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4年08月05日] -- 华商报 -- 版次:[A3]

消防官兵徒手挖出被埋5岁小男孩

截至4日11时,公安消防总队已调集937名官兵、141辆消防车、17条搜救犬参加鲁甸地震救援,共从废墟中搜救出66人,其中30人生还,疏散转移群众1300余人。
   目前,消防官兵正对受灾严重的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乐红乡、火德红乡,巧家县包谷垴乡、新店乡、老店乡和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开展搜救。
   “救命呀!武警同志,我老母亲被倒塌的房子压住了,拜托你们救救她呀……”4日凌晨5时,正当武警云南总队第二支队应急救援中队官兵在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村挨家挨户搜救时,村民袁华紧急找到带队的中队长邹勇,请求官兵帮助救出他79岁的老母亲周朝芝。
   在袁华家的废墟上,邹勇安排30名官兵分3个小组,按照先雷达生命探测、而后工具破拆、最后人员搜救的方法,很快发现生命迹象,立即展开了救援行动。由于大型救援设备无法进入,官兵们只能用铁锹和铁钎轮流作业,一锹一锹地展开挖掘,累了就换人挖。经过4个多小时的齐心协力,终于挖到周朝芝老人的衣角。看到老母亲的衣角,袁华失声哭泣。
   很快,周朝芝老人被官兵抬出。经现场医护人员检查,老人生命体征微弱。官兵们立即找来木板,把老人送到临时设立在当地中学的医疗队,将拯救生命的接力棒传递给下一站。
   4日上午7时50分,云南公安消防总队特勤支队到达鲁甸县龙头山镇光明村,运用搜救犬结合人工、仪器三合一的方式进行搜索,发现一名5岁男童被困废墟之中,因为不能采取机械作业,消防官兵只能徒手刨挖营救,经过不懈努力,将孩子从废墟中救出,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经检查,孩子只是腿部受伤。

  倒下的碗柜“救”了四姐弟

   3日22时50分,鲁甸人民医院内灯火通明,急救车警报声不绝于耳,一辆辆急救车进进出出。这家医院收治的地震中的伤者住满了三层楼,地震带给他们的惊恐刻写在他们的脸上。
   在三楼走廊的一张病床上,躺着两名小女孩,姐姐10岁,妹妹6岁。她们正打着点滴,姐妹俩望着床头的输液袋,神情仍旧很紧张。家里共有四姐弟,她们的几名亲人守在病床边,讲述了这4个孩子死里逃生的经历。
   这四个孩子的家在鲁甸县龙头山镇云盘村,这个村距龙头山集镇大约1.5公里远。当天下午,孩子的爸爸妈妈到地里去采摘花椒,留下四个孩子在家中看电视。四个孩子分别是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她们的年龄依次是10岁、6岁、4岁和2岁。
   孩子们的爸爸罗发明感知到地震后,拼命往家里跑。当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家门口时,他家的瓦房全部倒塌了,四个孩子不见踪影。他和妻子凭借家中摆放电视机的大致位置,在废墟里刨着孩子们。村里几十名村民得知后,也赶来帮助搜寻孩子们。
   后来,罗发明听见大女儿在废墟里叫“爸爸救命”,他和村民们挖开废墟,发现四个孩子挤在一起,他们都还活着。大女儿、二女儿受伤较轻,三女儿伤情较重,小儿子的伤势最重。原来,是电视机旁的一个碗柜保护了他们,碗柜和倒塌的墙体间形成一个狭小的空间,使他们避免了更大的伤害。
   四个孩子陆续获救。但是,龙头山集镇出去往鲁甸县方向三四公里远的地方发生山体滑坡,交通完全中断,孩子们的爸爸和邻居只好把孩子背出来。过了滑坡地段后,当地村民用摩托车把四个孩子送到医院救治。
   孩子们的亲人说,罗发明的小儿子伤情最重,已经转到昭通市人民医院救治,其他3人也在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男子被埋19小时 获救后称太渴要喝水

   4日上午11时30分,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22岁男子杨国云生还。他是在被屋板掩埋了19个小时后得救的。
   杨国云是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村村民,与70多岁的母亲相依为命。他农忙时做农活,农闲时开摩托车带人做生意。在邻居女孩唐正粉眼中,杨国云“因为口齿不清,特别不愿与人交流”。
   地震发生后,杨国云和唐正粉的家倒塌。当时,唐正粉和妹妹上山采花椒躲过一劫,但她们12岁的弟弟被纷纷而落的瓦砾掩埋。10分钟后,焦急赶到的唐正粉的二伯救出了弟弟。但杨国云和母亲被盖在一片废墟之中。
   直到4日上午杨国云被救出,他清晰地说了一声:“我太渴了!要喝水!”然而,他的母亲不幸遇难。

  悲剧

  一家6人刚从成都回来 下午地震时全遇难

   3日晚,《云南信息报》记者肖辉龙抵达震中龙头山镇。据其介绍,当他们到达震区时路是堵着的,很多车基本上都不能进,就在路边排着队等着,大家都是徒步进来的。
   他采访了一家人,地震死了6口人,是家里的大姐和自己的两个孩子、二姐和自己的孩子以及一个外侄。他们3日刚刚从成都回来没多久,没想到下午就发生地震,全部被埋在倒塌的废墟下。两姐妹的父亲哭得非常伤心,趴在地上不肯走,后被家属强行拉走。
   巧家县包谷垴新坪村的刘永才也痛失亲人。他没有想到,和孙女10年来的第一次见面,就成了永别。
   刘永才的儿子刘太富跟宾川的李菊结婚后,一直生活在宾川,受生活条件等影响,10年来没有回去看望过父母。8月2日下午,禁不住女儿的哀求,刘太富终于带着妻子和女儿李福敏回到了阔别10年的家乡。8月2日的团圆饭,虽然满是爱意看着孙女李福敏,但内敛的刘永才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孙女叫爷爷,他也只是憨笑点头,算是回应。第二天中午,刘永才就到山上去采花椒,儿子儿媳在家里打理家务,李福敏则在台阶上做作业。突然,地震来了,一家三口全部被埋在了废墟当中。当周围人将儿子儿媳从废墟中救出后,两人已经身受重伤,最终,两人被连夜送往巧家县人民医院救治。而当人们将李福敏从废墟中救出后,15岁的小姑娘已经满脸是血,停止了呼吸。
   祸不单行,刘永才的弟媳妇在家里剥花椒时,被倒塌的墙壁砸中头部遇难。

  一派出所三层楼坍塌 4警员遇难

   位于此次昭通地震震中的龙头山派出所受灾严重,派出所办公楼被夷为平地。包括龙头山派出所所长夏大猛在内的3名民警、一名协警不幸遇难。
   地震发生时,鲁甸县公安局领导就及时联系龙头山派出所,但一直无法联系通,于是,迅速组织警力在16时40分从县局出发火速赶往灾区,到龙头山镇沙坝村时,道路中断,民警徒步赶往龙头山派出所,看到派出所办公楼全部坍塌,三层楼房只见第三层,一二层都不见了,派出所在所民警和来所里办事的群众、协警全部被掩埋。
   经查,一楼是派出所的办公区,地震发生时,所长夏大猛,民警刘店、柳成函及两名协警正在一楼办公,同时还有两名来派出所办事的群众,共7人被掩埋。经过紧急施救,至8月4日12时,搜救出两名群众及一名协警,3人被送往医院抢救。至15时,3名民警和一名协警的遗体被找到。

  灾区直击

  震中地区食品匮乏 解放军浑水煮面

   昨日,人民日报官微发布消息称,在震中龙头山镇的龙泉中学,这里食物匮乏,只能吃外面输送进来的泡面。地下水和自来水因为地震水质浑浊,洁水有限优先供应伤员,而解放军、消防官兵等救援人员,只能用浑水泡面、做饭。一些已一整天没吃东西的战士,只能干吃方便面。

  背负、肩扛、小车推
  救灾人员徒步十公里运送物资至重灾区

   地震发生后,距离鲁甸县城20多公里的重灾区龙头山镇道路多处塌方中断,4日上午道路基本抢通。为了保证伤员转运,优先放行救护车辆,大量救灾人员或背负或肩扛或用小车推行救援工具和物资,徒步十余公里进入重灾区。

  巨大山体滑坡 将道路完全阻断

   随着向灾区方向深入,沿路山体滑坡增多,路边甚至还有数辆被石块砸中的车辆。在距离龙泉中学两公里左右的路上,地震引发了巨大的山体滑坡,将道路完全阻断,大量石块和泥土甚至滚入河中。6台挖掘机和铲车正在全力工作:清理河道、重新铺设河岸。几名参与救援的人员说,眼下最大的困难就是道路阻断,“伤员出不来,物资进不去”。龙泉中学的主教学楼4层墙体全部严重脱落,到处都是白色的瓷砖和灰色的水泥。而紧邻龙泉中学的烤烟收购点一栋办公楼更是严重变形,院子中间的一块水泥地上还晒有大片花椒,没来得及收,经过一夜雨淋后,在烈日下散发出一股奇怪的味道。

  彩条布供不应求 临时安置非常艰难

   步行了3个多小时,云南省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志愿服务队队长杨海龙到达龙头山镇。他说,目前龙头山镇对帐篷、衣服、棉被、毛毯、水等迫切需要,镇里的粮食也很少。
   记者了解到,在转移安置群众中,搭建简易棚舍所需的彩条布(三色布)需求量大,市场供应困难,临时安置非常艰难。
   昨日17时左右,抗震救灾指挥部传来消息,龙山头镇的自来水已经接通,目前已有5000余名官兵、2000余名干部进入灾区投入抗震救灾。在鲁甸县较大的集中安置点龙头山镇龙泉村已有救援力量2196人。

  菜园子村200村民1人1天只吃1个洋芋

   位于震中的龙头山镇光明村,下辖21个小村社。其中菜园子村的负责人李世贤说,他所在的村子有200余村民被困,村里食物告急,地震发生当晚到昨日下午每人只吃了一个洋芋,现有食物只能维持到今天。
   目前,菜园子村90%的土房子都倒了。李世贤说,村里目前食物紧缺,余震不断,根本就不敢再去刨吃的,住宿只能用塑料布搭棚子解决。虽然有救援队员到村里救人,但并不能带来物资。
   当地的地质条件也成为很大隐患,李世贤说,菜园子村被一条沟隔成两半,现在村民们已经转移到相对安全的一边。地震后已经发现上方山体有开裂现象,并伴有小的滑坡,“能撑多久不晓得”。
   地震中,村里有多人被埋,其中两人被救出时已无生命迹象。截至昨日17时,仍有一位母亲和她七八岁大的孩子被埋。李世贤说,挖起来太难了,倒掉的房子埋得最深的地方有两米多,“最要命的是根本不知道人埋在哪里,可能是客厅,可能是卧房”。
   救援人员昨日下午3点多抵达,只能从客厅沙发的位置挖,但进展缓慢。现场土石杂乱,木梁纵横,余震除了会造成山体的滑坡,还会让已经坍塌的屋子再次塌陷,这让去救人的人也很危险,“有时候震一下,木梁会弹起来,人就不敢动了”。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央视、《新京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