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9年12月01日] -- 华商报 -- 版次:[A6]
偏头痛型、土洋结合不当型、自造“斗鸡眼式”毁容型……

四川一中学发布13种禁止发型看看你当初留过没

11月29日,四川省资阳市一实验中学发布的一份禁止发型的说明引发关注。在校方发布的这份说明中,该校的禁止发型被概括为:偏头痛型(无脸见人型)、成年妇女衰老型(烫发、染发)、无钱理发流浪型等类型,并配上了手绘示意图,非常的生动形象。
  示意图中详细规定13种禁止发型

   11月29日下午,该中学一负责人回应媒体表示,网传的禁止发型总结的确出自该校,出具相关要求的目的旨在规范学生在校行为,对发型有要求但没有强制性,以教育为主。
   该中学“禁止的发型”示意图中详细规定了13种禁止的发型,除了详细的发型说明之外,均配有手绘图示意。禁止的发型包括偏头痛型(无脸见人型)、垂帘听政“阴险型”、土洋结合不当型、自造“斗鸡眼式”毁容型、成年妇女衰老型(披头散发式)、精神崩溃型等。
   官方资料显示,该学校位于四川省资阳市,2008年1月被正式批准为“四川省合格高完中”,2009年晋升为“资阳市市级示范高中”,但学校从2017年开始便停止了高中阶段的招生,目前只有三个初中年级。该负责人称,网传的相关禁止发型图示的确出自该校面向教师的工作指导手册,并非直接向学生发放。

  负责人:素材全是网上找的

   该负责人解释,为了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礼仪教育,学校政教处编排了一个文明礼仪手册,“面向学校班主任老师发放”,是给班主任老师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有一个指导性意见,同时有一个培训的蓝本。而对于手册中禁止的13种发型,她表示这是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相关规定细化而来。
   对于这本文明礼仪手册的出台过程,该负责人表示是校方从网上下载的,并非学校老师手绘,发型名称也非老师所取,直接使用了网络上的相关图示,“网传的这份手册是在今年9月培训时第一次用过,如果图片有什么不适宜的话,以后将注意。”
   该校一位老师表示,如果学生中出现了图中禁止发型,“校方首先会同家长进行沟通,进行教育,尽可能地达到要求。”不存在强制学生改变发型的问题。

  家长:对学生行为习惯管理有帮助

   对于学校出台的该项规定家长怎么看?该校一位在读学生家长向记者证实,自己最近看到过网传的图示手册,非常感谢学校老师的认真负责,“我认为老师很用心,很负责,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管理也很有帮助,读中学的孩子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很重要。” 综合上游新闻等

  
>>教师评说
  
禁令有一定道理 但重在引导
   西安市26中的刘老师说:“作为常年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我深感在多元网络时代的当下,学生管理的不易。虽然发型是个人选择,但对于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引导他们形成一个正确的审美观非常重要。此外,对于部分选择‘怪异’发型的学生来说,最好与他们平等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最后,我还想强调一点,学校公布的禁止发型图片下的配文容易引起不适,这可能也是引发热议的原因之一。”
   西安高新一中的李育民老师认为,学校规范管理,表现当代中学生精神与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学会审美,是学校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部分。但具体规定几个发型,是学校的一厢情愿,学生未必去遵守,因为这没有进行广泛调研,听取学生意见。任何管理如果不考虑对象的感受都形同虚设,不会有很好的执行力,这是教育懒政。
   发型意味着对美的追求,不可强制,只能引导,没有生活个性,也很难讲人格及创新个性。好的做法是让学生选择,什么是健康向上、阳光帅气的发型,或者搞一个类似负面清单,切不可千篇一律,在纪律与个性中找到平衡点。规定发型,缺少实践依据,不切合学生实际,学校要做的是放管服,不是关卡压。对学生要信任支持,引导帮助,不是说教、压制。
   骊山中学李晓茹老师表示,支持学校对学生发型仪表的要求。学生就应该有学生样,无规矩不成方圆。从仪容仪表做切入点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势在必行。
   西安交大韩城学校总校长刘鹏认为,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发型有所引导,甚至有所限制,也实出无奈,毕竟中小学生思想还不成熟,有的很难理解时尚美丽和哗众取宠、怪异等的区别。所以,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对其加以保护、引导符合教育规律,无可厚非。
   西工大附中的徐崇举老师认为,不少中学生将奇装异服和怪异发型视为个性,但真正的个性并非外在表现,恰是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些发型,我个人看来,就不很适合初中生,学校的禁令有一定道理,但重在引导。”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专家观点
  
发型要求可以 但不能给命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逍认为,首先,应思考为何青少年喜欢留不一样的发型。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青少年阶段,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也就是说,青少年通过自我认同和客体认同的同一性来认识自己,确认“我是谁”。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做一些特立独行的事引起别人的关注,帮助他形成角色认同。
   “在四川这所学校禁止发型的事件中,对于一位老师称‘是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表述,我认为,发型并不是学生行为,它只是学生自身形象的一种表现,并不是行为规范。”杨逍说,“尤其对于很多被家长管教过严的中学生来说,留一个自己喜欢的发型更是对自身自主权利的一种争取。对于有这种需求的孩子,可以在不违反校规的情况下,比如寒暑假期间,留一个张扬个性的发型来满足自身需要。
   而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也尽量不要给这些“怪异”的发型命名。“这种命名的方式,对于正在确立自我的中学生来说,难免会使其与命名背后的‘人格’相联系,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杨逍说,“因此,我认为,学校有发型要求可以,但不能给命名;孩子有需要,最好在个性和规则之间找到平衡点。”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网友热议
   ■星河盲龟:学校应该禁止,而且这个学校做得很有意思。
   ■一鸣心理:学生就应遵守校规,发型符合规范。当然,规定应尽量人性化,不要太简单粗暴。
   ■乃木坂之夫:这个不该管吧,抹杀个性。
   ■三思逍遥:既然必须穿校服,发型一并有要求,不奇怪。
   ■孟雨2008:除了那个“衰老”二字用得不恰当外,我觉得没大错,可推广。
   ■胖胖:标准好土啊,别要求人人都一样,尊重比审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