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0年01月15日] -- 华商报 -- 版次:[A7]

奋进新时代 担当新使命 开辟慈善公益新路径 新动能 新业态

——陕西现代慈善的实践与探索
前言
   党的十九大和慈善法将慈善事业纳入国家社会救助和社会治理体系,开辟了慈善事业的新时代。目前,中国的慈善公益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是行善内容的变化,从过去单纯的物质救助向社会救助与社会治理相结合转变;二是慈善募集的变化,从过去单纯的线下募集向线下募集与网上众筹相结合转变;三是行善主体的变化,从过去的精英慈善向大众慈善发展。
   围绕这三大变化,陕西省慈善协会践行《慈善法》,确立大慈善理念,开创大慈善格局,抓工程、重项目,不断丰富慈善公益内涵,持续探索新时代慈善的路径与模式……

  
实施八大工程
  开辟慈善文化传播新路径

   省慈善协会积极响应中华慈善总会的号召,募集2200万元,联合省教育厅在中小学校实施慈善教育工程,历经9年,从10校试点到千校推广,目前已实现了全省覆盖,有6000多所学校、近400万中小学生开展每月上一节慈善课、举办一次慈善主题班会、写一篇善行作文,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慈善征文,一次日行一善演讲竞赛,一次慈善文艺活动。
   另外,各级教育部门将慈善教育纳入德育考核,学校将《慈善读本》列入教学计划,教育工程以“善行伴我成长”为主题,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日行一善”为载体,用“爱”塑造学生的心灵,用“善”培养学生的行为。该工程被誉为慈善的种子项目、基因工程,荣获民政部“中华慈善项目奖”。
   联合省高教工委在全省高校实施“阳光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项目。在高校开办慈善文化大讲堂,举办慈善论坛、慈善沙龙,开展慈善书画、摄影、项目创意大赛;每年组织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利用暑假深入贫困山区扶贫支教,有效地实施了数十个产业、教育、健康、文化扶贫项目,开展了科技、环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此项目荣获省政府“慈善项目奖”。
   成立慈善文化促进会、慈善书画研究会,以书法、绘画、摄影、诗文、阅读、朗诵等多种形式传播慈善文化,实施慈善文化社会工程。组织全省700余名书画家举办慈善书画大赛及捐赠,开展慈善书画下乡活动,累计捐赠书画作品数千幅,作品义卖2100万元;联合省摄影家协会、诗词学会开展慈善摄影、诗文创作大赛和朗诵活动;省会筹资100万元,募集图书数十万册建设公益性共享阅读平台,在社会实施共享图书“爱为读”项目,助力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并设立700万元公民道德建设慈善基金,奖励“道德模范”“陕西好人”。
   省会成立慈善志愿者艺术总团,常年深入市县巡回演出;组织慈善志愿者文艺团队进社区、到村庄演唱爱心歌曲;组织慈善文艺汇演,创作节目展示慈善成就,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传播慈善文化,实施慈善文艺宣传工程。
   据了解,为了破解慈善养老课题,省会面向社区老百姓利用公共场所开办慈善老年大学,首批开办的153所学校开设了时政、国学、音乐、绘画、书法、养生等课程,统一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组织专业人士授课,学员免费入学。省会为每所学校捐助5万-12万元,用于购买教学设施、活动器材和师资费用。慈善老年大学以文化养老为内涵,为老年人搭建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善的平台,实施慈善文化养老工程是慈善参与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
   重视慈善文化理论研究,省会与西北大学联合组建了“慈善研究院”。九年来,研究院秉承“会校合作、学用结合,创新研究,开放服务”的方针,多途径、多领域开展慈善文化理论研究;建设了“慈善文化研究文库”;举办了60期“慈善文化大讲堂”;出版了28部研究专著;发表了近百篇慈善研究论文;每年开设十个科研项目对慈善公益重大课题进行研究;编写教材,开展各类专题培训,积极推动慈善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宣讲团深入市、县宣讲《慈善法》。
   举办“一带一路国际慈善高峰论坛”,邀请了丝路沿线300多名国内外慈善公益机构的专家学者、实务精英参加,主论坛商讨重大课题,分论坛荟萃发展成果,高端对话互动交流转型探索,通过举办慈善高峰论坛为慈善实务寻求理论指导。
   《慈善法》和陕西省《实施办法》颁布实施后,省会每年举办“中华慈善日”“陕西省慈善周主题活动”,以助力脱贫为主题,推介项目、募集善款、开展各类慈善服务活动。2017年这一活动现场被中央电视台在全国直播,并连续四年在“中华慈善日”举办“助力脱贫,慈善之光”大型电视晚会,表彰“三秦善星”,展示慈善成就,推介扶贫项目,近千家爱心企业现场举牌捐赠款物累计达到19.5亿元。

  
以助力脱贫为己任
  进入脱贫攻坚主战场

   目前,省慈善协会已建立了企业捐赠、社会众筹、对外合作、冠名基金、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援助、政府购买服务六大募集平台拓展扶贫募集渠道。每年企业捐赠款物2亿元左右、爱心人士捐赠数千万元、对外合作数千万元、设立冠名基金91支、承接政府购买服务5500万元、援引中华慈善总会药品1.3亿元。近几年,慈善募集大幅增长,2017年达到5.23亿元,2018年达到6.97亿元,2019年实现7.2亿元。
   梳理整合传统慈善救助,以项目为载体,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对象,以贫困人口最迫切的需求为目标,策划、实施精准扶贫项目,近几年,先后有10多个项目荣获民政部和省政府“慈善项目奖”。
   在设施扶贫方面,投入5.1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慈安桥4892座,打机井1091眼,建水窖5510口,解决了330万贫困人口渡河困难和饮水问题;在健康扶贫方面,组建医疗、药品器械、志愿者三大联盟,募集资金、医药器械价值3.66亿元实施慈善助医项目;承接省民政厅25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救急难”项目;援引中华慈善总会药品26.97亿元,为15240名贫困患者发放药品;
   在教育扶贫方面,投入3亿余元实施扶智助学项目,帮助15.93万余名大中小学生完成学业,并承接恒大集团10亿元善款在56个贫困县建设中小学校;在产业扶贫方面,与省扶贫办合作线下募设9064万元“扶贫基金”助力脱贫;“脱贫激励计划”项目募集2308万元激励2.3万户贫困户发展生产;在旬邑县资助31个贫困户建起了“扶贫苹果园”;与省工商联合作实施“万企帮万村”项目,帮扶93个贫困村,11983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在社会扶贫方面,投入2.34亿元实施春节、“六一”、“九九重阳”三节救助项目,救助贫困家庭、儿童、老人161万户(人),募集善款6248万元关爱企业困难职工、老知青、抗战老兵,募集善款3500万元用于省内救灾;在助残扶贫方面,投入8500万元,为2万余例肢残患者施行了肢体矫正手术,并提供适配器具和技能培训;在助老扶贫方面,投入8600万元实施“安老扶孤”项目,对80岁以上的贫困老人实施一元关爱(一元洗衣、一元理发、一元就餐、一元乘车);投入1860万元实施扶贫养老项目,捐建96个扶贫养老中心;在凤栖山墓地推出5000个福位安葬贫困逝者;在关爱儿童方面,投入4661万元实施525个关爱贫困儿童项目,关爱农村留守儿童11.6万名;在关爱退役军人方面,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合作募设了7200万元“关爱基金”,帮扶贫困退役军人;在信托扶贫方面,动员省上44家金融企业捐资500万元建立信托扶贫基金,撬动扶贫信贷规模5000万元,为全省近千个贫困户脱贫项目提供信贷抵押。
   据统计,目前全省在扶贫网注册用户已达到485万人,入网注册用户占全省总人口13%;贫困户发布需求52万件,有效对接需求48.6万件,帮扶对接成功率达到93.5%,在全国名列前茅。联动多个互联网公益平台众筹7948万元,线下募集“扶贫基金”9212万元,线下网上募集善款17160万元,帮扶贫困人口127.6万人次。慈善法颁布实施后,省会每年联合市、县慈善会和扶贫部门在中华慈善日前后开展“迎9·5献爱心慈善扶贫募集联合大行动”,四年来大行动累计募集款物价值29.5亿元。

  
以互联网为驱动
  打造数字慈善新业态

   2016年以来,省慈善协会先后入驻腾讯、轻松筹、支付宝、美团公益多个全国性网络众筹平台,策划公众乐于参与的众筹项目。每年在腾讯9·9公益日活动中,联合全省慈善组织和扶贫部门、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三个主体共同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把公益众筹与包村扶贫紧密结合,动员包村扶贫单位从脱贫需求出发,发起网上众筹项目,省会募集善款给予1:0.5的配捐,激发了包村扶贫单位干部职工网上捐赠的积极性。今年9·9公益日,省会发起项目726个,省内外120万爱心网民参与捐赠,三天网上筹款11921万元,全年网上筹款17328万元。其中“爱心超市扶志”、“脱贫激励计划”、“扶智助学”三个项目筹款均达到了1500万元左右。助建扶贫爱心超市2053个;从而激励贫困户发展生产16488户;资助贫困学生8451名。
   据介绍,四年来,省会联合市、县在网上推介筹款项目2254个,1200万人次参与捐赠,网络筹款2.65亿元。目前,省慈善协会网络筹款已建立了常态化机制,网络慈善由过去单一的9·9公益日短促突击转入了常态化开展。2019年1-11月份,平均每天筹款52.3万元,荣获中、省网信办“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奖”。

  
以创建慈善社村为载体
  激发大众慈善新动能

   从2016年开始,陕西实施创建慈善社区(村)项目,慈善社村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宗旨,以传播慈善文化为主线,以实施文化养老为重点。积极推进慈善组织向基层延伸,设立社区(村)慈善工作站;以乡情为纽带,线下网上筹集慈善基金扶贫济困;创办慈善老年学校,实施文化养老项目;建立村民慈善公约,推进社区(村)精神文明建设;成立社区(村)慈善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慈善义工服务。
   据了解,目前首批创建的156个慈善社区、村已投入运行,线下、网上募筹社村慈善基金近2000万元。这一创建活动将慈善的根扎到了社会最基层的组织,改变了以往农村、社区单纯依靠政府救助和外界捐赠的扶贫模式,激发了民众互助的活力,是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是倡导互爱互助,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是互联网+慈善的创新之举。

  
以宣传为动力
  开发慈善公益生产力

   传统慈善是少数企业、人士爱心捐赠的精英慈善,如何焕发全社会的慈善热情与活力,推动大众慈善发展?2015年,省慈善协会印发文件,做出了募集宣传、项目宣传、网络宣传、全员宣传的安排部署,对会员单位的慈善宣传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倡导全省慈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实施“四个一”慈善宣传工程:即每人每天点击一次慈善网站、发布一条慈善信息、转发一条慈善微信、发展一个慈善粉丝。构建顶层设计宣传格局。
   建立四级联动宣传机制,省会设立宣传部、网络信息部,市、县设宣信部,乡镇设慈善信息员;省会官网升级改版,市、县新建网站,逐级建立慈善工作微信群。并建立激励机制,对会员单位慈善宣传量化标准、积分考核,每年评选表彰先进单位、个人和突出贡献媒体;每年举办宣传信息员培训班,评选优秀稿件予以表彰奖励。
   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宣传慈善公益,构建融媒体宣传矩阵。在省广播电视台开办《慈善扶贫在行动》电视栏目,黄金时段播出;在《慈善公益报》开办“陕西之窗”;在省政协《各界导报》开办慈善周刊(专版);在华商报开办《慈善公益》栏目;与新媒体大型网站合作开办慈善频道,运用微视频、微访谈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慈善公益;省会创办《善天下》杂志,刊发《陕慈快讯》,官网每天更新信息、推广经验、指导工作。
   据了解,近年来集中开展的“爱心企业”“三秦善星”“9·5募集”“9·9众筹”“慈善扶贫”“品牌项目”“亮点工作”七大宣传“战役”,每个“战役”组织自办媒体和合作媒体深度采访,在主要媒体集中报道,刊发系列报道或长篇通讯,不断地激发社会慈善热情与活力。

  
探索实业发展
  提高慈善组织造血功能

   省慈善协会成立慈善发展与国际交流中心,建设年分拣处理2500吨废旧衣物生产线,放置“爱为宝”回收箱5121个,回收衣物9606吨,经消毒处理的可用衣物发放到贫困群众手中。联合陕旅集团筹建“慈善总医院”,争取财政资金建设“儿童科学馆”;联合中华慈善总会、爱心企业筹建“中华社区慈善园”。 华商报记者 王强

  
结语
   多年来,陕西省慈善协会荣获民政部“全国先进民间组织”称号;连续被省民政厅评为5A级社会组织;荣获民政部“中华慈善项目奖”“中国慈善组织透明奖”,“中华慈善突出贡献组织奖”;获得“省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四星级社会党组织”等多项荣誉,募集款物超50亿元,实施项目1.4万多个,帮扶贫困人口逾千万人次,已成为陕西省社会扶贫力量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