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8年09月14日] -- 华商报 -- 版次:[K4]
体育中心将成新地标,市级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步伐加快

榆林体育产业发展蓝图振奋人心

近年来,随着榆林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体育产业也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榆林体育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将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来自榆林市体育局的数据显示,到2022年,榆林体育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将着力建成榆林市体育中心,县区基本建成“一场两馆”等公共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社区、乡村基层体育基础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9平方米,处于全省前列。各类体育产业人员达到7000人,体育经营性场所达到1200个,体育产业总规模达25亿元。

  体育中心将成榆林新地标

   对于土生土长的榆林人而言,心里一直盼望着榆林能够建设一座设施完备的体育中心,现如今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在西南新区新建的榆林市体育中心,今年8月正式开工,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设有一场两馆,预留两馆。一场:一个标准400米跑道(带看台)田径场,一个标准400米跑道(无看台)田径副场;两馆:综合体育馆、游泳跳水馆;预留冰上运动馆和室内田径馆场地。根据达到200万人口城市的体育场馆标准要求,至少要有一个场馆达到国家甲级标准。同时,还将新建一所可容纳2000名运动员规模的,将教学、训练、生活、办公四区分离的融合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旅游观光、体育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服务型花园学校。
   榆林市体育中心,也是2022年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的主会场,32000座的中型甲级体育场,6000座的大型甲级体育馆,2200座的中型甲级游泳馆等,这些项目将构建起展示榆林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丰富市民文化体育生活、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综合平台,成为榆林的新地标,同时也必然带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与此用时,市级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加快步伐,2017年11月9日,承接全国十四运会拳击比赛的拳击馆奠基开工。今年8月,东沙文体馆同时动工兴建,东沙文体馆占地约78亩,总建筑面积2.98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3亿元,主要由体育综合馆、剧院和综合商业等内容组成的建筑群体。
   到2022年,榆林体育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等体育产业各门类协同发展,产业组织形态和集聚模式更加丰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显著提升。体育产品和服务层次更加多样,供给充足。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

  体育产业基地建设迈出新步伐

   除了体育中心,体育产业基地、沙漠休闲基地、冰雪运动基地等等,相继被纳入体育产业基地建设,令每一个榆林人期待。
   建设空港区体育产业基地。依托现有资源基础将其打造成为融合景区地标、主题公园、水利观赏、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景区。一是提升已建成的高尔夫球场、射击场、巨树假日、风情小镇马术俱乐部、汽车主题公园品位;二是高标准规划建设滑草、滑雪、高台滑沙、沙地游泳中心、沙地网球、通用航空、大型游乐场等体育项目,吸引国内外游客领略榆林无限风光。
   建设靖边—横山—府谷航空训练基地。充分利用陕北空域宽广,气候适宜的特点,以横山波罗机场和靖边林业机场飞行基地为依托,重点开展固定翼、旋翼机、动力三角翼、无线电、航模、热气球等航空体育运动。通过赛事表演、教学培训、飞行器销售,不断壮大航协队伍,培养大批航空运动爱好者。
   建设毛乌素沙漠休闲基地。利用毛乌素沙漠区域内人烟稀少、沙地柔软、地形微起伏的地貌特征,在不破坏环境的原则下设置汽车越野主题公园、自驾车营地、大漠跑马场、大漠驼场、徒步、沙漠野炊酒店、生态滑沙场等沙漠体验项目。坚持保护和开发并进原则,设置保护核心区和缓冲区。建设沙漠臭柏植物园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让游客置身五十里鸣沙,尽享沙漠休闲之旅。
   建设红石峡冰雪运动基地。榆林冬季气温较低,时间长,有适合开展冰雪运动项目的基础条件。将依托红石峡、榆溪河、海流滩建设榆林市冰雪运动基地。同时建设榆林市滑冰馆,恢复榆林市冰上运动项目的传统优势。
   建设东沙新区体育运动基地。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在榆林东沙新区建成我市首个体育公园,将体育公园打造成功能最齐全、设施最优越的体育运动、体育文化活动及运动休闲场所。建设标准的训练馆、室外运动区、休闲娱乐区、自然生态区、商业服务区,将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相结合。
   打造王圪堵水库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区。依托西北最大的王圪堵水库库区滨水资源、田园风光、大漠风光等组合,以大坝、水库、田园、湿地、沙漠、风车、榆树等大地景观和热气球、低空飞行、高空游览、蹦极等娱乐配套设施,最大程度地呈现榆林王圪堵水库金沙碧水之美。
   建设红碱淖体育旅游示范区。充分利用公园内的水资源,开展环湖自行车运动、水上运动,夏季游泳、划船、儿童水上娱乐等体育项目。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明确新目标

   体育基础设施,是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榆林市不断加快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构建起了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据了解,2022年建成榆林市体育中心、榆林市老城区综合运动中心并投入使用,2020年各县区要基本建成“一场两馆”,同时要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的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十三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县级公共体育场建设的通知》《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关于县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目标为:要求到2020年榆林市县要有“一场两馆”(即:一个公共体育场、一个体育馆、一个游泳馆),建设标准:体育场建有400米标准公共体育场,无看台或单侧看台,内含105米×68米标准足球场;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筑面积为2000至4000平方米,室内健身场地面积总和不少于1500平方米;游泳馆泳池(长×宽×深)50米×25米×2米,有休息室、更衣室、厕所、盥洗室、淋浴等成套组合。到2020年,县级公共体育场100%覆盖,县(区)体育馆覆盖率超过70%。
   截至2018年6月,榆林市12县市区中,建成公共体育场的有神木市、府谷县、定边县、靖边县、绥德县、子洲县、清涧县、佳县、吴堡县,覆盖率75%。建成公共体育馆(综合体育馆或全民健身中心)有的神木市、府谷县、靖边县、清涧县、吴堡县,覆盖率41.6%。米脂县、佳县、绥德县、子洲县公共体育馆正在建设中,计划于今年底主体竣工。

  体育赛事产业化发展呈现高水平

   大型体育赛事,是促进城市改革发展、创新发展、高端发展、特色发展,共享发展、绿色发展的助推器,是提升城市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榆林市积极引进乒乓球超级联赛、全国羽毛球超级联赛、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等高水平系列体育赛事,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体育赛事,如中国榆林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国吴堡国际黄河漂流赛、环中国榆林沿黄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环红碱淖自行车越野赛、九九白云山登高赛、沙地卡车越野赛、蒙汉民族运动会、黄土高原冰雪运动节等赛事活动,带动其他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
   与此用时,榆林还创新改变赛事运作模式,即:由以往政府组织改变为市场化运作,由企业组织、冠名,体育局提供服务,搭建平台,形成符合市场化运作、合作共赢的体育比赛模式,有力推进体育赛事产业化。
   杨虎元 贺静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