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9年06月14日] -- 华商报 -- 版次:[C4]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正式“点亮”

没有围墙的智慧学镇呼之欲出

6月12日20:38,随着陕建集团与西安交大交付仪式的顺利举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内所有大楼的灯光在欢呼声中被瞬间“点亮”。自此,作为以“点亮西迁路,创业再出发”为鼓舞的西安交通大学再次扬帆启航,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240天主体封顶
  创新港扬帆待航

   作为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的国家级项目,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项目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渭河南岸,集合了科研、教育、转孵化及综合服务四大板块,包含理、工、医、社科四大方向23个研究院,建设用地规模约4376亩,总建筑面积约360万平方米,从高空俯瞰创新港,整片土地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鹏。
   据了解,目前建成的一期科创基地项目占地面积1750亩,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主要建筑为4个科研楼群和学生生活区。项目施工总承包陕西建工集团通过2万余名工人,近百台机械24小时接力作业,仅用240天便实现159万平方米的主体封顶,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陕建速度。目前,项目正在申报全国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群体“鲁班奖”。今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将正式入驻。

  没有围墙
  智慧学镇融入社会

   毋庸置疑,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对于西安交大而言,不仅是一次绝佳的飞跃发展的机会。以“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为总体建设定位,创新港通过将现代田园城市与国际前沿“学镇”理念相结合,将建成“校区、园区、社区”的创新体、技术与服务的结合体以及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体。
   如今,国内还没有哪个大学能在校园建设上像西安交大一样突破“围墙”,而创新港在西咸新区的落地,更犹如一个清晰的指向标。
   正如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所说:“大学必须成为社会前进的发动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就是想破解一个症结,那就是大学必须与社会深度融合,而不是把校园封闭起来,孤立于社会之外……创新港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是个开放的,有点像英国剑桥和牛津大学的学镇,“是主动把大学和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来重新规划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的,一个全新的大学形态。” 华商报记者 江宁 文/图

  >>记者时评

  
千帆竞发 勇进者胜
   从黄浦江畔,到兴庆湖边,再到渭河之滨。从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再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西安交通大学在中国版图上的足迹,正好对应中华民族工业革命的不懈努力。从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到无人驾驶汽车,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交大人融入时代、参与时代、引领时代的探索脚步也从来分秒不停。
   第四次工业革命迅猛发展,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正在快速改变着经济社会结构。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层出不穷,高校传统的学科划分和科研组织已不能完全匹配科技发展的趋势。时代呼唤以“交叉、融合、拓展”为特征的新型学科架构,大学需要自我革命。
   对此,王树国校长这样反思:大学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大学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引领社会进步?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就是新千年交大交出的全新答卷。从牛津、剑桥的小镇,从加州湾区的硅谷,一所大学可以成就并改变一座城,一所顶尖名校具有孕育一座明星城市的巨大能量。转变观念、深刻变革、开放办学,主动融入社会——交大创新港的落地,无疑将对区域发展铸造超马力引擎。
   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中国从一个积穷积弱的农业社会,向制造业超级大国的惊人转型,无疑是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最为壮观的全球性历史事件。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用任正非的话说,中国和美国竞赛,唯有提高教育,没有其他路。一个基础理论形成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如果大家都不认真去做理论,都去喊口号,几十年以后我们不会更加强大。所以,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学问。
   饮水思源,初心不忘。实学培国本,民族得中兴。美哉交大,为世界之光。 何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