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8年11月22日] -- 华商报 -- 版次:[C3]
光阴的故事——改革开放40年西安商业系列报道① 从“时尚黑洞”到“国际化大都市”

西安商业40年“风花雪月”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改革开放40周年,西安商业把踌躇满志的青春给了这座古城,用红裙子、的确良、灯芯绒等40年买买买风尚,谱写一曲“光阴的故事”。从“时尚黑洞”到“国际化大都市”,西安商业40年“风花雪月”一一呈现。
  
闪回数据:
  西安商业网点数十年增长近10倍

   说起西安商业40年“风花月雪”,还是先从一组数据开始吧。
   据西安市地情资料数据库《西安市志》的“经济”篇显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西安经济进行了有效调整,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到1982年社会总产值达到76.64亿元,比1976年增长52.52%。其中商业所占比例增长较其他行业幅度较小,1982年占总产值的6.42%,到1990年则已达到7.56%。改革开放以后,集体、个体商业迅速发展,1990年全市商业网点61019户,人员29.66万人,其中国营分别占7.6%和36.28%,供销社占2.84%和2.75%。而1976年时全市商业网点仅6709户,人员5.91万人。
   “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有利推动了西安经济发展的进展,到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商业所占比例为78.79%。在居民消费构成中,人们彻底从以前高速度、高积累、低效率、低消费的阶段走出来,居民生活消费收入不断增加,1980年城镇用于购买商品的支出占91.6%,其中衣着支出占18.1%,而在1965年衣着支出还仅占11.4%。

  
老牌百货:
  童年歌谣里城市美好生活缔造者

   来自老牌卖场的“风花雪月”当属民生百货。
   上世纪60年代初,民生百货还是一个质朴的“孩子”,盖起了在现在看来一栋极为平凡的四层建筑物,但是在那个年代,这栋大楼无疑是“气派”的代名词,也是日后陕西人熟知的“民生大楼”的雏形。
   1990年,民生百货大楼建成,“你拍一,我拍一,民生大楼有电梯”成为80后最时髦的歌谣。
   2010年后,在西安的各大商圈,在陕西延安、宝鸡、汉中,在甘肃、海南、天津都能看到民生百货的身影。
   如今,在逐步完善百货业态布局的同时,也大力发展功能配套,引入了餐饮、影院、健身、科技产品、娱乐体验等全新业态,从传统的商品销售,转变为集百货零售、休闲娱乐、互动体验为一体的城市品质生活综合服务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互动性购物体验及高品质生活方案。

  
资深人士:
  34年商业驰骋见证城市最美时代

   今年是万商俱乐部陕西会长、中登集团副总裁、中登广场CEO刘建西从事商业工作的第34个“风花雪月”。1984年12月刘建西通过社会招工考试,进入了当时西安最大的百货商店——唐城百货大厦。初入唐城,刘建西被安排做家电销售。当时无论大到洗衣机,电冰箱,小到录音机、电风扇,都是刚刚进入到市场,也是城市消费者趋之若鹜的商品。因为需求大产品小,所以在那个年代,这些产品都是凭票供应、凭券购买。不但家电行业凭票供应,很多纺织品、自行车的购买也要凭券,而家电行业的毛利润也很高,达到十几二十个点,和如今两三个点的经营截然不同。从商品消费与个人收入来看,当时的一件家电,甚至是一个电风扇,可能会相当于一个普通人三到四个月的工资,而如今哪怕是一台60寸的大彩电,也可能只是一个人的单月工资。
   刘建西后来转型做针织和服装,更是经历了针织品的匮乏年代。那个时候,无论文胸还是秋裤都刚刚被人们认知,因为人们刚刚度过一条秋裤可能穿十年的时代。在三枪、宜而爽很多品牌出现之后,人们慢慢认识到秋裤需要多条换穿。文胸也是一样,当时市面上能看到的文胸产品是十块钱,然而后来出现了安莉芳、爱慕等,一件则要两三百元,相当于一个女性一个多月的工资。刘建西笑称,当时他们都认为这是奢侈品。“现在看来。这些不就是日用消费品吗?”刘建西说,商业的变化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特征,更是一个国家人民生活富裕的表现。现在的商业,离居民更近了,商品的高度丰富带来了更多的实惠。
   人们在享受商品的同时,更享受到了场景和服务的升级。这种改变,应该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最美最形象的体现。

  
美人依旧:
  从上海定制到西安卖场一站式时髦

   西安商业40年,美人依旧。50多岁的王瑾女士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无论是哪个时代,她一直是朋友圈“时髦代言人”。
   在王瑾看来,上世纪80年的西安,却是一个“时尚黑洞”。她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冬天,满大街都黑灰的沉闷色彩;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冬天,很多人里面穿的大棉袄,外面套着粗布花布罩衣,担心里面的棉袄露出来,还会特别用假领子遮挡一下;上世纪80年中后期的夏天,时髦不过“的确良”,还有“乔其纱”丝织上衣,比大街上的红裙子还要流行,灯芯绒上衣、石墨蓝牛仔裤都是时尚热门单品。王瑾说,那个时代的西安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衣服,所以经常拜托一个在西安的上海老裁缝做衣服,记得曾经穿着上海师傅定做的化纤上衣和扎染裙子,美了一个夏天;有时候也会托朋友从国外带回来一些服饰,当时那些从美国带回来的红色连衣裙、毛衣和项链都会成为焦点。
   上世纪90年后期,西安慢慢有了自己的时尚味道。比如东大街的华侨商店,王瑾的白色连衣裙,身边朋友结婚的金饰三大件都在那里买;在外籍游客聚集的西安宾馆附近的店铺里,买了不少真丝刺绣围巾。
   2000年后,西安新开很多卖场,更多国内及国际知名品牌来到西安。在西安逛街,已经能够满足一站式的时髦需求了。

  
行业洞察:
  西安商业未来蓝海期待探索

   陕西省经济学会会长、陕西省网信办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鸿认为,上个世纪80年代末,大学毕业生每个月工资40多块钱,一件棉衣外套就得花掉一个月工资,一块手表差不多是两个月工资,一辆自行车需要三个月工资。上世纪80年代西安商业发展品类单一、商品紧俏,商圈主要集中在小寨商圈、纺织城商圈、土门商圈、解放路商圈。西安人逛街首选五路口西北十字的北大街商场、解放路民生、东大街出口转内销的华侨商店。
   到了上世纪90年代,西安商业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以小商品闻名的康复路商圈、以江浙沪针织品闻名的骡马市、西大街的城隍庙、纺织业发达的纺织城商圈、专卖店云集的东大街商圈、小寨商圈的服务社,成为上世纪90年代西安人逛街首选。
   1998年至2000年,随着世纪金花和中大国际的开幕,越来越多的精品百货加入西安商圈阵地。
   2000年后,随着金鹰、世纪金花的入驻,高新商圈逐渐崛起。2005年后,曲江商圈以文化+旅游+商业的组合拳渐成气候。2008年随着李家村万达购物中心的开业,西安正式进入了购物中心10年美好生活。
   2017年作为西安新零售之城的元年,2018年随着西安SKP、大悦城等知名商业品牌入驻,西安迎来了购物中心残酷的竞争时代,大差市百盛、小寨好又多等上世纪90年代西安人熟悉的商业品牌,在商海浪潮中没能坚持到最后。
   改革开放40年,随着西安人才引进成果的显著,越来越多的时尚年轻血液的加入,新零售及新未来的加持,西安商业的未来,有很大的消费蓝海有待更好探索。 华商报记者 尚璟 牛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