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0年01月11日] -- 华商报 -- 版次:[A1]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黄旭华院士曾庆存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致敬

陕西成绩
   我省2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85岁曾庆存
   勇攀气象科学之巅 他让天气预报越来越精准
  94岁黄旭华
   我国核潜艇研制工程先驱 深藏功名三十载
  

   中共中央、国务院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韩正主持大会。
   上午10时30分,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颁发奖章、证书,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并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座。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两位最高奖获得者一道,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发证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主持大会时说,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是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的精神特质。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获奖者为榜样,坚定创新信心和决心,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黄旭华、曾庆存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
   奖励大会开始前,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丁薛祥、许其亮、陈希、黄坤明、蔡达峰、肖捷、何立峰出席大会。

  
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黄旭华院士和曾庆存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6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2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160项;
   授予10名外籍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800万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2004年和2015年出现空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奖章和800万元奖金。

  
我省2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9年,国家共授予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共296项。我省2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我省获奖的28项重大科技成果中,通用项目有20项(主持完成10项,参与完成10项),专用项目有8项(主持完成6项,参与完成2项)。
   与上年度比较,我省今年主持完成的通用项目较上年度增加2项,居全国第6位(其中,自然奖1项、发明奖3项、进步奖6项,分别居全国第5、4、6位);获得表彰的8项专用项目在专用项目授奖总数中的占比达到14.04%。
   我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突破一批重大技术发明。着眼解决和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主持完成的3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二是产学研融合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聚焦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在14项通用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中,我省主持完成6项,分别在动力电气、农业、航空航天、工程建设、文物保护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曹锋教授等完成的“跨临界CO热泵的并行复合循环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辉教授等完成的“优质早熟抗寒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西农979的选育与应用”、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韩霁昌研究员等完成的“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王彬文研究员等完成的“大型飞机研制强度关键技术及应用”、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长大深埋挤压性围岩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牵头完成的“考古现场脆弱性文物临时固型提取及其保护技术”。
   三是我省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质量再创新高。我省参与完成的通用项目10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随着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深入实施,我省科技奖励工作以“提质控量”为原则,在多个领域取得可喜成绩,获奖科技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仍位居全国前列,进一步彰显了陕西力量,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实现追赶超越提供有力支撑。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94岁黄旭华:
  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

  
接绝密任务 30年没回家
   国家的分量,在一个人心中能有多重?
   重到可以为之远离家乡、荒岛求索,深藏功名三十载;重到从一穷二白中“头拱地、脚朝天,也要把核潜艇搞出来”;重到年过九旬仍不甘退休,誓要再干好多年……
   10日,黄旭华,这位共和国的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了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章。
   “共和国勋章”、全国道德模范……功勋卓著的光环之下,黄旭华百感交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这是我们自己干出来的。
   黄旭华的人生,就像深海中的核潜艇,“深潜”一辈子,无声,却有无穷的力量。

  三十年没有回过家
  家人不知道他在外做什么

   1926年,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的一个小镇,小学毕业时,全面抗战拉开了序幕。黄旭华在炮火和动荡中走过了他的少年和青年。黄旭华,以造船系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国立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
   1958年,中国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一批人挑起开拓我国核潜艇的重任,黄旭华是其中之一。
   1965年,核潜艇研制工作全面启动,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在辽宁葫芦岛成立,黄旭华开始了“荒岛求索”的人生。接下这份绝密任务后,黄旭华三十年没有回过家,家人不知道他在外做什么,父亲直到去世也未能再见他一面。黄旭华及其同事们荒岛求索,在世界核潜艇史上写下光辉篇章——上马三年后开工、开工两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编入海军进入战斗序列。
   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辽阔海疆从此有了护卫国土的“水下移动长城”。

  用算盘和计算尺算出了首艘核潜艇几万个数据

   “那时候严格地说是不具备研制核潜艇的条件的。我们没有人见过核潜艇,大部分人没出过国,都是‘土包子’。”黄旭华说,没有条件也要干!
   用“土”办法解决尖端技术问题:没有现成的图纸和模型,就一边设计、一边施工,白天黑夜加班加点;没有计算机,就用算盘和计算尺,算出了首艘核潜艇几万个数据;为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和稳性,边角余料都要过磅称重……
   为从零零碎碎、真假难辨的资料中拼凑有用信息,他们用“放大镜”搜索相关资料,用“显微镜”审视相关内容,用“照妖镜”分辨真假虚实。就这样,黄旭华和同事们突破了核潜艇中最为关键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艇体结构、发射装置等技术。
   我国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潜到水下数百米深,一块扑克牌大小的钢板,深潜后承受的外压是1吨多。艇体但凡有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不严,都可能面临艇毁人亡的结局。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艇上人唱起了《血染的风采》,一时间气氛凝重而悲壮。
   这位总设计师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他当即决定,亲自随艇下潜!
   “艇的结构设计和数据测试都是安全的,我很有信心,也请大家放心;万一有情况,我同大家一起处理。”黄旭华说。
   10米、100米、200米……海水挤压着艇体,舱内不时发出“咔嗒、咔嗒”的巨大声响,每一秒都惊心动魄。只见黄旭华,全程沉着冷静、全神贯注地记录和测量着各种数据。
   成功了!核潜艇稳稳地潜到了极限深度。当核潜艇浮出水面时,现场的人群沸腾了。此时黄旭华终于藏不住激动的心情,欣然题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思考技术问题太入迷
  出门竟没发现左右脚的鞋穿反了

   为了工作上的保密,黄旭华整整“深潜”了30年没有回家。离家研制核潜艇时刚三十出头,等到回家见到亲人时,他已是六十多岁的白发老人了。
   在夫人李世英看来,黄旭华好像永远没有歇一歇的时候。有一回,黄旭华思考技术问题太入迷,出门时竟没发现左右脚的鞋穿反了,一路走到办公室。
   平日在家,黄旭华只顾趴在书桌前埋头科研,饭也不吃,头发长了也不管。李世英只得买了理发工具,在家为黄旭华剪头发。这一剪,就是大半辈子。
   自称是“一个不称职的儿子、不称职的丈夫、不称职的父亲”,黄旭华对家人满是愧疚。
   “我要感谢我的夫人,我要上艇深潜,她支持我;父亲去世我不能回家奔丧,她理解我……我代表所有科研人员感谢她和所有女同志!”
   自古忠孝难两全,黄旭华正是用一生诠释了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九旬高龄的黄旭华眼睛依然炯炯有神,他身上那股热情和干劲,亦如六十年前一样。

  
85岁曾庆存:
  他的“半隐式差分法”

  
让天气预报越来越精准
   在科学界,曾庆存成名很早。
   25岁破解世界级气象难题,为天气预报技术奠定基础;44岁“够格”领取国家津贴,与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同在第一档”;45岁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一辈子,他把“国家需要”挂在嘴边、放在心上。
   10日,著名大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庆存站上了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世界上首位用原始方程作数值天气预报

   点开手机,随时查看几天后的天气,如此便利精准的科技,离不开曾庆存创造的算法。
   预报能不能准点、再准点?科学家想办法把千变万化的天气变成一组方程式,输进数据,计算机就能得出结果——现在通行的“数值天气预报”由此而来。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曾庆存从北京大学被选派到苏联留学。他的导师、国际著名气象学家基别尔把这道难题抛给年仅25岁的曾庆存,作为他的博士论文。曾庆存从分析大气运动规律的本质入手,提出了“半隐式差分法”,是世界上首个用原始方程直接进行实际天气预报的方法,并随即被用于天气预报业务。
   他的算法至今仍是世界数值天气预报核心技术的基础。在数值天气预报的基础上,曾庆存又在卫星大气红外遥感、跨季度气候预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地球系统模式等领域都相继形成了开创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2016年,81岁的曾庆存荣获全球气象界最高荣誉——国际气象组织奖。

  改学气象学
  走出一条中国式科研道路

   1935年,曾庆存生于广东省阳江市一个贫苦农家。
   1952年,曾庆存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急需气象科学人才,曾庆存二话不说,服从国家需要学习气象学。
   1961年,曾庆存在苏联科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后回国,写下一首《自励》诗:“温室栽培二十年,雄心初立志驱前。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
   1970年,国家决定研制自己的气象卫星,曾庆存被调任作为卫星气象总体组技术负责人。他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卫星大气红外遥感的基础理论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曾庆存挑起中科院大气所所长的大梁。9年间,在曾庆存的带领下,大气所建设了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国际知名的大气科学研究中心。
   天气能预报,气候也能吗?预测未来一年甚至几十年的气候,事关夏季洪涝、冬季雾霾、农业规划、能源布局等,涉及国计民生方方面面。曾庆存回答:能。2009年,曾庆存与其他科学家萌生了建立“地球模拟器”的想法。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于2018年在北京市怀柔科学城破土动工,预计2022年完工。该装置将为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撑。

  用“黄牛风格,赛马精神”勉励和要求自己

   初识曾庆存的人,可能觉得他不苟言笑,深入了解了,就发现他才情横溢、总能冒出些“金句”。
   他做学问,也写诗。“不追求华丽,平淡有意境。”有人评价,人如其诗。
   他时常用一句话勉励和要求自己:为人民服务,为真理献身,凭黄牛风格,具赛马精神。“平常像老黄牛一样踏实科研、好好积累,当国家和人民用你的时候,就像赛马一样向前冲。”
   1979年,他不顾身体伤病,躬在仅有几平方米的蜗居里,完成了《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第一卷。国际同行评价:是“气象学理论化极重要的篇章”和“构筑气象力学必不可少的学术基础”。
   学术认真、工作拼命,是学生们对他的一致印象。
   2017年春节,年过八旬的曾庆存窝在家里埋头推导大气污染优化控制理论。从大年初一到初七,撰写了数十页手稿,为中央要求环保执法禁止“一刀切”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事赵思雄笑称曾庆存总是“鞋儿破,帽儿破”。“夏天在中关村,如果见到一个戴破草帽的老头,十有八九就是他。”赵思雄说。
   回顾自己的科研成绩,曾庆存一如既往谦逊:“我曾立志攀登科学的‘珠峰’,但我并没有到山顶,大概在海拔8600米的地方建了个营地,供后来者继续攀登。”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一代往前走,科学哪有到顶的时候?”曾庆存说。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央视 新华社记者 熊琦 李学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