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9年12月11日] -- 华商报 -- 版次:[B4]
11月全国CPI破“4”

创近8年新高

1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5%,创下近94个月新高;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4%,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
  猪肉价格推涨CPI
  环比涨幅出现回落

   从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CPI数据看,猪肉价格涨幅最大。虽然供应紧张状况有所缓解,环比涨幅回落了16.3个百分点,但同比涨幅仍达到110.2%。此外,受消费旺季及替代需求影响,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环比有所上涨,同比涨幅在11.8%-25.7%。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1月份物价涨幅主要是受到新涨价影响,当月4.5%的同比涨幅中,全部来自新涨价因素影响,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
   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400个县定点监测,11月生猪存栏环比增长2%,是去年11月份以来首次回升。其中,东北、西北、黄淮海、华东、华南等地区生猪生产恢复较快。
   生猪价格预警分析师冯永辉表示,今年的猪肉供需矛盾主要受存栏量下滑所致。近期由于南方地区对猪肉消费转旺,进一步推动了猪价上涨。尽管生猪存栏开始探底回升,但生猪自然生长需要半年左右,加上元旦春节消费旺季将至,猪肉供应仍需被关注。
   肉类价格面临高位运行压力,但因苹果、柑橘和梨等水果大量上市,鲜果价格下降3.0%;此外,水产品供应充裕,价格下降0.5%。

  CPI破“4”或为暂时性
  可持续性不强

   上一次CPI同比涨幅“破4”是在2012年1月。因此,11月份CPI同比升破4%,创下了近94个月新高。但需要注意的是,本轮CPI上升主要来自猪肉等价格超预期上涨,反映出供给端手段导致的结构性通胀,将至剔除以后,物价总体波动并不明显。
   华商报记者发现,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数据中,在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CPI在当月的同比涨幅为1.4%,相比10月份下降了0.1个百分点。
   申万宏源宏观高级分析师秦泰表示,本轮CPI上涨可持续性不强,自明年2月起伴随肉类供给缺口持续收窄、替代性需求传导弱化,CPI同比或进入回落周期,特别是明年下半年,预计肉类价格扭转为下跌,叠加今年的高基数,CPI同比有望降至2.5%以下。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近期除了食品外其他新涨价因素相对有限,整体CPI上行压力仍然处在可控范围内。结合过往经验判断,在经济稳增长的现实面前,我国货币政策仍会保持对通胀的容忍度,并聚焦于供给侧,重点在于降成本和补短板,以金融政策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稳增长。

  PPI连续五个月负增长
  降幅有所收窄

   PPI增速方面,11月份同比下降1.4%,连续五个月出现负增长。其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在统计局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12个,下降的19个,持平的9个。主要行业中,涨幅扩大的有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由涨转降的有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降幅扩大的有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表示,因稳增长处在突出位置上,逆周期调节政策将相应加码。因此,促进基建投资等相关刺激政策有望从明年初开始发力,今年四季度可能是PPI的阶段性低点,明年开始PPI同比有望逐步由负转正。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外界认为,基建可能将是接下来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发力点之一。 华商报记者 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