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1年12月02日] -- 华商报 -- 版次:[C2]
板上“种”电 板下种田

“阳光银行”振兴乡村

奋斗陕西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凝心聚力新时代追赶超越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乡村振兴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而广大民营企业将大有可为。
   今年以来,我省民营企业通过拓宽融资渠道、绿色创新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等各项精准举措,掀起乡村振兴帮扶热潮,做到开好局、起好步。
  
光伏在帮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就业
   黄土高原的梯田上,一块块来自陕西省民营企业隆基股份的光伏板整齐列阵,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将太阳光源源不断地转化成电能。
   而光伏板下,则是生机盎然的农业日光温室大棚,棚内种植的是有机蔬菜,棚外大田里种植的是中药材。
   这是隆基股份位于铜川的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作为我国首批三个光伏技术领跑者基地项目之一,该项目总装机容量为250兆瓦,总占地面积9600亩,年平均发电量为349981.70MWh,可满足约25万户城乡家庭的用电需求,相当于节约煤耗约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6万吨。
   到了金秋时节,光伏板下,农作物丰收在望。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蔬菜、药材均采用有机栽培技术,和光伏板发电类似,绿色、可靠、生生不息。
   “光伏在帮农民实现增收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就业。”隆基清洁能源项目经理高浩宇介绍,该项目是“光伏+农业+扶贫+旅游”的复合型项目,待农业和旅游设施完全建成后,还将给当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
   通过探索以“农光互补”为代表的“光伏+”新模式,不仅实现了农业、发电双丰收,还增加了土地综合利用率,修复局部生态环境、实现碳汇,为乡村振兴精准“充电”。
   “我们还将对提高项目非光伏部分的经济效益进行探索,实现长期、稳定的效益;同时,为光伏复合项目做前瞻性试验;最重要的是,要把项目与当地农业产业实现高度契合,成为本地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助力者。”高浩宇说。

  斥资10亿迁市场,山楂果摇身变成“金果果”

   “这地方宽敞,又在高速路口旁,比过去在拥挤的三桥市场采购方便多了。”岚皋县蔬菜批发商刘云鹏,对着迁址安康东的宝业农特产品物流园竖起了大拇指。近日,陕南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安康宝业农特产品物流园正式开园,这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生项目。“我们卖山楂再也不用为找‘买主’到处跑了。”汉滨区石梯镇东茂山楂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王道东说。
   以前,安康宝业农特产品物流园设在城区三桥头南的宝业农贸市场,位处干道,车人混流,客货同行,交通堵塞是常事,给人们出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如今,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身为民营企业“娘家人”的汉滨区工商联,帮助和协调安康市巴山宝业丝绢有限公司的农贸市场迁址重建。项目累计动态投资10亿元,经过一年多的筹建,一座占地面积超过120亩,入园商家220余户的规模化、智慧化、现代化的农特产品交易中心初步建成运营。
   项目不仅解决了道路的拥堵问题,还是解决安康八县一市三区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的重大民生项目。曾经让王道东愁种愁卖的山楂园,如今与宝业搭上了“供销班车”,有了订单,种不愁销不愁,资金回收也不愁。王道东办起了农家乐,山楂果成为触手可摘的“金果果”。
   “民营企业克服疫情、经济波动等重重困难,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建设现代农业物流园,既切合了新发展理念,适应了市场经济规律,兜住了‘六稳六保’底线,又在为民办实事中做了表率。”汉滨区工商联主席马婷婷表示,在脱贫攻坚中,全区247家民营企业对口帮扶231个贫困村,实现了全覆盖。实施带贫益贫项目822个,投入各类帮扶资金2.06亿元,让36391人如期脱贫,成为全市社会扶贫的中坚力量,树立起了全省“万企帮万村”的标杆。
   2021年乡村振兴行动启动,又有53家有担当、有爱心、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主动请缨,走共赢共生共建的路子,结对汉滨55个重点振兴村,拉开了“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序幕。

  走访调研办实事,省工商联问需民企解难题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陕西省工商联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努力解决发展难题为重点,继续发挥好统筹带领作用。
   “前段时间,省工商联调研组来我们企业调研时,我们提出了融资难问题,没想到调研组现场就联系了中国建设银行和平路支行,协调解决了融资难问题。”陕西昱鑫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11月29日,陕西昱鑫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收到了中国建设银行和平路支行投放的纯信用流动资金贷款400万元。
   这只是省工商联在调研过程中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一个缩影。为深入了解各地民营企业发展情况,切实提升工商联组织建设水平和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今年8月起,省工商联由党组班子成员带队,分别深入10地市及杨凌示范区、韩城市开展为期2个多月的调研,先后走访了300余家企业和工商联、企业联合会、商会等基层组织,围绕民营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人才流失、销售渠道不畅、转型升级缓慢等难点痛点问题与企业家座谈交流,并针对企业家提问现场解困答疑。
   “我们及时将民营企业的困难需求和建议进行整理,有些当场帮助解决,有些协调相关单位制定政策并推动落实,切实发挥好搭平台、架桥梁的作用,服务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吴铁说,“下一步,我们还将把这次‘大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宣传推广,同时把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意见建议形成多个专项报告,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支撑,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华商报记者 张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