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9年01月25日] -- 华商报 -- 版次:[E4]

秋日鸣蝉

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 党予泽
岁岁年年:地下蛰伏长久的蝉虫,在秋初的飒爽中破土登枝,齐声鸣唱。浩如波涛,此起彼伏,扑面而来——我总被这样的一幕深深震撼。
   “一花一世界”,西方人从理性角度客观分析;“盈缺有离合”,中国人善于从感性角度点缀一丝睿智。若中西方人同时面对这震撼蝉鸣,会有怎样不同的理解?吾又有怎样的启迪?
   从西方人理性的角度看,这是正常的生命现象。作为生物,蝉从地下的蜕变、成熟,到挣扎破土,再到齐声高歌,是连串的生命历程。蝉追求的是一份圆满与完整,亦是追求一次自然的轮回。不论暗处的蛰伏,抑或激昂的鸣唱,蝉都是在由生至盛最终死亡的自然规律下实现了生命的和谐与平衡。因而那看似聒噪的叫声便不再为人所介意,反而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与敬畏。
   从东方人感性的视角来看,这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十年寒窗无人问”,对蝉而言,埋没其身躯的大地便是它历经痛苦、自我锻造的“寒门”,没有这一阶段必有的锤炼,便无冲破逆境的雄力,也便无从发声了。在“苦其心志”后“大任”便从天而降,蝉终于迎来了亮相世人、自豪发声的机会。此起彼伏的蝉鸣,是有心人山重水复后柳暗花明的奖赏,是展现自我价值、收获认可的姿态。这是中国人的思考,也是自我人生的理想坐标。
   西方的冷静看起来似乎太过冰冷,东方的理想看起又太过浪漫,但其实这只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听蝉的短暂鸣声,东西方实则均揭示了对待生命客观要求——始终做出正确的选择。
   选择存在即是选择次次呼吸。从西方而论:于青春年华中明白恣肆奔跑的无穷力量,于耄耋归根时感受细胞衰亡的凄凄之美。不在希望中提前遇见消逝的残酷,不在结局处挣扎抱紧那虚无的贪恋。“人间正道是沧桑”,对人生各个阶段巨变的理性接受,表面无为随性,还带有无力抗拒的悲观,甚至忧郁。但正是这种坦然,才让人在平凡中觉察生命的单纯质朴,让我们在“知不可乎骤得”时,敢于接受最好的安排,让不能承受之重留在身旁,让生命的呼吸得到延续。
   选择存在也是选择永恒雕刻。感东方之言:面对命运的安排,我们应怀一颗敏感的心,带着清醒理性的头脑,看见现实不可超脱的局限,但尽己所能探寻精神所能到达的远方;对生命规律掌握利用,在无限的生命张力中提取珍贵的养料,雕刻智慧,雕刻人生。这样,我们方可不在人生相似的安排下蹉跎无为,不在世事纷繁中无谓沉浮。用自己的行动追寻自己的精彩人生。
   秋日鸣蝉,是自然壮丽的奇观,亦是我们对人生的叩问。在理与情的联通中,寻见东西方共同的追求。于顺随呼吸中坦荡,在雕刻命运中幸福,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便体察到生命的圆满。
   秋日蝉鸣,是蝉死亡到来前的悲凉,却是我们生命刚刚起航的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