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2年06月30日] -- 华商报 -- 版次:[T17]

智慧城市:25年间科技点亮生活

1997到2022,25年生生不息地发展。“智慧城市”也从一个新鲜概念日渐渗入日常。
  从“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
  到西安向“智慧城市”迈进

   上世纪90年代工业化与城市化背景下,为应对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智慧治理与智慧增长等议题受到学界关注。
   通过整合信息通信技术与网络,获取、分析和共享城市生活的大量信息用于城市规划和管理,以有效降低能耗、优化城市管理、提高决策质量与准确性,更高效地为需求多样的市民提供个性化服务,最终治愈城市病,不断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面对这样的产业机遇,从2008年开始,IT行业领袖IBM和思科等开始向全世界推广其“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2009年,中国多个城市开始自发进行智慧城市发展规划。
   2012年,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3年,西安被科技部确定为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地区。此后,西安从智慧社区、医疗、教育等多个维度向“智慧城市”迈进。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和主要应用场景

   2022年的西安,对许多年轻人来说,已是“看脸”时代。超市购物、乘公交、坐地铁、进单位、回小区……“刷脸”几乎发生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1997年的西安是座连商品房小区都凤毛麟角的城市,更别说按合同约定专为居民服务的物业了。以单位福利房为主的居住年代,为防止闲杂人员进入小区,3班、4班甚至5班倒的保安坚守岗位。那时,为及时收缴居民水电费,每个小区每个月或每几个月都有一名“上门”抄水表的邻居,但是不在家、不开门……各种理由让收缴变得困难。
   随着商品房和提供专业服务的物业的普及,再搭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车,社区快速步入精细化管理服务时代。智慧社区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和主要应用场景迅速发展,以点带面地逐步实现城市的全方位智慧化。

  建设评定标准发布
  智慧社区建设有标可依

   2020年,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民政局联合制定《西安市智慧社区建设评定标准(2020)》发布,形成涵盖基础设施、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社区治理、小区管理服务、便民服务和创新应用6个领域的智慧社区综合评定标准体系,具体包括6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73个三级指标。三级指标分为基础项、提升项和创新项,基础项是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评价项,提升项是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尽可能完成的拓展项,创新项是鼓励创新特别设立的创新应用项。
   比如,基础项中有对小区所有人行出入口进行监控,并对人员特征数据进行采集,通行数据具备分析统计功能,历史记录可查、数据安全存储等;提升项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社区居民提供覆盖水、电、气、暖、公交卡、有线电视、交通罚款、手机、ETC、医疗挂号等领域的便民缴费服务和养老服务等的生活服务;创新项则为结合自身特点,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探索特色的工作项目或成果。

  智慧社区App安全便捷
  业主感叹从“被安装”到“离不开”

   2017年,锦业一路陕煤小区作为西安市首批“智慧社区”启动建设,至今已经过几次更新迭代。
   从最初的“陕煤物业服务平台”实现足不出户交物业费、购买水电气暖等,到目前的“陕煤物业App”,增加“一键连通”等功能,可在App上查询公安、教育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部门电话,还能实现挂号、报修、求助等,同时还增加“微信群”功能,方便业主们互动交流,让略显“冷冰”的“智慧社区”多了人情味儿。
   65岁的陕煤小区业主刘奶奶说:“2020年,女儿生了老二,和以前带大外孙时完全不同。比如,以前带老大出去溜达一圈,回小区时抱着娃还得腾一只手找钥匙,现在不用了,人脸识别,我直接就进了小区。另外就是购物方便了,有时一人在家带孙子下楼不方便,通过App就能买点菜、肉,还能送货上门,十分方便。”
   业主孙先生对App上线的“访客”功能赞不绝口。“比如家里有客人来访时,只要提前在App上输入车牌号,门禁就能自动识别并放行。”
   陕煤小区物业负责人费先生说:“目前,小区的人脸识别系统已与公安的相关系统实现部分‘并网’。在小区有犯罪嫌疑人、逃犯出现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我们还曾借助该功能帮助业主找到了走丢的孩子:业主发现5岁不到的儿子从家里偷跑出去后十分着急,通过App向全体业主发送寻人启事,物业也第一时间查找小区监控,并申请通过‘天眼’系统查找孩子在主道路上的行踪,最终在1.5公里外的公园里发现,成功帮业主找回孩子。”
   此外,物业还在天台等小区较偏僻的角落安装了“智能报警系统”,只要有人靠近天台等区域,该报警系统会通过App向后台值班人员发出弹幕提醒,值班人员会通过系统‘喊话’或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劝离,以避免意外坠落等事件发生,最大限度地保卫居民的安全。
   “2021年12月起,疫情突袭西安,在封城期间这一App展现出了巨大能量。比如,疫情期间,物业面临人手少、物资少等问题,尤其是定期的核酸通知,如果没有App,可能需要物业人员手持喇叭多次通知,但通过App向所有业主发布‘核酸检测’信息,既十分便捷还能方便地对没有进行核酸的业主进行‘补采’通知。”费先生说,“另外因封锁在小区,许多业主一度面临‘物资’问题,App还在此时成为‘物物交换’平台,帮助业主之间互通互帮,让很多业主熬过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关。”
   业主罗先生说:“最开始是物业工作人员上门推荐安装这一App。用了这几年,尤其经过疫情后,我发现我离不开这个App了,好用便捷省事儿。”
   据费先生介绍,目前小区App的下载量已是小区总户数的3倍之多,使用十分广泛。

  西安出台实施意见
  智慧教育稳步推进中

   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的智慧教育也在稳步推进中。所谓智慧教育,是指教师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打造智慧学习环境,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实施包括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数字校园规范建设行动、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等八个方面。
   2019年12月,西安市教育局现代教育中心主任张西强在一次活动中详细解读了《西安市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提到西安市将致力于“名校+”教育联合体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工程、网络学习空间覆盖工程、智慧教育创新发展工程、创新应用示范工程、教育治理能力优化提升工程、信息素养提升工程,打造西安教育信息化发展应用新模式等教育信息化六大工程。

  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缩小城乡、区域、群体间资源不均衡

   20年的执教生涯中,西安市临潼区零口初级中学42岁张亚军老师深刻感受到“智慧教育”的发展。
   “2002年,我到零口中学任教,当时校舍是砖房但学生多。2007年,初中3个年级共33个班,全校约2300名学生。”张亚军说,“2000年初上课时,就是一块黑板加几根粉笔,偶尔会用到PPT,但因网络不发达,老师们都要自己下载保存很多图片,拷贝放到软盘里,后来才有硬盘。”
   张亚军记得,有一次他被学校指定参加课程评优,但做好的PPT因设备不符,无法打开。“急得出了一身汗,最后PPT还是没打开,只能围绕课程‘实验室提取二氧化碳’现场操作,尽管最后评了二等奖,但在展示效果上还是打了折扣。”
   在张亚军印象中,2010年起学校生源流失越来越严重,人数最少时,3个年级一共剩了1200多人。“临潼区撤点并校也在同步推进,并校后政府加大对校舍的建设投入。2014年起,学校校舍有了很大改变,新建成综合楼、实验楼、食堂等,还有多个多媒体教室。”
   2015年、2016年,张亚军在多媒体教室为初三学生播放了由西安市教科所组织西安市一线名师统一录制的“初中化学实验微课合集”,这是农村孩子第一次在“家里”也可通过屏幕系统领略到西安名师的魅力。
   2018年,张亚军调岗为数学教师,在讲反向函数一章节时,他用学校统一购买的安装在电脑上的“几何画板”教学软件,用动画帮助学生理解了章节中较为抽象的概念。
   2020年初,武汉疫情至今,张亚军逐渐习惯了网课。“我和爱人都是老师,为上好网课,我们买手机、换平板、买支架,从最初无所适从到最后习惯对着屏幕叨叨一天。”张亚军说,“2021年,教育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上线,农村娃在家中也能听到北京名师的网课,今年3月1日升级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内容更加丰富。之后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和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等相继上线,统称为‘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将海量优质课程学习资源、就业服务指导、职业教育等‘打包’上线,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存在的资源不均衡问题。”

  “智慧城市”需要政府主导下
  符合城市特质的“顶层设计”

   这20多年,智慧城市也从智慧政务、交通、养老、医疗、家居等方面逐步推进,让更多市民享受便利。比如,各部门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推动跨部门信息整合,并由此开通“西安发布”的微博、微信。也有电子地图导航、显示公交班车到站时间的系统、为老人量身打造的智慧家居等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类系统,还有已经让很多人“忘记现金”的无处不在的线上支付功能。
   这些都打着“智慧”的标记,但智慧城市的内涵与建设远不止于此。智慧城市是将人的特性“智慧”与城市结合,也就意味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是人,要通过信息化打破信息孤岛,形成数据联网,更好为市民服务的同时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是从单个领域突破,更要建立一种在政府主导下,让企业、社会能广泛参与的有效沟通机制和开放性平台,并能结合城市的特质做出更符合城市特色的“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推动西安智慧城市的整体建设。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实习记者 杨芷瑶 摄影 强军

  
2011
   一年之内,西安办了两件大事,一是举办世园会,二是古城进入地铁时代。这一年,注定会被写入西安历史。世园会是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西安从此加速与国际化大都市接轨,大会给西安带来了绿色理念,带来了浐灞板块的巨变。这一年,西安发展速度让华小萌有些眼花缭乱。
  2012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3航站楼投入使用,这对于经常出差的华小萌来说,便利了不少,很多重大新闻事件尽可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这一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正式命名为西安世博园,并永久向公众免费开放,华小萌的父母经常带着孙子来这里转悠。
  1998年
  护城河清淤
  
1998年10月22日,驻陕某部官兵为西安护城河首次清淤。 李杰 摄
  1999年
  24岁上小学
  
1999年10月19日,汉中市勉县蒋家沟,24岁的余世军上小学。 胡国庆 摄
  2000年
  户县有个『袖珍小学』
  
华商报2000年1月7日A02版报道户县有个“袖珍小学”,整个学校只有一名教师3个学生。 闫文青 摄
  2001年
  2008奥运北京见

  
2001年7月14日晚,当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从莫斯科传回时,西安市民沸腾了。两名俊俏的西安姑娘潇洒地乘车在钟楼下飞驰,将身子探出天窗高喊:“2008奥运,北京见!” 杨博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