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9年01月04日] -- 华商报 -- 版次:[A4]

人类首次!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传回世界首张近距拍摄月背影像图 『西安智慧』助力『四姑娘』落月
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漫长飞行
   嫦娥四号昨日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传回世界首张近距离月背影像图
   『西安智慧』助力『四姑娘』落月

  

   这是人类第一次揭开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随后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这也是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正面之后,中国探测器再度造访月球,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正面与背面均成功完成探测器软着陆的国家。

  
过去60多年间,人类发射了100多个月球探测器,包括65个月球着陆器,但仅有不载人的环绕月球轨道器和载人的阿波罗号飞船“从远处看到过”月球的背面。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11时40分,嫦娥四号着陆器获取了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这是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拍摄的第一张近距离照片,开启了人类探月的新篇章。
   最新消息嫦娥四号任务巡视器(俗称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结果3日揭晓,巡视器被命名为“玉兔二号”。1月3日22时22分,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顺利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驶抵月球表面。着陆器上监视相机拍摄的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人类探测器第一道痕迹的影像图,已通过“鹊桥”中继星顺利传回地面。 综合

  
>>“西安智慧”
  
怎么落在哪落,陕西航天人来帮忙
  “太空舞鞋”助“四姑娘”成功着陆

   动力下降、减速调姿、悬停避障……量身定制的“太空舞鞋”,帮助“四姑娘”在太空中进行这一系列“舞姿”变换,最终成功在月背着陆。整个过程,嫦娥四号7500N变推力发动机的表现,可以称得上“推得精、飞得稳、变得妙、落得准”。
   这双量身定做的“太空舞鞋”,出自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变推力发动机研制团队成员之手。嫦娥四号因为要实现世界上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环境更复杂,对发动机的要求也更严苛。为此,航天六院对发动机进行了优化和完善,还围绕高性能与长寿命这两项指标展开了极致的追求。

  落月雷达助“四姑娘”轻盈落月

   在这次落月过程中,除了航天六院的发动机,还有多家位于西安的航天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为嫦娥四号探测器研制了测距测速敏感器(也称落月雷达)、数传设备,为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研制了中继通信分系统等设备,这些设备是“四姑娘”落月的“必备神器”。
   据西安分院专家介绍,月背有很多高山和低洼处,这为“四姑娘”的落月增加了极大困难。在绕月飞行阶段,地面会向嫦娥四号探测器注入落月相关的信息和参数,提前告诉“四姑娘”怎么落月、什么时候落月、落到什么地方。在落月过程中,“四姑娘”在月球背面工作,地面的科研人员只能通过“鹊桥”与“四姑娘”进行交流。西安分院为“鹊桥”研制的中继通信分系统,可以实现地面与“四姑娘”的对话。
   但通过中继卫星传递的信息,难免会产生时间差,带来信号传递的延缓。而整个落月过程时间短、速度快。这时,“四姑娘”就需要在测距测速敏感器的帮助下导航落月。西安分院为嫦娥四号研制的测距测速敏感器,可以通过把握速度和距离信息,使“四姑娘”轻盈落月。可以说,测距测速敏感器,就是嫦娥四号寻找落月路的明亮双眼。

  着陆器“指挥员”也是“西安造”

   此外,在嫦娥四号卫星和长征三号火箭运载系统中,还搭载了位于西安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七七一所承制的着陆器系统管理单元CPU模块、箭载计算机和共计72个品种89个批次3614只电路产品。它们不仅是火箭最智慧的“大脑”,也担任着卫星着陆器“指挥员”的作用,对于实现星地通信、月球车的释放、月表探测任务的实施等具有重要作用。

  >>背景解读

  
为什么要登陆月球背面?
   据中国探月工程公号发布的文章,嫦娥四号着陆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该着陆点是以航天工程学家、NASA喷气动力实验室(JPL)的创始人之一冯·卡门的名字命名的。冯·卡门也是“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的博士导师。
   直径约2400公里、形成于月球前酒海纪(39.2亿年前)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深达12公里,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特大的撞击盆地之一,也是月球上最深、最古老的大型撞击盆地。对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实地考察,有助于帮助人类加深对该盆地的形成、月球深处的成分,以及月球地质历史的理解。而开展月球背面科学探测的意义主要有四点:
   开展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测
   “月球背面是一片难得的宁静之地,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这次探测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新闻发言人于国斌说。
   开展月球背面形貌探测与研究
   嫦娥四号着陆区和巡视区位于月球南部艾肯盆地,其作为月球三大地体之一,是构成月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艾肯盆地是月球上最古老、最大的撞击坑,基于着陆区的形貌和矿物组份探测,可获得月球背面与深部的物质组成新认识,并探查太阳系最大撞击坑的冲击变质特征。
   对月壳早期演化历史展开研究
   通过对月壤厚度和月壳浅层结构的探测,结合地形地貌与物质组成的探测结果,获取对月壳早期演化历史的新认知。
   根据已有的认识,月球形成之后,可能经历了一个高温的、全球性岩浆洋的结晶阶段。月球岩浆洋的分异结晶形成了富铁镁质的月幔,以及富斜长石的月壳。这些古老的斜长石质月壳主要分布在月球背面,研究此处,可揭示月球壳-幔分异过程。
   为未来月面科考站的建设提供保障
   月球基本没有大气层,太阳风和太阳辐射、宇宙线等可直接到达月面,与月表相互作用,形成特有的近月面空间环境,包括月面的等离子体环境、月面带电和尘埃环境以及月面粒子辐射环境。只有在月面开展原位测量,才能深入了解其实质。进一步认识月表辐射环境,可以为未来月面科考站的建设乃至保障航天员登月的安全,提供观测依据。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整理

  >>细节特写

  
几乎垂直降落 着陆惊险异常
   着陆南极-艾特肯盆地艰险异常。尽管鹊桥中继卫星解决了通讯难题,但不同于大片大片被月海玄武岩覆盖的平坦的正面,月球的背面崎岖坎坷,鲜有大片平坦的地方,被层层叠叠的撞击坑覆盖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中也是如此——这里的起伏可以高达7公里,而且波动明显。
   冯·卡门撞击坑中因为有大片被月海玄武岩覆盖的区域,成了月球背面少有的平坦区域,这也是嫦娥4号选择在这里着陆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除了地形之外,这里的光照、测控等条件也是经过了检验,适合嫦娥4号顺利着陆和探测的。
   即便找到了平坦的地方,嫦娥4号着陆的难度系数依然非常高,因为冯·卡门撞击坑的直径只有186公里——这意味着嫦娥4号必须落得飞常准。一旦偏了一点,就可能落不进平坦的区域,而是撞上崎岖的高山低谷了。因此,嫦娥4号的着陆策略也做出了调整。不同于嫦娥3号的抛物轨迹下降,嫦娥4号以近乎垂直的方式着陆。 中新

  >>外界反响

  
美俄航天专家点赞嫦娥四号
   美国航天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当天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文说:“祝贺中国嫦娥四号团队实现在月球背面的成功着陆,这是人类的第一次,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祝贺!”在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的相关新闻下,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第一时间对嫦娥四号成功落月表示祝贺。
   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亚历山大·热列兹尼亚科夫表示,嫦娥四号成功落月是中国取得的一项重大航天探索成就,确保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技术非常复杂,此前任何国家都未能使其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这一成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轰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