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7年12月25日] -- 华商报 -- 版次:[G1]
“鎏金铜蚕”与安康开放发展论坛举行

让安康更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华商报讯(记者 王培民)12月18日,鎏金铜蚕与安康开放发展论坛在安康高新区举行,来自全省各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以及文化界、企业界代表齐聚安康,共同探讨鎏金铜蚕的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寻求安康开放发展新的实践路径,让安康更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安康养蚕历史可推前至汉代

   陕西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安康是陕西地处在祖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生态分水岭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素有“生物基因库”和“天然中药材之乡”之称,是闻名全国的优质绿茶、烤烟、魔芋和蚕桑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自然富硒区。明、清时期即以兴桑养蚕为富民之道,成就了“棉桑遍野、男耕女织、富甲全境”的盛景。1984年冬,安康石泉县池河镇出土一只汉代鎏金铜蚕,更是将安康石泉县养蚕的历史推前到汉代。
   历史上子午道连接丝绸之路、汉江水融通八方商贾,安康丝绸、茶叶、中药材等丰富物产除了作为国家贡赋,还通过古丝绸之路远销西域、波斯等地,“鎏金铜蚕”就是安康历史上开放经济与人文交流的有力鉴证。
   安康市市长赵俊民介绍,“十二五”以来,安康突出以招商引资推进开放发展,累计引进项目1470余个,到位资金2000多亿元,28家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投资安康发展;与国内外多个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所达成战略合作项目。目前全市有1.2万多名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留学生,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唱着安康好声音。
   赵俊民指出,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今日安康也站上了开放发展新的历史起点,将紧跟“一带一路”建设和陕西“从内陆省份向开放前沿转变”的步伐,抓住开放发展历史机遇,紧扣“追赶超越、绿色崛起”总纲,坚持“发展为要、生态立市、开放兴市、产业强市”实施路径,加快建设休闲养生“秦巴明珠”生态旅游城市和西北生态经济强市。

  安康丝绸业迎来良好机遇期

   安康市政协原副主席、安康历史与考古著名专家李启良说,今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演讲中提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是丝绸之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标志,也是丝绸贸易的见证,集中体现了汉水中上游地区汉代蚕桑事业的盛况,以及丝绸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安康桑柘繁茂,柞槲成林,非常适宜植桑养蚕。自古代起,蚕桑就是当地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两汉时期,安康的蚕桑事业蔚然成风。西汉末期,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结束了匈奴在西域的统治,丝绸之路上商旅的安全得到保障,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逐渐臻于兴盛。
   “鎏金铜蚕”的故乡石泉县至今还具有一定规模的蚕桑事业。目前全县有桑园7万亩,3万多人从事蚕桑生产,总产值在15亿以上,有两千多家贫困户通过养蚕实现脱贫致富。该县还建立了蚕桑专题博物馆,展示当地蚕桑历史。
   据悉,安康是商务部明确的优质蚕茧基地,随着国际茧丝市场回暖,茧丝价格持续上涨,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高位运行,安康丝绸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