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9年03月21日] -- 华商报 -- 版次:[B3]
消费金融头部公司

净利增速大幅放缓

但牌照热度不减
消费金融近期的关注度继续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头部消费金融公司最新披露业绩显示,净利增速大幅放缓。
  马上金融净利增速成倍下降
  “黑马”不再疯狂

   上市公司重庆百货日前发布2018年报,同时披露了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上金融”)的业绩情况。据重庆百货年报显示,马上金融2018年营业收入82.39亿元,同比增长76.51%。全年净利润为8.01亿元,同比2017年的5.78亿增长38.6%。截至2018年末,马上金融总资产402.6亿元,同比增长26.6%。
   公开信息显示,马上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6月15日,股东为重庆百货、阳光保险、重庆银行等,多轮增资后马上金融业绩大幅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马上金融完成第三轮增资,注册资本达40亿元。不过,相比于去年营业收入同比2854%增速和净利润同比8756%的增速,2018年营收、净利增速明显放缓。
   无独有偶,作为2017年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净利冠军的招联金融,也出现净利大幅放缓的情况。3月14日,中国联通披露2018年报透露,持股50%的招联金融,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69.56亿元,同比增长67%,净利润12.53亿元,同比增长5.4%。招联金融在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之下,但净利数据基本与2017年持平。
   金融行业分析师杨慧敏认为,上述两家公司净利润率的同步下降,一方面说明消费金融行业的红利期已过,线上获客成本不断增加,消费金融难以继续实现低成本高利润;另一方面反映出2018年消费金融监管趋严,消费金融行业的运营成本和风控成本也随之上升,而放贷利率的限制也导致消费金融公司最终盈利空间较少。

  陕西长银消费金融等11家消费金融公司增资

   据第三方数据机构统计,2018年以来,包括陕西长银消费金融、河北幸福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等11家消费金融公司完成增资。尤其在2019年以来,仅在开年两个月就有5家消费金融公司增资。虽然2018年消费金融公司业绩表现较之前下滑,但仍然抵挡不住各家增资进行规模扩张。
   对于消费金融公司增资热度不减的原因,杨慧敏认为,主要还是为满足监管指标的要求,“资本充足率不低于银监会有关要求”等,所以扩充资本金是保证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未来消费金融行业仍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据《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指出,截至2018年10月,我国消费金融规模已达8.45万亿元,而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空间仍然巨大,多方预测2020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将达到10万亿级的规模。截至2018年末,银保监会批复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达到23家。
   “虽然消费金融行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用户没有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存在多头借贷、借新还旧现象。但在严监管背景下,行业发展空间还是很大。”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人士认为。 华商报记者 李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