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9年04月28日] -- 华商报 -- 版次:[B1]
劳动者故事

张小侠:办特教学校教孩子自立自强

46岁的张小侠把半辈子献给了特教事业,却把自己从一名体育健将“折腾”成了残疾人。她说有人说她傻,她都知道,但她还是想把一生献给特教事业。
  理解聋哑人及其家人不易
  想成为特教老师

   1992年,19岁的张小侠被陕西省棉花机械厂篮球队看中“特招”进厂,每月450元工资。1994年,她却因一则民办聋哑学校65元月薪的教师招聘信息动了心。
   张小侠说,她关注特殊教育是因为自己能体会聋哑人及其家人的不易。“我家姊妹7个,我四姐小时因高烧没及时救治成了聋哑人,为给四姐治病,我父母倾其所有。当时村里刚好来了个自称能治病的‘神医’,但四姐吃了他的药却脸部变形我从小心疼我四姐,知道她也渴望像其他孩子一样上学,经常教她学校里的东西。”
   21岁的张小侠成功应聘为聋哑学校的老师,但这所学校很快就因经费不足停办。1997年,在原聋哑学校几名家长的资助下,张小侠创办了渭南市临渭区曙光特教学校。起初全校仅21名学生,校舍为租用的单元房。现在,全校已有90多名在校生,有300余名毕业生,除了教学楼,还有住宿楼等。
  
操劳成疾
  振作起来给孩子当榜样

   张小侠为特教学校付出了太多。2000年,27岁的她因操劳过度被诊断为胸椎部髓内肿瘤,全身三分之二瘫痪,无法行走。她说:“我起初无法正视自身的残废,甚至想到了死,幸亏被丈夫及时发现,并惊动了远在乡下的父亲。”张父骑自行车30公里赶来,见到一蹶不振的女儿时,既心疼又生气,质问她:“当初是你自己选择的,你现在残疾了就觉得不行了?那你的学生先天性残疾,你当老师还让学生要坚强,你呢?人残了,心不能残。”
   这几句话给了张小侠力量,她努力振作,尝试各种运动恢复运动能力,慢慢地能拄拐自己行走了。
   张小侠说,从健全人到残疾人这一过程,让她深知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应该互相学习。“但很多没受过教育的孩子,根本无法知道自己的所长。所以作为老师,我希望我们能帮助孩子去发现并加以引导。”
   张小侠身体力行地教给孩子们,人只有自立自强才会赢得尊重。她指着展览室里学生们制作的各种手工品说:“我们的毕业生全部会缝被子,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另外,还在十字绣、绘画、跳舞等方面各有所长。这些年,我们优秀的毕业生有的考进北京隐形翅膀艺术团,有的成了皮影剧团的制作主力,已经自食其力。”
   张小侠对未来充满希望,她说:“在我有能力的情况下,要将我们特教学校打造成能提供学习、就业一条龙服务的机构,这样才能更多地地帮助孩子,也希望有识之士加入我们。”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胡万彪:骨科医生治病也“医心”
   生于中医世家的胡万彪,不仅凭精湛医术成为榆林骨科界的“杠把子”。在近年的脱贫攻坚战中,身为党员的他出钱出力,帮助对口贫困村发展产业。

  卖掉房子上北京进修

   1982年,20岁的胡万彪从卫校毕业后分配到横山县医院(现为榆林市横山区),6年后开始接触骨外科。年轻的他感觉自己知识储备不足,省下钱来订阅骨外科相关的书籍、杂志,先后撰写了1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和工作记录,还先后4次出外进修学习。
   “1993年,为了到北京参加全国第30期骨科医师进修班,我低价卖了房。”1996年,34岁的胡万彪打破了当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一贯采用的手术疗法,尝试用手法按摩、正脊复位、椎管内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等综合疗法治疗,并治愈了一个个疑难杂症,相继得到患者青睐、业内认可。
   2005年,胡万彪受邀加入横山区红十字会医院,专科医院的锤炼,让他的医术再次飞跃。创伤骨科、脊柱外科、显微外科、手外科和粉碎性骨折治疗均成为他的“拿手活”。

  治病救人外还为病人考虑

   尽管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名医,胡万彪依然守着他的医者仁心。他总说骨外科手术必须尽量追求美观缝合,才能减轻患者术后负担。“作为医生,除了有绣花般的功夫外,还得有工匠精神。”
   他还时刻心系病人。1990年深冬,因不放心病人,他冒雪查房滑倒,造成尺骨裂纹骨折。康复期间他打着石膏坚持上班,还为一名慕名而来的腿部骨折男孩做了手术。“如果我不马上给孩子做手术,不说多疼几日,还要耽误上学,家里还得多花钱。”胡万彪说。
   2012年7月,横山区响水镇白岔峁村村民卜启围因车祸高位截瘫。在得知卜启围生活困难后,胡万彪为其减免了每天70元的特需床位费,还拿出1万5千元购置了一台多功能新电动车方便其出行。

  帮助对口贫困村平地、修桥

   2006年至今,胡万彪及横山区红十字会医院已资助当地贫困医学类优秀大学生240余人,金额达150多万元。2014年,胡万彪组建了横山医疗卫生界第一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空闲时,他亲自带队深入毛乌素沙漠、无定河两岸、白于山腹地等偏远地区开展义诊,至今已有100多次。
   近年的脱贫攻坚战中,胡万彪更是积极参与。他和同事们帮助对口2个贫困村,帮扶18个村医务室,为60岁以上的贫困村村民提供价值1500元的免费体检。
   他还出资30万元,帮助对口贫困村响水镇杨兴庄村焦家洼自然村30多户分散居住的人家,整出50多亩连片集中土地,用于耕种和移民。之后,又出资30余万,为村民架起了一座石桥。2016年,胡万彪又多方集资垫资200多万,把该村低产山地改造成1600多亩的宽幅梯田,指导村民成立合作社,种植1000多亩苹果树和300余亩远志、黄芪等中草药,并牵线与步长制药集团达成收购协议。
   当地村民感激地说:“万彪为我们发展了这么挣钱的产业,帮我们拔了穷根走上致富路,我们很感谢他!”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