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09年12月30日] -- 华商报 -- 版次:[A1]

养老保险实行全国一卡通

跨省转移接续由社保机构办理,申请人无需两地跑,45个工作日办妥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转发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办法明确45个工作日可办好转移接续手续。
   办法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旨在保证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并在城镇就业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顺畅转移接续。
   办法指出,要建立全国县级以上社保经办机构联系方式信息库,并向社会公布,方便参保人员查询参保缴费情况,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还将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发行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障卡。
   各地已制定的跨省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相关政策与该办法规定不符的,以该办法规定为准。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由各省级人民政府参照本办法制定,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
   此外,农民工在城镇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在农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衔接政策,另行研究制定。
  ■资金实行双转移
  个人账户的钱全转单位缴费转12%
    个人账户储存额:1998年1月1日之前按个人缴费累计本息计算转移,1998年1月1日后按计入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额计算转移。
   统筹基金(单位缴费):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
  ■领养老金先确定领取地
  多次转移且缴费均不满10年到户籍所在地领取养老金
    参保人员达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的,其在各地的参保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含本息)累计计算,以本人各年度缴费工资、缴费年限和待遇领取地对应的各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其基本养老金。
   未达到待遇领取年龄前,不得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办理退保手续;其中出国定居和到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定居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领取地确定方法】
   第一种:户籍所在地
   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种:非户籍所在地
   1.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当地养老保险待遇。
   2.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3.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办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手续。
   【专家解读】
   转移或影响养老金多少
   有关专家认为,按照上述方法确定领取地时,可能会出现一个矛盾,因为发达地区养老金高,有些参保者在发达地区参保达到10年,就可以按照发达地区标准领取养老金了。
  转移办法适用人群
    ■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包括农民工。
   ■已经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再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办法所称缴费年限,除另有特殊规定外,均
   包括视同缴费年限。
  ■关系转移很方便
  由社保机构办理申请人无需两地跑
    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的,由原参保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参保缴费凭证,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应随同转移到新参保地。参保人员只需提出申请,所有手续都由相关社保机构办理。
   参保人员返回户籍所在地就业参保的,户籍所在地的相关社保经办机构应为其及时办理转移接续手续。未返回户籍所在地就业参保的,由新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及时办理转移接续手续。
  第一步:申请
  申请人: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申请机构:新参保地社保机构申请方式:书面
  第二步:审核
   审核机构:新参保地社保机构
   审核时限:15个工作日内
   审核结果:符合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不符合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
  第三步:转移接续
    办理机构:原参保地社保机构
   办理时限: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
   办理结果: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
  第四步:办结
    办理机构:新参保地社保机构
   办理时限:15个工作日内
   办理结果:收到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办结有关手续后,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特别规定
  男50岁女40岁一般不转关系
  可在新参保地建临时账户
    对男性年满50周岁和女性年满40周岁的,应在原参保地继续保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同时在新参保地建立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记录单位和个人全部缴费。参保人员再次跨省流动就业或在新参保地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将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中的全部缴费本息,转移归集到原参保地或待遇领取地。
   但参保人员经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调动,且与调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不受以上年龄规定限制,应在调入地及时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
  农民工断保保存个人账户
  返城就业时累计计算缴费年限
    《办法》规定,农民工中断就业或返乡没有继续缴费的,由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保存其全部参保缴费记录及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继续计息。
   返城就业并继续参保缴费的:无论其回到原参保地就业还是到其他城镇就业,均累计计算其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其个人账户储存额,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不再返城就业的:其在城镇参保缴费记录及个人账户全部有效,或在达到领取条件时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解读 农民工不会再退保
   西北政法大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中心主任谢德成说,农民工在社保方面可谓得到了解放。以前,一些农民工返乡时,因为养老保险不能接续,就会退保。但退保只能领取个人账户,这对农民工来说比较吃亏。养老保险可以转移接续后,农民工就不用再退保了,而且可以和城镇职工享受同样的养老保险待遇。
  声音 担心单位不给缴
   在西安打工的王晓锋说,自由转移后他们会很乐意参保,但最担心政策会成一纸空文。“企业有时候连工资都不及时发放,参加养老保险再缴一些钱肯定比较难。”
   而对于农民工最关心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如何衔接,目前还没有明确规定。有关专家认为,将来在向新农保转移时,应该是除了个人账户,也转移部分单位缴纳费用,但转移多少不好确定。本报记者 周艳涛
    ■相关新闻
  我省事业单位提高养老金缴费标准引争议
    本报讯(记者 周艳涛)明年起,陕西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由30%提高到36%,其中单位缴费由22%提高到28%,省财政还会按缴费基数的2%及其他因素每年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给予一次性补助。这引起一些争议。
   有许多市民和一些专家担心,事业单位将单位缴纳部分提高,其养老统筹部分则比企业增加许多,将来退休时,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将会拉大,有失公允。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综合新华社、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