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1年02月23日] -- 华商报 -- 版次:[D7]

“十四五”开局之年 咸阳努力实现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历经极不平凡的2020年,站在新起点上,如何迈好第一步、走好新征程至关重要。
   在2月22日上午召开的咸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市长卫华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关键时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快速转型期、势能集聚期。咸阳市要以实干育先机、应变局、开新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时代追赶超越。

  
“十四五”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对咸阳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全面落实“五项要求”和“五个扎实”,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增长中高速、有效供给中高端,聚力建设大西安都市圈咸阳核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临空经济发展示范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开放合作高地、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高地、西部先进制造业集聚高地、关中城市群科技创新转化高地,勇立潮头、真抓实干,推进咸阳各项事业一路向“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咸阳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十四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强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理念,高质量发展要取得新成效,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城乡融合要实现新突破,“一核心两示范四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生态文明建设要取得新进展,空气优良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社会民生要跨上新合阶,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公共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生活;改革开放要迈出新步伐,营商环境位居西部城市前列,外贸进出口总值实现翻番,开放型经济保持全省领先;治理能力要取得新提升,法治咸阳、平安咸阳建设不断深化,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大幅提升。

  积蓄新动能 拓展新空间

   以“万项万亿”增资行动为抓手,以招商引资为第一要事,在提档升级上下功夫,推进基础产业固本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增力、新兴产业接续增量,“五主导、四特色、四新兴”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强化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围绕西部科技创新港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本链、服务链深度融合,争取一批科技专项,新增一批“民参军”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380亿元,全市科技创新水平综合指数达到50%以上。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以及高架、立交和桥隧,完善路网结构;加强立体车库、智能停车场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大老旧小区、老旧街巷改造。整合市域空间,统筹推进礼泉撤县设区、三原撤县设市、兴平撤市设区,构建“一心三极三带五板块”城乡空间布局。加强临空经济带建设,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承接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链接地。

  打造新地标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打造地标园区,实施“两区两园”品牌创造和县域工业集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开展“亩均效益”领跑者行动,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打造地标产业、使咸阳成为西部电子显示产业强市、西部能化产业强市以及丝路旅游“打卡地”。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每年办好一批惠民便民实事,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让群众就业更充分、收入增长更快、生活更舒心。着力推进文化繁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跃升、文化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跨越。

  今年努力实现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今年是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2021年努力实现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
   强化工业对稳增长的支柱作用,落实“三包三促”责任制,发挥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撬动效应,多措并举稳存量,服务保障40户大企业集团释放产能;不遗余力扩增量,确保51个技改项目、99个工业重点项目按期达产达效,神电智能高压电器、彩虹光电扩能技改等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户。
   强化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每月集中开工、季度观摩评比。确保38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025.6亿元,促进敏华西北生产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建成150个。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施“千企万店”增效计划,培育限上企业100户。稳外资,扩外贸,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4%、货物进出口额增长5%。

  今年培育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聚焦打造“五主导、四特色、四新兴”现代产业体系,做优清洁低碳能化产业,做大装备制造产业,做精食品加工产业,做实现代服务业,提升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转型建材纺织产业。利用地热、生态以及中医药资源,培育文体康养、体育休闲产业项目支撑。加强对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实行重大招商项目落地建设周推进制度,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30亿元以上。
   深化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有效对接资本链服务链,加大力度支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高水平建设众创空间和孵化器,鼓励发展科技服务业,优化创新生态,培育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以更大力度实施质量强市、人才强市战略,释放人才创造、企业创新、品牌增值活力。
   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转职能、提效能、强监管、优服务,加快推动“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把建设“数字政府”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一招,确保“数字政府”建设始终走在全省前列。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完成“僵尸企业”处置。

  今年新增车位6800个

   积极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强化交通对接先导作用,推进地铁1号线三期建设,开通“绿巨人”西安一咸阳城际动车组。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十大重点项目,规划城市高架、立交、桥隧等综合交通系统,如快推进“三桥三隧”工程,新建城市道路17条,打通断头路16条,新建改建人行天桥12座。统筹地上和地下,引入社会资本建设智慧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场7个,新增车位6800个,配套新能源充电桩5000个。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一街一景一特色,改造老旧街巷6条;出台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指导性文件,改造老旧小区78个;实施棚户区政造5个;系统连片实施9个雨污分流管网项目。加快咸阳湖改造提升,见缝插绿,改善环境。
   加快5G基站、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争创发展新优势。抓好国道312礼泉过境段等12个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和100公里县乡公路新改建工程,建成城西高铁客运枢纽站,再谋划一批高速公路连接线和出口、西平铁路复线、新建道路项目以及客货运站和物流园区项目,强化交通物流枢纽优势。
   推进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展“县城建设示范县”创建,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县城聚集产业、提供服务、带动乡村的能力。

  今年粮食产量在170万吨以上

   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启动绿色高效“吨粮田”建设工程,粮食面积稳定在501万亩以上,全年粮食产量在170万吨以上。实施畜牧转型升级工程,促进生猪产业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增强羊乳产业全产业链竞争力。实施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推进食用菌、高山冷凉蔬菜板块建设。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深化厕所革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遏制高价彩礼以及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陋习,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巩固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规范农村承包地土地经营权流转,稳步推动农村土地征收、宅基地制度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今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以上

   持续开展“清废”行动,加大规模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保证土壤环境质量。推进早腰带采石矿山生态修复。全面推行林长制,强化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推进国土绿化,鼓励电力石化企业参与碳汇林建设。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继续采取援企稳岗、创业扶持、技能培训等措施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为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提供“一对一”帮扶,强化县城功能,吸引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严格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条例,坚决治理欠薪问题。把促进农民增收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千村万户”增收计划,让广大群众腰包鼓起来。

  持续办好30件惠民便民实事

   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开展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支持和规范租赁住房市场发展,解决好青年人和低收入、困难群体住房问题。
   继续加强县城以上城区学校和农村“两类学校”建设,建成投用新渭城中学。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质量提升工程,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扎实开展“健康咸阳”专项行动,持续深化综合医改,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升传染病防治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让群众享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身心更健康。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支持文艺精品创作,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传承优秀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
   今年还将投资116亿元,聚焦助推“千村万户”提能增收、持续优化生态环境、积极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实施城市环境及基础设施更新改造行动、做好全运文化惠民工作、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办好30件惠民便民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