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9年07月05日] -- 华商报 -- 版次:[A4]

脱贫攻坚 他们这样做

延川
  迎着改革春风 种地过上好日子

   “当了一辈子农民,吃苦了,也享福了。”55岁的张凤新是延川县杨家圪坮镇稍道河村村民,谈起现在的生活,他十分高兴。
   生活中有诸多不易,张凤新从来没有放弃过。如今的张凤新,已成为稍道河村的葡萄种植大户。每年到了成熟的季节,就会有大批群众前来采摘,别人家的葡萄愁卖不出去,他愁不够卖。依靠葡萄收入,他已在县城给儿子买了楼房、小轿车,今年初他还盖了七八间平房,打算乘着乡村旅游的东风发展农家乐。
   看着村里新修的一条条硬化道路,一排排崭新的平房以及越来越多的小轿车,张凤新感慨地说:“农民的生活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华商报记者 贺秋平 图
  
>>脱贫故事
  
“牛人”贺彦兵的致富之路
   “以前种地、外出打工过了很多苦日子。现在党的政策好啊,住进了新窑洞,建起了养殖厂,养牛让我摆脱了贫困,日子更有奔头了。”延川县永坪镇贺家崖村贺彦兵一边给肥牛添料、一边说。
   年近40岁的贺彦兵从父辈起便开始养牛。2015年,贺彦兵被纳入贫困户。他为了家人过上好日子,没有放弃养牛,但是既缺技术又缺资金,让他养牛致富的梦想变得有些缥缈。
   正当贺彦兵一筹莫展时,党的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这个小村庄。2016年,贺彦兵申请了小额贴息贷款5万元,用来扩大养牛规模。帮扶干部为他联系技术员进行指导,并带他外出学习。2016年底,贺彦兵从最初的2头牛发展到现在的20头,还养了50多只鸡,人均纯收入5600元,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下一步我想继续扩大养牛规模,让村里其他人也到我这学习养牛经验,走上致富路。”贺彦兵说。 华商报记者 贺秋平 通讯员 王博 曹苗苗

  >>返乡创业典型

  
在外漂了10多年 终于回来了
   “漂了10多年了,现在回来了。”近日,在延川县大禹街道办事处马家坪村海燕农家乐院内,主人王延龙激动地说。
   41岁的王延龙在外打工10余载,干过建筑工人,开过工程车。如今,返乡创业的他忙得不亦乐乎,“生意最好的一天接待了60多人。”王延龙说。
   马家坪村位于大禹街办西北8公里处,村民收入主要以大棚、养殖、外出务工为主。2018年,延川县新东方驾校考场项目在马家坪开建,今年1月投入运营。村上以流转集体土地和村民投资入股的形式,每年村集体固定分红19万元。
   驾校考点运营后,平均每天人流量达到200余人。据该村第一书记党向锋介绍,目前,有14户村民发展民宿和农家乐产业,其中贫困户7户,户均日收入200元以上。
   “当初我们选址到马家坪村就是出于扶贫工作的考虑,就现在的效果来看,比预期好了不少。”延川县新东方驾校董事长高宏伟说。据介绍,该驾校驾照考试科目一和科目四的考场项目最近也在验收,投入使用后,人流量会明显增加,村民的收入会进一步增加。 华商报记者 贺秋平 通讯员 王博 曹苗苗

  >>优秀第一书记

  
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冯廷武是延安市城区改造指挥部办公室规划用地科科长,从2017年9月份担任延川县乾坤湾镇龙耳则村第一书记。从进村的第一天起,他和百姓打成一片,寻找村子发展思路,找准制约瓶颈,充分利用从事城区改造规划工作的特长,作规划、跑项目、争资金,扑下身子,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龙耳则村位于黄河岸边,沿黄公路穿村而过。经常有自驾游和背包客在村子中停留住宿。“办农家乐,吃旅游饭,赚游客钱。”冯廷武找到了灵感,并着手开始规划。
   村民吕世斌在外打拼了21年,年初从海南回来看望生病的父亲,看了村里发展规划后决定留下来。他拿出20多万元,维修了窑洞,硬化了院落,种起了菜园,“吃、住”一体的农家小院已初见规模。
   为搞好环境卫生,冯廷武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并挨家挨户走访,不断向村民灌输爱卫生、讲文明、除陋习理念。
   为了改善村里的出行条件,冯廷武向上级争取协调落实通村公路配套资金200余万元,完成马家塬、龙耳则村入户路铺砖和村主干道硬化,并对道路两旁进行了绿化美化。
   “再过几个月,等规划全部实现,村民会更富,村子会更美。”冯廷武自信地说。 华商报记者 贺秋平 通讯员 王博 曹苗苗

  
延川县委书记张永祥:
  
构建大扶贫格局 凝聚发展强大合力
   延川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2014年底,全县共有贫困人口9877户29143人,贫困发生率为19.7%,其中超过1/3为因病(残)致贫,脱贫任务艰巨。
   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延川县先后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设立脱贫攻坚指挥部,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构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在具体工作中,延川县将精锐力量选派到脱贫攻坚一线,将新增财力、财政涉农资金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先后落实帮扶单位253个干部2861名,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近30亿元,实现了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众产业全覆盖。如今,延川县的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19.7%下降到现在的1.06%。
   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夯实帮扶工作责任,持续推进以“枣果棚畜药”为重点的产业体系建设,狠抓就业创业工作;不断优化教育、健康、兜底保障等政策机制供给;全力推进问题整改,不断提升风险防范水平。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构架更趋完善,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华商报记者 贺秋平 通讯员 王博 曹苗苗

  
宜川
  “政策这么好 只要努力就不担心日子过不好”

   55岁的张玉成是宜川县丹州街道办王湾村村民,也曾是一名贫困户。以前,张玉成一家四口人居住在一孔岌岌可危的土窑洞里,两个女儿因为早早辍学外出打工。
   张玉成的生活迎来新变化,是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之后,他们一家通过移民搬迁,花了1万元就住进了崭新宽敞的平房里,通过种植大棚生活也富裕起来。去年开始,张玉成又利用废弃的土窑洞养起了牛。“现在的政策这么好,只要你努力,就不担心日子过不好。”本该享天伦之乐,张玉成和妻子也不愿停下来,还要继续努力为自己攒养老钱。 华商报记者 贺秋平

  >>脱贫故事

  
只要肯干 就不怕脱不了贫
   三年前,李军学还是宜川县秋林镇鹿川社区太平行政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如今,他不仅脱了贫,还带动村里其他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他说,只要肯干,就不怕脱不了贫。
   以前,李学军在县城靠打零工为生,长期劳累过度让他落下了腰肌劳损的病根,不能干重活。
   2014年,当地政府将他家列为贫困户,对其结对帮扶。李军学有养羊的想法,政府帮助他申请了3万元扶贫贴息贷款,新建了羊圈,购买了150只羊。2016年末,李军学的羊繁殖到280多只,收入达7万多元,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2015年,在包扶干部赵鹏娟的帮助下,李军学申请到了农村危房改造款,并贷到了5万元的贴息款,建起了三间平房,实现了“安居梦”。
   现年28岁的连明星,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也是一名智力残障人士。李军学和村队部商量,让连明星到他家帮忙放羊,管吃管住,并每年给他两个智力障碍的哥哥3000元生活费。李军学说:“当初政府帮我脱了贫,如今我理应帮村里贫困户一把。”
   现在,李军学不仅养羊、养中蜂、务苹果,还承包了村里十余亩闲置土地,准备种植连翘。同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的贫困户早日走上致富路。 华商报记者 贺秋平

  >>返乡创业典型

  
“土专家”带领乡亲们种蘑菇致富
   “我个人富了不算富,乡亲们全都致富才能真幸福。”48岁的张新建是宜川县有名的蘑菇种植大户,种植蘑菇已有21年。他在生活富裕的同时,他还带领村民种植蘑菇脱贫致富。
   早在1998年,张新建就在宜川县城碑子渠3孔窑洞内种植蘑菇,后来发展到6孔窑洞。2005年,他回到村子重新选地址,发展平菇种植。他先后到四川绵阳、甘肃庆阳等地系统学习蘑菇的种植技术,成为当地蘑菇种植的“土专家”。2017年,张新建承包了10亩土地,投资50万元,在改造原来7棚的基础上,再增加14棚高标准钢架大棚,用于羊肚子菌种植。
   张新建说:“只要周围乡邻和贫困户来学习蘑菇的种植技术,我都会尽力指导他们。”在他的带领下,先后有5户农民靠种植蘑菇走上了致富路。
   2017年底,张新建响应乡政府号召,和22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将政府提供给贫困户的22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作为公司入股股金,每年向贫困户分红。
   谈起今后的打算,张新建憨厚地笑着说:“我个人富了不算富,乡亲们全都致富才能真幸福。我要带领大家共同发展食用菌产业,扶持他们走上致富路。” 华商报记者 贺秋平

  >>优秀第一书记

  
为群众留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作为第一书记,驻村不仅是人驻,心更要驻。”这是吴昊泽一直藏在心底的一句话,更是他开展驻村工作的“座右铭”。
   作为宜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派驻到壶口镇昝家山行政村任职的第一书记,他带领村民成功走出一条“党支部+合作社+扶贫户”的旅游扶贫路径。
   通过走访调研,吴昊泽发现,昝家山村可以依靠离壶口瀑布景区近的优势发展旅游服务业。经过与村“两委”班子商讨后,初步形成“党支部+旅游”的发展理念,并通过发展住宿、餐饮、服务等,为群众寻找增收致富门路。目前,昝家山村有32户群众开办了家庭旅馆,12户开设了农家乐。另外,还有30户群众将房屋租赁,开展购物、娱乐等三产服务,带动当地群众就业65人。此外,昝家山还成立了黄瀑人家合作社、壶口古镇风情园合作社和园隆果业合作社,村民和贫困户以土地、房屋、劳动力入股,修建了停车场,还有门面房。每年这一项收入能达到16万元,平均每人有3000元以上收入。
   这一系列举措改变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环境,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素质。“抓党建才是促脱贫的正确方式,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们要为昝家山群众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吴昊泽说。 华商报记者 贺秋平

  
宜川县委书记左怀理:
  
始终保持奋斗姿态 决胜宜川全面小康
   “老百姓圆了脱贫致富梦,也是我们的幸福事。”谈到宜川县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时,宜川县委书记左怀理颇有感慨地说。
   脱贫攻坚以来,宜川全县47个贫困村,每个村子左怀理至少去过8次以上,贫困村的致贫原因,贫困户的家庭状况,村里的致富能人……这些他都烂熟于心。宜川县精准施策,合力攻坚,4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14.03%下降至0.58%,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脱贫摘帽以后,面临的是更加艰巨的巩固任务。“我们要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保持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交上一份全县人民满意的答卷。”左怀理说。 华商报记者 贺秋平

  
绥德
  “绥德好人”为脱贫树立社会价值风向标

   2017年,绥德县设立了“李润芳300万元公民道德建设基金”,用于表彰奖励在该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道德模范和“绥德好人”。“绥德好人”推荐评选活动开展以来,190多人被推荐,118人受到表彰奖励。
   在“绥德好人”评选活动示范带动下,各镇也相继开展了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共有860多人被评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为脱贫树立了社会价值风向标,激发了群众向先进看齐的意识。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脱贫故事

  
残疾的他靠编织手工艺品脱贫
   5岁时,一场车祸导致他肚脐以下瘫痪,但是他靠着双手学会了编织手工艺品,学会了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并且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妇女、残疾人一起赚钱。他就是绥德县石家湾镇沙滩坪村贫困户折明明。
   折明明天生心灵手巧,学会了编织手工艺品,学会了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他通过网上看资料、找方法、学技巧,制作出了一些诸如纸盒、挎包、台灯、笔筒等精致、实用的手工艺编织品,放在家里,当作爱好。
   2017年后半年开始,在驻村第一书记刘新国的鼓励下,折明明开始把编织手工艺品当作事业来做,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钱,并注册成立了绥德县晨星民间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免费教授手工艺品编织技术,培训和带领更多人走上靠技术脱贫致富之路。
   2018年9月份,折明明向沙滩坪村委会递交了主动脱贫申请书,他说:“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帮助了我、改变了我,我由衷地感到温暖和幸福。我郑重申请主动脱贫,不拖扶贫的后腿。”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返乡创业典型

  
誓叫穷山沟变成“希望的田野”
   “乡亲们不脱贫我不甘心。”绥德四十里铺镇高家沟村,在村主任高鹏程带领下,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走出了一条“土地流转+村民入股+共建合作+产业致富”的脱贫新路子。
   现年43岁的高鹏程,为了生计,十几岁便出门打工,独自一人开启了艰辛的创业之路。通过多年的打拼,高鹏程在榆林地区的建筑行业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当选为榆林市人大代表和绥德县人大代表。
   2015年,高鹏程决定回村竞选村委会主任并成功当选,许多朋友和亲戚表示不解。面对大家的疑惑,他解释说:“我当村主任,我只是想为家乡父老脱贫致富尽一点绵薄之力,努力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让我们高家沟村早日建成小康村。”
   近年来,高家沟村修建了宽5米、长7.5公里的通村公路,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村里还新建了520平方米、2层12间村委会及村民办事大厅,以及520平方米的老年幸福苑一座,并安装了运动健身器材。2019年硬化改造了村文化广场。
   高鹏程用自己的行动换来了威信,立住了人心,在高家沟村,有事“找小程”成了群众的口头禅。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优秀第一书记

  
让村民既当股东又当员工 年底还分红
   帮助村民销售小米、鼓励残疾人进行电商创业、给贫困户争取工作……正是在榆林市市委组织部派驻到村里的第一书记刘江带领下,绥德县义合镇西直沟村民既当股东又当员工,而且年底还能分红。
   2018年4月,刘江来到西直沟村开展扶贫工作。贫困户王宏运因患肺气肿无固定收入,刘江为他争取来一份保洁员工作;贫困户常志江家里小米滞销,刘江联系朋友帮他销售小米;贫困户刘瑜由于从小患有血友病,刘江积极与县残联对接,鼓励他进行电商创业……
   绥德县争取陕钢集团龙钢公司在村里投资发展养羊场和手工粉条加工厂,刘江又向乡镇争取了菌类种植大棚产业项目,并注册成立了绥德县龙西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以村集体经济为主导,群众自愿入股的股份制经济模式。
   合作社养羊、销售粉条、种植菌类大棚……2018年9月底,合作社迎来了第一次分红,当看着47户贫困户手里拿到的2000元时,刘江感受到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成就感。
   村里一件件问题得到解决,刘江渐渐融入西直沟村。乡亲们接纳了刘江,也让刘江真正懂得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绥德县委书记李永奇:
  
产业扶贫作支撑 确保脱贫不返贫
   绥德县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全局,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动员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摘帽攻坚战。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奋斗,绥德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三年多来,绥德县累计投入资金3.97亿元,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3%,电力入户率达到100%,农户安全住房率达到99.9%,339个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比例达到100%,贫困村卫生室覆盖率100%,农村发展基础全面夯实。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有效解决了“脏乱差”问题;围绕“五提倡、五反对”,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营造了共建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的浓厚氛围。
   2017年以来,共安排产业扶贫资金5.94亿元,山地苹果、小杂粮、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效益明显,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光伏发电等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产业扶贫覆盖贫困户12438户31787人。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8240元增长到2018年的10021元,增长21.6%。
   李永奇表示,全县共选派131名第一书记、229名驻村工作队队员、5752名帮扶干部,实现了帮扶全覆盖。在105个贫困村组建临时党支部和脱贫攻坚队,实现党建和扶贫工作互相促进、融合发展。创建省市五星级党组织34个,选任270名生产大户、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米脂
  赴陕支教教师遍访学生家庭近百次

   戴生明是苏陕扶贫协作高邮市派驻米脂的一名支教老师,虽年近花甲,但他不忘老区扶贫事业。
   初至米脂,他发现这里的孩子基础比较差,家长对读书不够重视。戴老师骑着自行车到学生家里访问,山路崎岖,他没少走冤枉路。他在学期总结中说:“我一共家访过34名学生家长近百次,最远一次是骑车到距离学校15公里的镇川……”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脱贫故事

  
“套餐”扶持 贫困户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柴占利是米脂县沙家店镇阳坬村一户贫困户,在政府“套餐”扶持政策下,他大胆尝试,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2017年之前,柴占利一直在榆阳区镇川镇靠打零工为业,生活没有起色。2017年,他返回阳坬村谋求生路,但老家窑洞年久失修,已经成为危房。村上扶贫对象核实,将他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家3口人,致贫原因是缺技术,且妻子患慢性病,儿子上大学。
   为了改变家庭现状,柴占利决定发展养鸡业。在村上帮扶下,他先后向村扶贫互助协会贷款2万元,向镇农商银行借贷小额扶贫贷款5万元,又向亲戚筹措了一部分资金,建起了养鸡场。柴占利养鸡肯钻研技术,加上镇上防疫指导做得好,头一批蛋鸡顺利产蛋。如今柴占利的养鸡场存栏蛋鸡5000多只。
   在精准帮扶下,柴占利家实施了危房改造,妻子享受了慢病签约及健康扶贫其他政策,儿子柴彦东在教育扶贫政策支持下,顺利毕业,和北京一家软件公司签订就业协议。
   2018年秋,柴占利主动申请脱贫,他常说:“没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就没有现在的好生活;我不仅要光荣退出贫困户,还要走上致富路。”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返乡创业典型

  
青年心存鸿鹄志 返乡创业富家乡
   30岁的张雄彪自幼坚信“知识改变命运”,200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张雄彪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的号召,基于家乡农产品“没销路卖不出去”的现实困境,放弃大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决心深耕家乡热土,以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为创业初心,以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绿色的农特产品为创业使命,以将企业做大做强并带领家乡脱贫致富为宏伟目标,带领22名返乡大学生于2016年2月成立了陕西青创联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在张雄彪的带领下,公司规范经营,短短三年时间,拥有20多个网络店铺与渠道平台,京东、天猫销售已在全国名列前茅,建立了大数据平台,打造出了公司自有品牌——桃花峁,拓展了2万余亩小米种植基地。他始终以“根植故乡、富足老乡”为己任,运筹帷幄、积极创新,主动探索出“订单农业”“电商+扶贫+残疾人”“电商+保险+残疾人”等帮扶模式,截至目前,为贫困户带来直接经济收入上千万元,受益贫困户3000多户,6000多人。
   张雄彪经常勉励员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是一项有起点而无终点的良心工程,我们应始终坚持不变的创业初心,凝聚强大的团队力量,做更多利于农民富足、利于家乡发展的好事与大事。”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优秀第一书记

  
产业扶贫让贫困山村蜕变
   2017年6月,朱兆飞担任米脂县杨家沟村第一书记。两年来,他扑下身子扶贫,以全村脱贫致富为目标,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实现了整村推进、不落一人,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朱兆飞坚持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确立了要脱贫就要发展产业的总体思路,即“红色旅游+黑色养殖”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采取“村集体+贫困户+非贫困户”模式,率先以“三变”模式成立了米脂县第一个集体管控的养殖合作社。2018年7月17日,养殖专业合作社举行了第一次分红大会,每股收益2000元,村集体二次分红人均500元。
   朱兆飞驻村后,以生态宜居着手,积极筹措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策划2018年“陕北榆林过大年”等民俗活动,日接待游客万余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通过农产品销售、参与演出等实现增收,全面提高了杨家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据了解,朱兆飞在600多天的驻村期间,完成了30余万字的扶贫日志,记录了每一天的点点滴滴。目前,杨家沟村已实现贫困村退出,12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米脂县委书记王国忠:
  
实现全面小康才是最终目的
   米脂县委书记王国忠回顾这几年脱贫攻坚工作,颇有感慨。他认为产业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根本,只有产业兴旺,脱贫才有底气。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米脂小米、山地苹果、电商、光伏”这四大产业凸显优势。
   目前,米脂县山地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人均1亩,挂果面积7万亩,产值达到4.2亿元;米脂小米是国家“一县一品”品牌农产品,2018年以来在电商平台销售稳居全国前列;光伏方面,全县建成单村电站和联村电站共20个,已全部并网发电,可以让87个贫困村5800户建档立卡户每年获得稳定收益。
   王国忠表示,干部在全县整个脱贫攻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了这场“硬仗”能够打赢、打好。“在攻坚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较完善的7个制度体系,即目标体系、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动员体系、管理体系、监督体系。”
   脱贫不是最终目标,实现全面小康才是最终目的。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产业就业、扶志扶智的“两推进”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的“三提升”开展工作,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确保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小康。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吴堡
  “我有手,能做事,要自己养活自己”

   今年31岁的白生龙是吴堡县宋家川街道后庙山村人,他的父亲体弱多病,母亲和哥哥均有智障,生活举步维艰。白生龙患有先天性高度近视(3000多度)和肌无力,他的“学历”只有幼儿园水平。
   而现在,白生龙可以写出大多数的常见字,改编创作《真假美猴王》《新水浒传人物全图》等数十本故事绘本,以及数百幅有关吴堡民俗风情、十二生肖的绘画和剪纸作品等。
   “我有手,能做事,要自己养活自己!”白生龙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他在驻村干部的介绍下,被聘为离家不远的吴堡发航木梳工艺品有限公司工人,厂里管吃管住,收入可观。如今,凭着一双巧手,白生龙走出了脱贫致富路。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通讯员 辛亚娥

  >>脱贫故事

  
盲人按摩师用双手按出脱贫路
   57岁的冯志全是吴堡县寇家塬镇田家塬村人,是个地地道道的“受苦汉”。不幸的是,在他33岁那年视网膜脱落,几经医治未果……“我当时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冯志全说,失明后的十年间,他全凭亲戚和兄弟姐妹们的帮助过日子。
   2015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来,冯志全被纳入贫困户,村干部帮他联系口碑好的盲人按摩店打工。
   学按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冯志全常常因为大拇指用力过度而肿胀变形,肘部也常被磨出血泡,但冯志全坚持了下来。2017年,冯志全女儿大学毕业后入职西安一家外贸公司,儿子在浙江打工。冯志全主动申请脱贫,站上了2017年度吴堡县自强脱贫模范的领奖台。
   今年初,冯志全和朋友一起在神木市合伙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凭着高超娴熟的按摩技术,加之顾客的口口相传,店里回头客越来越多。
   “脱贫不能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觉,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难的日子都能熬出头。”如今,这句话成了冯志全的口头禅。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通讯员 辛亚娥

  >>返乡创业典型

  
“酱人”返乡 用传统味道酿出脱贫新路
   在吴堡县辛家沟镇尚家坪村,半数以上农户都会制酱,但多为自家食用。2017年10月,扶贫干部了解到村里有老黑酱制作的传统工艺后,带领镇、村主要负责人及部分贫困户外出“取经”,鼓励乡亲们重拾祖传技艺。
   村民尚树军家的制酱技艺也是祖辈传下来的,但压根没想过发“酱财”。他十几年来一直靠在外经营小饭馆艰难维持生计,成了贫困户。返乡做酱一年多来,他不仅摘下穷帽,还挣下了致富能手的名号。
   如今,尚家坪村成立了老黑酱生产基地,以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带动80户163名村民参与原料种植与黑酱制作,尚树军当起免费顾问,为村民们传授制酱经验。他的心中有个美好愿望,希望这种特色美食实现标准化生产,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走上更多人的餐桌。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通讯员 辛亚娥

  >>优秀第一书记

  
“老兵书记”扶贫那些事儿
   2014年6月,退伍转业老兵苏诚来到吴堡县张家山镇白洛现村当驻村第一书记,向贫困“宣战”。白洛现村全村221户590人中有贫困户65户160人。驻村后,苏诚挽起袖子干农家活,手机铃声是冲锋号,闹钟成了起床号……
   2014年,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让吴堡张家山手工空心挂面技艺名声大噪。苏诚组织白洛现村30余名村干部、党员及村民代表“取经”,想方设法引导村民当挂面郎、发挂面财。
   51岁的村民曹兵,2014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苏诚的帮扶下,曹兵和妻子办起了挂面加工作坊,凭着勤劳的双手,仅用一年时间就摘掉了穷帽。
   如今,白洛现村的手工挂面加工户发展为16户,户均年收入6万至7万元。有了致富产业,苏诚并没懈怠,他在市、县农林业部门帮助下,为村里引进核桃种植400多亩,发展各类养殖户44户。他还积极与市县相关部门协调项目,新建了村委会办公室、村集体水井、环山道路、卫生室,安装了路灯。
   谈及白洛现村的未来发展,苏诚充满了信心。他表示,下一步将在乡土人才和致富能人中培养党的后备力量,不断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巩固白洛现村的脱贫成果,在乡村振兴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通讯员 辛亚娥

  
吴堡县委书记王华:
  
摘帽不是终点 小康仍在路上
   吴堡县委书记王华说,自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全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探索实践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搭载扶贫模式、“统规联建”易地搬迁安置房建设模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帮扶举措,大力开展生产劳务奖补、主动退出奖励、孝亲敬老、道德评议、“爱心超市”、典型曝光等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的新民风建设活动,创新推行拟提拔人员脱贫绩效前置考核鉴定、驻村第一书记和村支部书记待遇保障激励、村干部后备队伍储备培养等制度和机制,有力推动了脱贫任务的圆满完成,将贫困发生率控制到1.37%以下,于今年5月份正式宣布整县脱贫摘帽。
   摘帽不是终点,小康仍在路上。下一步,吴堡县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不摘”“五要五不”要求,“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继续保持尽锐出战、全力攻坚的精气神,把巩固提升脱贫质量摆在突出位置,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引领加快培育长效富民产业,以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抓手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以提升“三保障”水平为重点持续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通讯员 辛亚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