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0年10月18日] -- 华商报 -- 版次:[A4]
西安经开第二学校将启用“地下接送系统”

“以后接送孩子上下学可以走地下车库了”


   车库共有车位1000余个
   学生可通过车库内的专用通道直达教学楼
   非上下学高峰期向全社会开放
   车库还将与地铁二号线无缝对接
   送孩子上下学,家长最头疼的就是校园周边堵车,不好停车。
   现在,西安经开第二学校的家长放心了,因为学校建了地下车库,为接送孩子服务。
  >>记者探访
  车库内车位相关设施已到位
  设置通道 可直接到达校园内

   10月17日,华商报记者来到西安经开第二学校地下车库,看到施工人员正在忙碌。一进入地下车库就可以看到两个方向指示牌,上面分别写着“小学方向”“初中方向”(西安经开第二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2020年9月开始招生小学36个班,初中36个班),车库内贴着多个路线标识,车位相关设施已经到位。车库内还设有多个充电桩,方便新能源汽车。
   现场施工负责人焦先生告诉记者,车库预计月底完工,车位1000多个,充电桩200多个。主要是为了方便上下学高峰期家长开车接送孩子,社会车辆也可以停放。
   焦先生说,为了方便学生在地下车库接驳,地下车库还设置了通往校园的通道,通道设置了门禁,以确保学生安全。目前这些通道全部关闭。

  >>家长看法
  开车接送娃不用再怕拥堵
  缓解周边停车压力

   就学校建设具备“地下接送系统”车库一事,华商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家长们纷纷点赞:“这是件大好事,以后接送孩子上下学可以走地下车库,接送孩子就更方便高效了,上下学高峰期学校周围也不会堵车了。”
   也有家长对学校的安保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多了从校园进出的通道,而且社会车辆也能停放,一定要做好安全工作。”
   记者也在学校周边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建成的学校很少有规划地下车库的,上下学高峰期,接送孩子的车堵在学校周边,不仅影响学生上下学秩序和效率,也给周边交通带来压力。学校有了地下车库后,开车接送孩子就不用担心拥堵了。”
   市民马先生说:“如果地下车库能向社会开放,那就大大缓解了周边人群的停车压力,来附近办事的人停车也就方便了。”

  >>学校声音
  共提供1352个停车位
  计划11月投入使用

   西安经开第二学校相关工作负责人卢延辉介绍,学校“地下接送系统”颇具规模。地下车库分为两层,有三个出入口,共1352个停车位。车库内设置有学生接驳大厅,其中,中学接驳大厅面积为2520平方米,小学接驳大厅面积为2268平方米,目前还没开始装修。
   目前,车库正在安装标识导向系统,计划11月投入使用。届时,将对上下学学生进行分流,步行到校的学生从学校北门、西门出入;父母开车接送的学生直接从地下车库到接驳大厅,再通过人行通道直接到达校园内教学楼。
   地下车库既满足上下学高峰期学生接送,缓解上下学高峰期学校周边交通压力,同时也承担着其他社会功能,在非上下学高峰期及晚上,地下车库向全社会开放,缓解周边停车压力。

  家长车辆和社会车辆分层停放
  智能、人工“双手段”保安全

   “地下接送系统”启用后,学校在安保方面有哪些措施呢?
   卢延辉说,首先,家长接送学生设置在负一层,社会车辆停车设置在负二层,从空间上进行隔离。其次,地下车库所有通往校园的通道都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将采用人脸识别或一卡通识别,同时会有安保人员值守,通过智能手段和手工手段确保校园安全,只有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可以出入。在非上下学时间,将关闭通往校园的通道。
   地下车库建成后,收费情况是什么样呢?卢延辉说,上下学高峰期家长接送学生时,以免费为原则,具体规定在多长时间内接送完毕合理,会广泛征求家长意见,确保家长满意。社会车辆停车的收费,目前正在研究确定中。这个车库的设立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并非以盈利为目的。

  经开区多所新建学校也将配备“地下接送系统”

   卢延辉还介绍,这个地下车库将与地铁二号线运动公园站无缝对接,地下车库临近地铁二号线运动公园站A口,目前已有相应规划。届时,地下车库会设有人行通道,学生如果乘坐地铁的话,可从地铁二号线运动公园站下车,通过地下人行通道,直接到达学校教学楼。当遇到极端恶劣天气时,这个功能将发挥很大的作用。社会车辆在地下车库停车后,市民也方便前往地铁二号线运动公园站。
   华商报记者从经开区管委会了解到,西安经开第二学校地下车库将引进高效的车库管理系统,实行快捷的电子收费,方便车辆通行。家长可以选择最适合家庭和孩子的通行方式。
   此外,经开区正在建设中的经开第七小学、经开五中等新建学校也将配备“地下接送系统”,经开区也将进一步优化区内校园“地下接送系统”的运行,进一步疏通高峰期交通拥堵,缓解校园周边交通压力。 华商报记者 任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