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2年06月30日] -- 华商报 -- 版次:[T2]
从市民解忧台到全网记者帮

不同的平台 不变的情怀

1997年7月1日,是个举世瞩目的日子,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在中国西北的陕西古城西安,《华商报》重新改版面世。当日《华商报》头版用草书“歸”字喜迎香港回归,报眼位置也写下了《华商报》对读者的承诺: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
   “民本为魂,民生立报”,这是《华商报》改版25周年来一直在努力和践行的媒体执业理念,始终把民生和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当作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也是25年来《华商报》赢得人民群众及网友信赖和支持的关键所在。

  1997年9月
  “市民解忧台”问世

   和人民在一起,贴近,再贴近,1997年9月起,《华商报》改为一周三刊,当月22日《华商报》开设“市民解忧台”栏目,同时公布了两部座机电话号码,旨在“帮助市民解忧、架桥”,那时电话还没有普及,报纸上还留有传呼号和邮政地址供群众反映问题。
   首期“市民解忧台”共说了5件事,基本都是小事,但对反映人来说,却是和他们最直接相关的“大事”:
   西安市盆景园原在西侧(84中旁)开一小门,当时不知为何被封堵,给周围许多单位的老年人晨练带来不便,建议重新开启;西安市建设东路有一长4米宽2米深约20厘米的大坑,长期无人修补,西侧还有一棵大树斜倒在路上约两周了,给夜行人带来不便;西安市南郊瓦窑村道路坑洼,雨天难行;买了新音响放在路边等车被提醒占道要罚款、旁边的三轮车乱停放却无人管理;还有市民听闻一事无法鉴别真伪并做出提醒。
   就是这报纸内版一角的“豆腐块”,体现的是为市民群众发声的媒体职责和本分。
   为了更接地气,从1998年开始,《华商报》又将“市民解忧台”栏目搬到了头版,再次表明“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去”的态度和立场。
   停水、停电、公交线路改变,路不平、树生虫、垃圾污水蚊蝇孳生,音响吵,宠物叫,孩子老人休息不好,车辆乱停、摊贩占道、有些收费莫名其妙,上户口、车挂牌、暖气燃气上学就医……只要是市民群众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反映给《华商报》,马上就会有记者带着问题实地查看走访、上门替市民咨询了解,然后再将相关反馈回复或处理进展,通过《华商报》的报道告诉市民,这种报纸与市民之间的互动,就产生了另一个栏目“回音壁”,而对于相关问题没有“回音”的,《华商报》则会紧追不舍,直到作出“回音”为止。

  从8412323到88880000
  年均接听热线20万条

   1999年8月11日,为了方便市民群众反映问题,《华商报》将多部热线中更容易被人记住的029-8412323设置为专门的新闻热线电话。
   2003年12月6日,随着西安市固定电话号码升为八位后,新闻热线也就变成了029-88412323。
   与此同时,互联网也在进入人们的生活,尤其是门户网站也成为人们遨游互联网了解信息的首选途径。2003年2月18日,致力于打造在线领先的区域门户网站华商网正式开通,这也让《华商报》原本仅限于通过报纸传播的途径有了新渠道,互联网使得《华商报》的报道传播得更快更广泛。
   这里要说的一个报道,最初的求助信息就是通过029-8412323拨打过来的,随后又通过互联网发出呼吁书,最终挽救了7位农民的生命。
   那是2003年,宝鸡岐山县安乐乡一户村民家有多人食用自制的豆腐乳,先后导致11人中毒,到4月4日时已致3人死亡,8人住院治疗。因病人中的是A型肉毒毒素,当时从兰州找到的B型抗毒素效果甚微,医院急需A型肉毒抗毒素,但当时到处都找不到。
   4月4日华商报记者介入采访,4月5日起《华商报》开始持续关注并报道。4月8日起,《华商报》029-8412323救助热线开通,并联合新浪网、华商网通过互联网向全国全球发出求助信息。4月8日晚9时许,经过多方努力,终于联系到德国一家制药公司,对方表示愿意无偿援助24瓶价值约30万元的A型肉毒抗毒素,并于4月9日空运到北京,当日华商报记者要露滋即赶赴北京,在等候了近4个小时后,终于得知药已到达。这时农户一家距生命的最后时刻只剩下13个小时,为赶当日最晚一趟飞机返回西安,记者一行人给海关签了一纸保证书:先拿药,后补手续。等拿到药时,离返回飞机起飞只有40分钟了。4月10日凌晨0时许,救命药输入病人体内。2003年4月16日,除一人因中毒太深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外,其他7人全部治愈出院。
   4月11日,因从网上看到《华商报》的相关报道,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决定从国外进口一批A型肉毒抗毒素,作为应急储备。
   类似这种惊心动魄的救援还有很多,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都是通过《华商报》新闻热线联系起来,并最终取得了一个良好的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9年开通029-8412323,到2006年10月8日开通029-88880000,再到目前为止,《华商报》新闻热线年均接听20万条,88880000这个号码也被西安、陕西、周边省份乃至全国各地群众所熟知。
   2009年5月18日,经过前期仔细筹划,“市民解忧台”栏目借助华商网改版的契机,全部移植到华商网首页同步呈现,同时,“市民解忧台”栏目也在《华商报》上更新为“呼声与回应”栏目,市民群众反映问题的途径也更加丰富,除了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之外,还开通了QQ、手机短信、电子邮箱、彩信及华商网华商论坛等。
   也是从2009年开始,随着新闻热线等途径接收到的市民群众反映线索越来越多,《华商报》开始通过发送“新闻线索调查函”的形式,将收到的部分反映线索通过函件发送给相关管理部门,而相关管理部门的回函内容,则会通过“呼声与回应”栏目刊登发布。
   努力自然也会被看见。
   读者也在一次次报道中,认可了《华商报》:席先生坐公交时听到有人议论说买鸡时看到商家给鸡注水,把这事告诉了《华商报》;王先生曾因为小区房产证的事给《华商报》反映过,记者采访报道后没几个月小区就开始办理房产证了,从那之后,他遇到问题就第一时间拨打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进行报料……

  直播帮、记者帮“为你而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信息传播的手段更加多元化,而视频传递信息的方式越发受到人们的青睐,《华商报》依托报、网、端、号全媒体云矩阵积累下来的群众基础,利用华商报一直播平台,从2021年开始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新闻采访,从而形成“华商直播帮·我为群众办实事”栏目,依旧坚持立足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关注城市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市民身边发生的民生小事为主题,以公益帮忙和协调政府职能部门互动为辅助,通过直播采访的形式来反映问题-协商问题-解决问题。
   自2021年3月以来,“华商直播帮”已经开展直播活动超过200场,场均观看人数达到20万+。涉及题材类型包括居民断水断电断气、医托、垃圾、帮农、寻药、出行难、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几乎涵盖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所涉及市民反映的问题,在采访直播过程中或是直播完毕后,都得到政府部门的积极回应并予以解决。
   时间来到2021年末,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随着12月23日西安疫情防控政策升级,《华商报》留意到居家人群中,有一部分是有特殊需求的,他们或是不了解政策,或是出现紧急情况,或是因封控原因产生各种困扰,如就医难、缺药、缺乏生活物资等等,需要有人来给他们解答政策、提供帮助。虽然当时华商报记者也在居家管控之中,但作为媒体,在这种关键时刻,我们行动起来了,因为我们深知能帮一个是一个,能做一件是一件,我们也期望“以你我微光,聚星河万顷”,充分尽到媒体责任,搭建起市民与政府的桥梁,助力抗疫,纾解民生。在这个背景下,“华商记者帮”诞生了。
   2021年12月27日,经过前期充分研讨,《华商报》社在华商全媒体推出“华商记者帮”栏目,当天即向市民开放华商报新闻热线、双微、华商网、二三里等7大平台征集通道,并于12月28日起在报纸上以专栏形式出现。我们的帮忙行动,在陕西媒体中是首家。
   与此同时,发布在今日头条上的华商记者帮稿件吸引了各方更多关注。12月29日,知名媒体人胡锡进在今日头条发文称赞:西安的社区处于封闭状态,可想而知,会有一些家庭准备不足,老胡看到“西安问答”在为帮助那些困难群众发挥作用,心里暖暖的。同日,《华商报》社独家在今日头条和抖音上线“战疫帮忙·华商记者帮”栏目,引起广泛关注,成为网友疫情中求助的首选渠道。
   在西安因疫情封城的一个多月里,“华商记者帮”共收到求助线索上万条。对每一条线索我们都认真筛选,判断情况,通过记者采访帮忙、网络跟帖解答、联系相关部门等不同方式处置。其中,通过前两种方式,直接关注到的求助就有2000余条。读者赞誉我们“华商全媒体记者,这事办得漂亮!”“感谢华商报记者江湖救急,西安有你才温暖”……
   惠女士父亲患病住在礼泉,需要定期在西安买抗癌药,因为疫情防控快递停运,惠女士买好药却没法给父亲送回去,家人想了好多办法,最后无奈向“华商记者帮”求助。2021年12月28日,华商报记者多方努力,联系到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西长分公司,路产人员在六村堡高速路口等待惠女士,将药送至西长高速礼泉收费站,交到了惠女士家人手中。惠女士感动地说:“我在已经失去希望的情况下再次看到希望。感谢疫情中为我们付出的每一个人,我愿意把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
   苏女士7岁的孩子患有白血病,求助时3期治疗已中断6天,但因为身处封控区,就医遇到了困难,2022年1月3日凌晨,华商报记者联系了西安交大二附院和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在他们的协调下,将孩子送入医院治疗。
   席先生的老伴是肺癌患者,每天要吃靶向药,女儿在交大一附院线上买了药,但当时没办法出小区,取不成药。华商报记者联系到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西安市西城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的哥、爱心车厢队伍成员张根良为老人免费取药送药,他说:“西安遇到困难时,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觉得很荣幸!”
   ……
   一桩桩求助,一次次帮忙,大家的力量汇聚起来,在疫情中守望相助。
   在帮忙过程中,《华商报》社联合了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为遇到危急的市民提供出行便利,的哥的姐们“有求必应”;打通了老百姓大药房、怡康、众信等药企的通道,记者第一时间反馈需求并能迅速帮助有需求的市民解决问题。同时,陕西交通控股集团、交警、社区等部门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当生活回归正常,“华商记者帮”也转向了日常帮忙,依然活跃在市民身边。
   25年来,从解忧台到记者帮,《华商报》所做的一切更新与改变,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市民群众服务,成为群众与相关部门单位之间的桥梁,进而使得市民群众反映的相关问题能得到及时回应和处理。
   25年来,一直不变的,是我们“为你”的初心,未来,这份初心仍将包含在一次次的采访中!
   我们,只是“为你而来”! 华商报记者 袁红 李小博

  
1997
   话说1997年盛夏,西安钟楼下沉式广场人山人海,巨幅书法作品“归”字气势豪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准备参加高考的华小萌骑自行车路过时,也挤进人群中看了一会儿热闹,心里想,今年高考时事政治肯定会考香港回归的题目。他当时还不知道,此次活动也是华商报改版的重大活动。
  1998
   1998年特大洪水,解放军和武警先后调动30余万兵力抗洪,华商报编辑部灯火通明,老薛翻阅着记者从抗洪一线传来的照片,长期熬夜的黑眼圈里时不时泛起泪花,真的是有太多的感动值得载入史册。与华商报社一墙之隔的西北大学新闻学系,已经考上大学的华小萌每天沉浸在陈忠实先生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白鹿原》中不能自拔。

  
一年一画
  看时代变迁

  
世纪跨越,沧海横流
   廿五年华,正值青春
   城市街头
   随处可见我们奔跑的身影,
   田园村落
   到处留下我们快门的声响。
   一年一画,看时代变迁,
   千难万险,铸报人情怀。

  
一年一报
  看家国天下

  
是记录,是监督,
   是新闻人肩担道义的使命感;
   是脚步,是呐喊,
   是华商人坚持坚守的责任感。
   岁月无痕,沧桑有迹,
   推陈出新,迭代升级。
   一年一报,看家国天下,
   千言万语,听时代回响。

  
1997年
  
借新生宣告新生
   历经百年沧桑的游子香港,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这天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珠归南海耀香江,帷幄一举固山河。这一笔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定乾坤的意义,从百年前中国的积贫积弱,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后的一雪国耻,中国以势不可挡的崛起之姿,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这一天与香港一同开启新生的,还有改版的华商报,它以前所未见的大胆设计宣告了一份都市报的横空出世——一个大写的“归”字,如呐喊,按捺不住的民族自豪感在挥毫走笔中澎湃着;似告慰,一个字便是一部饱含血脉深情的鸿篇。而这个字也奠定了华商大开大合的气质和大报担当的底蕴,历时25载而弥新。正逢其时,报章为本,民生为魂,华商扬帆起航中。

  
1998年
  
为民发声 使命必达
   报纸是新闻的载体,陈旧的报纸是打开尘封历史的密码。
   油墨是会说话的钟,滴答滴答,悄悄记录着每一天。
   1998年,我们初相识。1998年8月25日,星期二。那天的报纸头版13篇大大小小稿子中超过一半都在说抗灾救灾,我们看到万众一心,看到了共克时艰。
   于是,我们想起这个特殊的年份发生的大事:1998年夏天,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几乎同时在中国南北暴发,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第二次大洪水,洪水一泻千里。抗洪赈灾义演、募捐箱、救灾防病药品……急灾区所急,筹灾民所需。
   初相识的那一年,我们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以及为民发声的热情,努力坚定地向前走。时至今日,不忘初心。

  
1999年
  
有一种态度叫愤慨
   报纸是最好的历史档案,尤其是那些不能也不该被忘却的记忆。1999年5月8日,北约的五枚弹药炸毁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也点燃了含蓄内敛的中国人的愤怒。一行标题“举国震怒”、一幅大图抗议游行,都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愤慨。更加令人痛惜的,是3位新闻记者在轰炸中不幸遇难,哀悼之余更添悲愤。
   新闻该是理性和克制的,但当我们的国家遭遇不公和欺凌时,我们敢于呐喊,敢于祭出一腔热血,敢于为正义发声。8个版的特刊,尽书我们的义愤填膺,我们以文字为武器,用版面作战场,旗帜鲜明地表明我们的愤怒;我们汇聚起同仇敌忾的情绪,并从中淬炼奋进的力量——历经磨难、坎坷和屈辱,中国必将在砥砺中崛起,开启任谁都不敢轻视的强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