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9年06月05日] -- 华商报 -- 版次:[B2]

消费金融业绩分化明显四公司净利占行业七成

华商报记者昨日获悉,23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已经有20家披露2018年年报。20家消金公司的总资产平均同比增长82.24%,整体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头部平台资产增速明显放缓,一些规模较小的平台仍为高增长。
  捷信、招联
  两家净利润超10亿元

   据统计,18家披露净利润的消费金融公司中,仅幸福消费金融一家为亏损状态,净亏损0.13亿元。其他17家均实现盈利。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行业净利润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在披露数据的15家消金公司中,7家净利润增幅超100%。其中净利润增速最高的为海尔消费金融,同比增长252.29%。不过相比2017年马上消费金融净利润高达88倍的增长幅度,2018年消费金融公司的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
   中银消费金融5.59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下降59.27%。同样净利润负增长的还有华融和苏宁消费金融,分别同比下降88.20%和76.94%。3家净利润负增长的公司为两家产业系、一家银行系。
   而负增长的原因,除了华融消费金融是由于华融系前董事长落马的影响居多,其他两家主要受外部监管环境的影响,运营成本和风控成本增加,导致盈利空间被压缩。
   融360分析师杨慧敏分析说,从2018年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数据来看,2018年17家盈利的持牌消金公司总净利润53.46亿元,仅一家亏损,但净利润超10亿元的消金公司仅剩两家,70%的消金公司净利润低于2亿元,业绩分化显现,捷信、招联、马上、中银仍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主要贡献力量,净利润占比行业七成。
  
华融、中银、陕西长银等5家公司受到监管处罚
   2018年虽然告别了前期疯狂扩张的阶段,但前期扩张带来的合规问题逐渐暴露。
   据统计,2018年至今共有华融消费金融、陕西长银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等5家消费金融公司受到监管行政处罚。其中华融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被罚三次,处罚金额合计298万,为处罚金额最多的消费金融公司。
   杨慧敏分析,中银消费金融作为2017年净利润最高的消费金融公司,或正是因为2017年业绩的粗放型大爆发,忽略贷前贷后的风控,导致了2018年的严重处罚。也正因此,2018年的风险逐渐暴露,导致2018年净利润大幅下降了59%。
   整体来看,消费金融公司受罚原因主要在征信管理和风控管理方面。征信方面的处罚主要在未经客户充分授权,查询客户的征信信息,以及在客户未知的情况下向征信机构提供非依法公开的个人不良信息;风控管理方面主要集中在贷前、贷中、贷后的审核不严问题。这两个方面也体现了消费金融公司的行业痛点,即由于小额分散的特征导致客户征信数据不完整,从而风控审查困难。
   杨慧敏预计,随着监管趋严,消费金融公司的问题将逐渐改善。不仅如此,整体行业也告别了一味追求规模的爆发阶段,进入良性健康的正轨。未来消费金融行业将是“质”和“量”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 华商报记者 李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