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9年04月01日] -- 华商报 -- 版次:[C2]

西安“名校+”工程调查大数据首次发布

九成受调查者认为联合体内“+校”整体教育水平不同幅度提高
3月29日上午,由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华商报社主办,西安市第三中学“名校+”教育联合体、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名校+”教育联合体、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西安市曲江南湖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承办的“聚焦课程课堂”教科研助推西安教育“名校+”工程活动在西安市第三中学成功举行。
  教育大咖云集
  500余人参与此次教育界盛会

   莅临主会场的领导和嘉宾有: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四川省教科院院长、正高级教师、国家中小学校评估专家刘涛,陕西省教育厅基教一处处长高强,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晓研,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纲,西安市教育局副巡视员田征,西安市教育局团委书记、“名校+”专班负责人王丽琼,西安市教科所所长解慧明,华商报社副总经理拓峰,碑林区教育局副调研员张莉等。参加活动的还有西安市教科所、各区县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及“名校+”学校的教师代表及媒体人士500余人。
   近年来,西安市教育局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名校+”工程,以输出“名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和先进管理为核心,以输出优秀队伍为关键,在全市范围学前教育、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组建名校+弱校、名校+新校教育联合体,进一步扩大“名校”办学品牌优势,提升办学效益,落实“名校”社会责任担当,提高西安名校的数量,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
   当天上午的开幕式由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解慧明主持,西安市教育局巡视员田征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名校+”工程的实施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破解“择校热”“大班额”“上好学难”等难题的现实需要,是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普惠,提升教育品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育更多“名校”,提升更多普通学校,缩小市域内城乡、区县和校际间办学差距的有效途径,希望西安更多的学校成长为名校。

  家长对“名校+”工程实施的效果比较满意

   此次活动一大亮点是首次发布西安“名校+”工程调查大数据。活动现场,西安市教科所所长解慧明代表华商报社和教科研部门联合对西安“名校+”工程半年来的实施状况进行了大数据发布,包括“名校”的调查结果,“+校”管理者含校长调查结果,“+校”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校”家长满意度调查结果等。本次“名校+”大数据调查参与面广,共有8万余人参与,问卷分为“校长篇”“教师篇”“家长篇”。
   据了解,本次西安“名校+”调查共收到家长问卷86405份、“名校”问卷2981份、“+校”校长问卷447份、“+校”教师问卷4524份。92.48%的受调查者认为联合体内“+校”整体教育水平不同幅度提高;56.58%“+校”管理者认为“名校+”工程实施后,“名校+”工程实施后“+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差距止跌了,其中44.27%的管理者认为“名校”与“+校”的差距在不同程度上缩小;84.08%接受调查的“+校”管理者认为“名校+”工程执行有力,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与办学水平提升速度最快,82.42%的子女在本校就读的家长不同程度上肯定“+校”的进步。“+校”教师调查表明,家长对“+校”的进步肯定程度很高,与“名校”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距离没有继续扩大,教师积极性与教育教学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93.31%的家长对学校的办学环境表示不同程度的满意,88.78%的家长不同程度上认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90.27%的家长不同程度上认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名校+”工程实施半年来,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家长对“名校+”工程实施的效果是比较满意的,无论从学校方面还是从学生方面来衡量,家长都肯定了“名校+”工程实施的效果,并且家长对学校与教师的肯定程度高于学生在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方面的肯定程度。 华商报记者 耿艳红 杜娟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部专家点赞西安“名校+”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与四川省教科院院长、国家中小学校评估专家刘涛,对于西安的“名校+”工程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刘涛表示,西安市对“名校+”工程的推动确实促进了西安基础教育建设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在“名校+”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名校带头,让名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得以高质量的分享,让优秀的师资得以最大化实现价值。同时,教育科研部门在整个工程中,调查研究指导评价紧紧跟进,用数据说明开展“名校+”工程半年来取得的可喜成果,指导名校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田慧生肯定了西安市“名校+”的做法,他认为,西安“名校+”工程意义重大,实施的方案也具有西安地域特色,在区域推进中参与的学校多、覆盖面广,具有普遍意义;实施的措施有力,推进迅速,效果明显,短短半年,这项工作便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田慧生强调说,名校要带着“+校”往前走,要加上改革、创新,要加上理念,即名校对“+校”进行思想引领和理念的引领;要加上先进的方法和模式,特别要加上奋斗、追求,要把名校的精神也加进去。
   田慧生认为,此次发布的“名校+”工程实施状况调研报告工作做得非常及时,通过大量的数据调研,对现阶段的“名校+”工作进展情况做出了准确的分析,形成一个基本判断,为下一步的“名校+”推进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加速推进了教育新格局的形成,为更多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教育支撑。 华商报记者 赵媛 实习生 张雨萌
本版图片由华商报记者 陈团结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