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9年04月26日] -- 华商报 -- 版次:[B2]
“疯狂老师”停运

凸显在线教育困局与乱象

曾经被誉为在线教育培训独角兽的“疯狂老师”,近期停运,暴露出该行业面临的弊端和问题。同时,最新数据显示,在线教育成为一季度用户投诉重点对象之一,告别曾经的疯狂以后,企业野蛮生长背后问题不断。
  曾经拿到5轮融资
  如今“疯狂”已经谢幕

   最近,教育机构“疯狂老师”停运事件,成为在线教育圈内讨论热点。4月24日下午华商报记者安装其客户端,打开其App的页面看到一张图片,显示出“再见”、“曾经的疯狂已经谢幕,感谢过往的一路相伴”等字样,将于2019年4月30日停止运营。不过,填写验证码以后还可以注册,学生可选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多个城市。平台停运,学员的余额咋办?该平台提示学员可及时处理账户余额完成提现。
   华商报记者查询搜索引擎和微信账号上资料看到,疯狂老师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教育应用,用O2O方式让老师与家长通过平台对接,老师提供上门教学。目前,其评论停留在2016年前后,微博上的更新在2016年。创始人张浩名为“疯狂老师浩哥”的微博账号显示用户已经不存在。
   2015年前后,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模式开始流行。随后在“互联网+教育”热潮中,教育O2O平台火爆一时,很多资本涌入在线教育机构都希望分一杯羹,多家教育O2O平台纷纷宣布获得资本青睐,比如疯狂老师短时间就拿到5轮融资引发关注,还有名人参与。
   2016年后,疯狂老师尝试推出直播课堂,转向大课+直播模式,推网红名师、线下活动等,但收效甚微。
   随着互联网和创业项目进入资本寒冬,部分教育O2O平台融资困难、生存窘迫。比如“老师来了”因B轮融资失败宣布停运,随后“疯狂老师”陷入了刷单危机+高管离职潮的风波,有报道称现金流不足。

  高速增长伴随各种隐患
  真需求还是虚假繁荣

   近年,在线职业教育快速增长,2015年国内在线职业教育市场规模仅为368亿元人民币,2018年底达768亿元人民币,实现32%的年复合增长,比在线教育整体市场快了近8个百分点。
   在互联网技术、市场等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在线教育等新型学习方式,在线教育市场愈发活跃。2017年用户规模达到1.55亿人,初步测算2018年用户达2.01亿人。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19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突破2.2亿人,测算2019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有望实现3670亿元。
   高速增长伴随各种隐患。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蒙慧欣对华商报记者分析,平台作为老师的经纪人等模式有一定创新,但容易陷入内忧外患。消费者到在线教育平台购买课程大多为阶段性购买,先付钱后消费,商家可以短期实现较大额销售,保证了后续客源进而扩大规模,但像“疯狂老师”教育平台,因经营不善导致停运,很容易出现纠纷或隐患。
   西安财经评论人士王先生分析,因为教育行业因材施教的特殊性以及效果样本等难以标准化,在线教育培训的用户体验并未提高,商业模式行不通。其次,非常考验平台获客能力和给老师的补贴力度。目前,有的平台倒闭,有的勉强维持。
  
交钱容易退钱难
  大量投诉如影随形

   野蛮生长,高额融资的背后,是大量投诉。今年一季度,“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接到多位用户对在线教育平台的投诉。依据投诉案例库及媒体披露的重大典型案例,在线教育成为用户投诉的重点,乱象很多。典型案例比如,“对啊网”的网课多重身份套路先涨价再优惠,学员投诉说被忽悠。一家“理优教育”交钱容易退钱难。2018年,在线培训机构上海理优教育宣布停课停运。一些用户提前预付一年甚至三年学费,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媒体曝光等多种渠道维权,但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疯狂老师停运是否预示着教育O2O平台模式将就此终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对华商报记者表示,线上教育的灵活性使学习者更加自由,但也因此而对平台缺乏有效监督。在线教育、校外培训机构获客成本高,在消费者支付费用后,会在退费条款及程序上设置障碍。在完善在线教育机构退费机制问题上还需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同时平台方面也需在事前明确退款制度。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蒙慧欣对华商报记者分析,部分在线教育平台为吸引更多学员,往往通过多种渠道吸引消费者,比如先涨价再优惠、宣传后面涨价让赶紧交钱等促销心理战术。消费者在购买前要根据需求量力而行,评估性价比、课程质量等货比多家,仔细查看合同防控风险。 华商报记者 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