想民之所想、急民生之急的精神土壤。

  民生服务,着眼于实

   有关民众最切身的生活事件,报道要“沉得下去”、切中问题肯綮,真正为民众带来具体的帮助。华商25年,关注到的各种群体方方面面,仅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个特殊又平常的群体,如老年人或者消费者,便可以清晰看出《华商报》在关注民生时的切实温度。
   2020年,《华商报》关注到高龄、独居、空巢老人的吃饭难题,也关注到陕西省为此开设老年餐厅的举措,推出关爱老人老年餐厅系列报道,记录老年餐厅的使用情况、经营状况和发展问题;2018年10月,《华商报》就曾联合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西安出租汽车协会发起了“爱心车厢”活动,为80岁以上单独乘车的老人提供西安市三环范围内的长期免费乘车服务
   新闻本身便具备实用主义色彩,类似民生福祉类的报道,仅做到“关切”、引发共鸣,可能依然不够,是《华商报》对“实际”的关注,才让具体问题得到解决,这是媒体的专业性所在,也是“民生立报”的根本,更是全媒体时代机构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
   而在记录、支持民生幸福的另一面,便是对人民生活中种种不平之事的观察、报道与监督。这类报道需要从“热闹”的社会事件入手,逐步切入到严肃的公共议题,才能真实地反应民众的需要,稳健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2019年4月11日,一段“奔驰女车主引擎盖维权”的视频引爆网络,引发强烈关注。热点新闻越“热闹”,产生的不准确信息、情绪化表达便会越多。对这一发生在西安的焦点事件,《华商报》全媒体矩阵持续追踪报道,从每一处细节入手厘清事实,从采访当事各方入手回应受众关切。通过一篇篇报道引导舆论回归理性,通过一个个采访还原事件本真,又透过热点事件本身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最终使得汽车销售行业内一贯模糊的“金融服务费”终告取消,这件公共舆论中起初并非完全正面的热点事件,最终开出了正义之花,结出了理性之果。
   学界常戏称《华商报》的这种报道和参与方式为“八卦入口,理性出口”:“八卦”回应的是事实,要从老百姓切身的生活小事出发;理性切入的是现实,最终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改变现状。正是这种务实的态度和方法,一步步促成了民生新闻的公共化,持续连接政府、公众与社会各界,在现有社会机制无法触达之处架起沟通的桥梁。

  舆论监督,锋锐扎实

   媒体作为公共沟通桥梁的“桥墩”,正是舆论监督。一则则舆论监督报道,是在通过“质询”加强“公信”,而公信,是社会各界能够集中力量、解决个体无法应对问题的根本。《华商报》在舆论监督上仍然秉持“以小见大”的风格,通过深入调查民众身边的“小情”,促成最终的“大事”发生。
   2020年,《华商报》刊发《西安小区“停车服务费”是否收得明明白白》,揭开住宅小区物业公司收取停车服务费不合理的问题,最终西安市市场监管、住建部门参照《华商报》报道《核算服务成本14小区12家<80元》出台规定,让市民每年少花10亿元“冤枉钱”;2017年,华商系列民生报道《被罚没440万元秦华天然气还在收9.8元工本费》涉及全市200多万天然气用户,报道后监管部门要求秦华天然气取消工本费,为市民追回2000余万元。
   停车费、检测费、工本费,都是每个个体生活中并不算大的支出,但在《华商报》的眼中和行动中,其都转化为公共议题,通过舆论监督为全社会创造了公平、守护了价值。
   这些事件中,不乏民生根本的公共性行业牵涉其中,这种直接的追问需要原则、需要专业、需要勇毅。紧抓深度调查,揭露基层贪腐,又是另一重推动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力量。
   “人民关心什么,媒体就报道什么”,这种信念,是舆论监督之所以成为“利剑”的锋芒所在。然而,时者,势也。技术驱动下媒介形态在动态变化之中,现实作用下的舆论环境也在日益变化之中,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对机构媒体的监督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为了单纯监督而监督,更不能制造舆论而监督,让监督报道的长尾向理性、善意、建设性延伸,是专业媒体的职责,更是新形势下媒体监督报道的使命。《华商报》也是顺势而为,以监督报道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己任,以全媒体视域下的传播效果为手段,探索了一系列“舆论监督”的新模式,例如:多媒体联动下的“3.15消费维权”系列报道,多平台互动下的“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报道,多部门参与下的“民生热线”系列报道。

  时代脉搏,跳动坚实

   人民生活更宏大的叙事,便是时代的脉搏。时代的脉搏,又同样是人民生活的底色。《华商报》一直站在记录时代声音、弘扬时代旋律的最前沿。
   2021年,《华商报》策划《我心中的旗帜》大型融媒活动,通过系列人物故事,传承党的精神,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同年,《华商报》紧扣“全民全运、同心同行”主题,策划“你身边的体育达人”系列报道,推动全民运动,展示西安新风尚。
   2020年,《华商报》策划《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2020陕西脱贫攻坚奋斗者大会暨脱贫攻坚奋斗故事分享会》大型融媒活动,全面展示陕西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2019年,《华商报》策划“奋斗陕西——2019陕西经济推动力发展大会暨奋斗人物故事分享会”,再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陕西企业的探索发展之路,鼓舞追赶超越的劲头。
   一次次专题策划报道,是《华商报》对时代发展脉搏的捕捉,也是《华商报》书写的发展答卷。《华商报》既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参与者。
   细微到吃饭、乘车,焦点如维权、事故,阴影如贪腐、垄断,光明如法治、时代,其内核都少不了一个“实”字。若新闻媒体的内核是“虚文”,民生报道便“沉”不下去,焦点追踪便“深”不进去,民生福祉便推不开去,不平之事便揭不开来,时代之声,也无法引发每一个人的共鸣。
   25年来,时代一直在前行,《华商报》亦然,但又一如始初——每一天,人民群众关心的每一件实事,总有《华商报》记者忙碌的身影。

  
2019
   这一年的西安可谓是变化不少:西安抢人大战,落户政策放宽,人口破千万……华小萌的弟弟妹妹都是政策的受益者,为了孩子上学纷纷将户口迁到西安,随着投奔西安家族成员的不断壮大,借钱买房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不过这两年房价上涨的速度有点令人始料未及。
  2020
   你记忆中的2020年里有什么大事,或许很多人的答案是——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武汉封城,全国实行封闭式管理,各地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有过非典报道经验的华小萌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深入一线,作为新闻人倍感遗憾。
  2012年

  
公交车专用道启用
   2012年8月25日,西安市长安南路,人行天桥上悬挂的淘宝体标语吸引人的眼球,也有一种幽默感。 王警 摄

  
2013年
  
陕西球迷
   2013年11月15日,中国男足迎来亚洲杯预选赛小组赛的第4场比赛,主场迎战印尼队。一名球迷用一幅漫画表达对国足的期望。 赵彬 摄

  
2014年
  
85岁奶街头送玫瑰
   2014年2月14日下午4时,西安北大街,一位手捧丝网玫瑰的老人引来路人驻足。上前询问才得知,老人叫张金凤,今年已85岁。两个月前得知今年的情人节和元宵节是同一天,平时喜欢做手工的老人就开始做丝网玫瑰,一共做了288朵。当天,她专门上街来将这些玫瑰送给情侣,希望他们能够珍惜爱情。 张杰 摄

  
2015年
  
开跑车迎接城隍
   2015年3月2日,户县(现鄠邑区)王守村,主祭武官坐上跑车前往迎接城隍。 闫文青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