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0年06月04日] -- 华商报 -- 版次:[D4]

扬帆新启航 创造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咸阳市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巨笔如椽难以写尽。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咸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赵梦桃小组的亲切勉励,在咸阳引起热烈反响;李克强总理来咸阳正泰视察,对咸阳市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这一年,也是咸阳市发展极具挑战的一年,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扎实做好“六稳”工作,顶住下行压力,奋力破难前行,一份份令人倍添干劲的亮眼“成绩单”,见证着咸阳市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足迹。

  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主题教育结硕果

   去年,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咸阳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展开、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整装集结,沿着初心使命的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四个到位”,一体贯通推进四项措施。
   为确保主题教育扎实有序开展,全市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用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精神,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咸阳市制订“三个五”措施,建立“五项清单”,开展“五个一”活动,坚持“五个做在前”,建立市委常委会会前集体学习制度,深入开展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将党史档案主题展览馆和咸阳独有的5个红色基地纳入施教计划。组建市委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专题轮训。探索形成“党性体检室+谈话室”新的功能组合,累计体检党员干部20.2万人次。
   在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中,咸阳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开展13项专项整治,着力解决民生难题,着力保稳定促发展,着力转变干部作风,实现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征尘未洗,只争朝夕。咸阳市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由此激发出的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勇担使命的实际行动。努力把开展主题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持久干劲,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落地生根。

  落实新发展理念,以重点项目建设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今的中国已进入发展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9年,咸阳市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以项目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不断通过科技创新促转型,以新兴产业调结构,让一大批具有强辐射、产业链长的大项目落地建设,为咸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2019年全年,咸阳市统筹推进市级重点项目334个,完成投资815.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0.83%,88个项目建成达效,圆满完成全年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
   围绕新发展理念,咸阳市坚持新旧动能转换必须依靠发展新兴产业,才能实现地方产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水深则鱼知聚,林茂则鸟有归。围绕打造电子显示、高端能化、先进制造、食品医药、文体旅游、现代农业6个千亿产业集群,咸阳市持续引进上下游企业65户,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沿渭河形成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初现,秦星5万辆新能源车项目已经建成投产,沃德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科技含量高、前景好的晶圆芯片、高端OLED屏、8.5代玻璃基板、冠捷显示器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研发中心等项目建成发挥效益,使咸阳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形成了国家级别的战略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通过积极推进国能彬长CFB示范项目,新型建材生产基地、运煤专线和陕煤乙二醇等项目建设工作,使能化产业向高位发展,确立了咸阳市能化基地高速发展态势。

  “三落实”扎实推进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020年党和政府对人民做出的承诺。
   2019年,咸阳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识别、帮扶、退出“三精准”,持续推动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圆满实现72个贫困村退出、2.6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指挥落实系统掌上“一点通”被授予“数字中国示范案例”;巾帼脱贫行动事迹被国家扶贫办等中省媒体报道;危房改造“四清一责任”工作机制得到省上领导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切实强化资金保障,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46亿元、整合涉农资金9.47亿元,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地落实。实施产业项目838个,6.8万户贫困群众实现中长期产业全覆盖;新建扶贫基地21家、社区工厂27家,贫困劳动力跨省就业1.29万人,就近就业6566人;持续深化“志智双扶”,上报全国先进典型5类13个,淳化县刘斌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聚力深度贫困,咸阳市投资5792万元,实施产业和基础设施9大类项目,3个深度贫困村如期退出。将鳏寡孤独和重残重病等特殊困难群体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为5万名贫困人口发放分类施保金6724万元、为1668名特困人口发放供养金3457万元、为8.2万名残疾人发放补贴5469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33615人次2820万元。
   2019年5月7日,陕西省政府网站发布全省退出贫困县名单,其中咸阳永寿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名列其中,标志着咸阳市实现所有贫困县摘帽,成为陕西首批“脱贫摘帽”的地级市。

  经济发展惠及民生,不断挥就环保大手笔

   一年来,咸阳市坚持民生优先主旋律,用民生实事落地拉升百姓幸福指数。去年咸阳市共实施重点项目68个,惠民便民实事30个,累计完成投资261.3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6.8%,民生保障得到有力加强。
   咸阳市域内绿化提升、城乡客运枢纽、医疗保健等项目进展良好,人民满意度不断提高。三原县嵯峨山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项目、醴泉遗址生态公园(泥河生态治理)建设项目等生态环境项目为修复咸阳市自然生态打下良好基础;礼泉县绿色环保节能水处理剂项目,海螺资源协同处置综合利用等一大批环保节能项目的顺利建设,为绿色咸阳发挥投资效益。新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80所,彩虹第二中学建成投用,普惠性幼儿园占比提升到86%。市中心医院医技住院综合楼完成主体工程2-13层建设任务,泾阳县人民医院、长武县妇计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确保咸阳市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在生态治理方面,咸阳市同样不断挥就大手笔。紧盯“工、煤、车、尘、燃”治污降霾,冬季清洁取暖改造17.2万户,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8%,空气优良天数增加31天。
   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境内河流11个省考断面稳定达标,渭河亲水步道建成开放,形成16.82公里的渭河生态长廊。咸阳湖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依法清理整治违建别墅问题,彻底整改“大棚房”并通过国家抽检、省级复检。
   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多措并举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2019年以来,咸阳市着眼打造西部文化强市,依托丰厚资源,深挖人文潜力,做大龙头企业,强化项目带动,全市文化产业规模体量逐步扩大。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5%,位列全省第一。
   着眼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咸阳市持续做优以乾陵、马栏、袁家村、郑国渠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围绕智能制造、大数据开发、App应用、电子商务等,培育引进文化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文化展示、文化共享、文化创意、文化消费等创新发展。
   大力发展节庆会展活动,先后举办踏青赏花旅游季、金秋采摘旅游节、渭河国际风筝节、陕西面食大会、中国赏石艺术展等节庆会展活动。咸阳湖景区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袁家村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旬邑县、泾阳县被省政府命名为“第三批省级旅游示范县”,兴平市、礼泉县、彬州市、泾阳县在2019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荣获“全国百佳旅游目的地”。
   项目带动成效显著。围绕秦人、秦城、秦元素,策划包装近百个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先后赴深圳、广州、上海开展文化招商,组团参加丝博会、文博会、西洽会等重大招商活动。成功签约大秦文明苑、礼泉蓝城小镇、球幕飞行影院、古豳农源康养谷建设、民俗生态观光园建设、七里川西部色彩田园综合体等一批重点项目,渭河文明博物馆、冠捷显示科技电视组装生产线项目推荐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启点美术馆、丝路天台文化旅游影视基地、旬邑泰塔文化广场、郑国渠风景区二期工程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大唐小镇唐诗里坊、龙泉公社玻璃栈道等项目建成运营。

  着眼长远谋规划,立足当前抓项目

   在项目策划谋新谋远方面,咸阳市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大西安”等重大战略机遇,积极推进跨境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连接线、通用机场、地铁一号线等事关全局发展的特大项目前期工作。
   抓住国务院基础设施补短板、新型城镇化建设、棚户区改造等政策机遇,策划争取一批民生和基础设施领域的重大项目。
   谋划发展临空经济,规划临空经济产业带,打造新的城市增长极。谋划一批重大煤炭转化项目,争取彬长—徐州电力输送通道及配套电厂等项目;多方谋划包装重大前期项目,及时更新完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的同时,更加注重项目策划包装成熟度,积极推动西平铁路复线、彬长旬东至川渝铁路、宝能汽车智慧园区等项目落地工作,有力地保证咸阳市重大项目建设接替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