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7年06月19日] -- 华商报 -- 版次:[B1]
砥砺奋进的5年 精准扶贫驻村调研 蹲点驻村:太白县咀头镇下白云村

扶贫重在扶志

5月初至6月初,华商报记者在太白县咀头镇下白云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精准扶贫驻村调研,发现扶贫干部在该村具体的扶贫工作中,强调扶贫重在扶志。
  变化从太白县发展旅游业开始
  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地处秦岭腹地的太白县平均海拔千米之上,是我省海拔最高的县。以前因交通闭塞,太白县咀头镇下白云村,曾经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目前该村辖4个村民小组,136户520人,耕地880亩,以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为主,中药材种植、养殖、务工为辅,2016年人均纯收入10281元,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106人。据统计,除3户财政保障兜底的五保户外,因病致贫12户,因缺少技术致贫17户,因学致贫2户,因残致贫2户。目前10户34人通过自己辛勤劳动、政府帮扶,已实现脱贫。剩下的26户70人中除3户3人五保户外,剩余23户67人,村上力争今年全部脱贫。
   下白云村依山傍水,白墙红瓦的农舍让村庄显得格外漂亮,2016年,该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村子的变化是从太白县发展旅游开始的,因为到太白县旅游的游客日渐增多,饭馆对绿色无公害蔬菜和山珍美味的需求增大,而蔬菜种植市场周期短、见效快,是村民致富的短平快项目。目前下白云村种植蔬菜300亩,以甘蓝、白菜、萝卜、架豆为主,1亩地年收入可达2000至3000元。山上还有羊肚菌、鸡冠菌等纯天然珍稀美味,鸡娃菜、白蔓等野菜更是不胜枚举。村民养殖的牛羊等牲畜,散养着在山上吃草,肉质上佳,这些都是丰富美好的食材……山水环绕、气候宜人、食材鲜美,让下白云村拥有了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

  适合发展养蜂、植药、旅游等
  产业扶贫是脱贫核心动力

   良好的生态同时适宜中药材的种植,目前村民种植中药材苍术36亩、猪苓50亩、丹皮37.4亩。3.4万亩的林地为养殖中蜂提供了优质的资源。目前全村中蜂养殖户60多户,养殖规模达26000箱,其中贫困户16户,养殖约600箱。
   太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安办主任、下白云粗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徐小平说,省委领导的扶贫工作指导意见中提出,扶贫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白云村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合发展养蜂、种菜、植药、旅游等产业,产业扶贫也是该村脱贫致富的核心动力。

  有贫困户持观望态度
  村支书办农家乐带头示范

   据华商报记者走访了解,在产业没有实际效果之前,村民特别是贫困户有许多会处于观望状态。以乡村旅游为例,虽然扶贫干部多次不厌其烦地告知发展产业的好处,但一些贫困户还是不愿真正动起来。为了带动村里农家乐产业的发展,下白云村村支书齐永丽带头在自己家开起农家乐,贫困户可以参股、打工、送原材料。齐永丽说,如果生意好起来,村民便会积极效仿,乡村旅游产业便会形成规模,从而带动贫困户早日脱贫。
   除了日常走村入户的政策宣传外,驻村工作组于5月16日组织了为10户脱贫户授予“脱贫光荣”荣誉牌的活动。当10名脱贫户肩披红绶带、胸戴大红花,在广大村民的关注和掌声中,接过“脱贫光荣”荣誉牌时,脸上洋溢起自豪的神情。这个授牌仪式,给坐在台下的贫困户们带来了不少触动。其中一位贫困苦户告诉记者说:“我也要好好劳动,争取早些脱贫戴上大红花。”
   下白云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周长林说,为脱贫户授予“脱贫光荣”的荣誉、是他们扶贫工作中的一个小创新,希望借此给脱贫户以鼓励,让他们再接再厉,由脱贫一步步迈向致富的道路。更重要的是,这个做法也是对贫困户的鞭策和鼓舞,强调脱贫户在脱贫中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打消个别“以贫为荣”、“等、靠、要”等消积思想,希望贫困户在政府的帮扶下,自己动起来,早日脱贫。 华商报记者 赵国强

  
蹲点驻村:旬阳县城关镇李家台村
  
驻村记者的两喜两忧
   5月17日至6月17日,华商报记者来到旬阳县城关镇李家台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采访调研,感受了扶贫工作的火热,记录精准扶贫的点滴,同时对脱贫攻坚也有了亲身感受后的一些思考。

  喜:各级政府重视 干部专注投入
  忧:凭热情帮扶效果往往不显著

   李家台村距旬阳县城5公里,山大人稀,是我省省定扶贫重点村。驻村期间,华商报记者切身感受了包扶干部的专注与投入。
   5月22日一大早,驻李家台村第一书记、中国核建集团公司原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刘满堂,城关镇副镇长马洪伟,镇人大主席团办公室主任王睿,驻李家台村副书记丁仁平等人来到李家台村入户核查贫困数据。正午的旬阳,最高气温达三十四五度,走几步山路就是一身汗。包括61岁的刘满堂在内,包扶干部们个个脚步匆匆,这边才出李家,那边又进王家。李家台村村支书王东说,脱贫攻坚期间,包扶干部很少有人午休,加班加点、周末不休是常有的事。
   王东介绍,刘满堂驻村扶贫一年多来,建议、引导村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为村民脱贫致富闯下了一片新天地。此外,刘满堂还帮助村上筹集资金数百万元,2016年为村子修建了十多公里的水泥路,帮助村上十多位贫困学生解决了上学难题。
   6月16日下午,刘满堂告诉华商报记者,眼下他正积极和中国核建集团公司、旬阳县水利部门、供电部门协调,争取年内让王家山(李家台村四五组)村民喝上汉江水,实现王家山架空电缆落地。“基础设施问题解决了,就不怕群众致不了富”。
   记者思考: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驻李家台村期间,华商报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包扶干部都能扑下身子,认真工作,不辞劳苦,政策宣讲到位,干群关系融洽。但像刘满堂这样思路开阔、经验丰富、点子多、脑子活,能因地制宜、带领群众致富的干部还是显得偏少。
   记者建议:帮扶干部的选择应该经过选拔,那些有农村经验,点子多,脑子活,能结合实际,且真心实意愿意扶贫的党员干部能更好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实现脱贫致富不能单凭热情。

  喜: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大
  忧:“送礼之风”盛行 物质脱贫更要精神脱贫

   华商报记者驻李家台村采访期间,旬阳县住建局正为王家山几十户村民免费修建柴棚、厕所,粉刷外墙,修筑连户路。村民王彪介绍,2016年,政府不仅为李家台村修建了10多公里的旅游观光路,还为几十户贫困群众修建、加固了房屋,他父亲多年失修的老旧房屋就是政府去年免费修建的。
   与基础设施投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家山村的体育文化建设明显不足。驻村期间记者发现,除一处小型广场外,王家山村没有篮球场、乒乓球桌等体育文化设施。每到晚上农忙结束,村民不是打麻将就是看电视,文化生活相当枯燥。
   更需一提的是,受传统习俗影响,李家台村“送礼之风”盛行,而且“礼数”较重。村民王峰说,在李家台村,同村村民、亲戚、朋友建房(搬迁)要送礼,结婚要送礼,孩子满月要送礼,买车要送礼,过36岁生日要送礼,孩子考上大学要送礼,老人过寿要送礼,去世要送礼,甚至连生病住院也要送礼。这几年,“礼数”越来越重,一般关系起步都在200元,关系亲近一点的,动辄500元、1000元,甚至更高。
   王东说,旬阳县、城关镇相关部门已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2016年,县上指导各村制定了村规民约,规定红白喜事从简,不办生日宴,送礼标准一百元。“村上确实有规定,但由于无人监管,规定只是一纸空文,根本没办法实施。”李家台村一村民向记者反映。
   记者思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同步,致富路上肯定会跌跟头。精神上不富裕,物质上的富裕恐怕难以维系,难以持续。
   记者建议:脱贫攻坚不能只在基础设施上下工夫,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倡新风尚,废除旧习俗,加大“扶志”力度。否则,脱贫攻坚就会形成物质上富裕、精神上贫穷的畸形状态。 华商报记者 陈有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