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03月13日]
-- 华商报 --
版次:[A7]
乍暖还寒
谨防“倒春寒”袭击心脑血管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不过,据气象预报,近日陕西又将迎来大面积降水降温天气。“倒春寒”的忽然而至,无疑对人们的健康是一种挑战。
“倒春寒”,是指初春气温迅速回升之后,又突然下降的异常天气现象。这种天气反复无常,一日之内温差极大,中午时分尚是暖意融融,到了晚上又气温骤降。西安市第五医院心血管二科主任范秀风指出,“倒春寒”对于人体健康,尤其是心脑血管系统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因此应积极做好预防。
“倒春寒”对心脑血管系统有多重影响
“倒春寒”对心脑血管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血管收缩与血压异常波动。在气温迅速降低的情况下,人体出于本能的御寒反应,血管会自动收缩,排汗量减少,同时刺激血压升高,令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流加速,血管外周阻力增大,这些因素交叉作用在一起,极易引发血压异常升高和血管栓塞等问题,进而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或复发的诱因。
其次是心脏负担显著加重。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体表温度会迅速降低,为了维持正常体温,身体新陈代谢会加快以产生更多热量,这就迫使心脏需更加努力地工作,输出更多血液,从而加重心脏负荷。这一情形对正常人影响不大,但对于原本就有心脏疾病的患者而言,会使病情恶化的风险大增。
第三,气温速降会使血液黏稠度攀升。初春时节,气候干燥,人体水分消耗较多,容易导致血液黏稠,血流速度减缓,血液运行不畅;而寒冷,又会使人们活动量减少,进一步造成脑、心肌、内脏等重要器官血液灌流不足,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范秀风介绍,气温骤降后,由于人体血液黏稠度的增高,极易形成血栓,从而成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同时,“倒春寒”还可能加重呼吸系统疾病,并引发心脑血管系统的病变。
防御“倒春寒”
做好保暖还不够
面对“倒春寒”可能带来的健康威胁,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呢?
范秀风表示,首先要及时添衣保暖,尤其要注重头颈部和四肢的保暖,以防止血管因寒冷刺激而收缩;其次,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外出时务必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做到有备无患。另外,在饮食上应多摄入蔬菜水果,减少高油、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取,保持饮食均衡。同时,应注意适当锻炼,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增强心肺功能。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需要注意在气温较低时,应尽量避免外出活动。平时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既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对心脑血管健康也有积极影响。另外,建议定期体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及时干预。”范秀风表示,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切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心脑血管患者则应按时复诊,及时治疗,防止疾病恶化,并遵医嘱用药。“倒春寒”反映出初春天气的复杂多变,人们在这一时期,应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保持精神舒畅及平和乐观的心态。若心情紧张或抑郁,则容易导致血压升高,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吴洁
专家简介
范秀风,西安市第五医院心血管二科主任,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市首届名中医,国医大师雷忠义学术传承人,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盲审专家。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种顽固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病毒性心肌炎、大动脉炎、肺动脉高压等疾病。
门诊时间:周一、三、四上午
挂号方式:扫描医院二维码搜索专家挂号。
“倒春寒”,是指初春气温迅速回升之后,又突然下降的异常天气现象。这种天气反复无常,一日之内温差极大,中午时分尚是暖意融融,到了晚上又气温骤降。西安市第五医院心血管二科主任范秀风指出,“倒春寒”对于人体健康,尤其是心脑血管系统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因此应积极做好预防。
“倒春寒”对心脑血管系统有多重影响
“倒春寒”对心脑血管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血管收缩与血压异常波动。在气温迅速降低的情况下,人体出于本能的御寒反应,血管会自动收缩,排汗量减少,同时刺激血压升高,令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流加速,血管外周阻力增大,这些因素交叉作用在一起,极易引发血压异常升高和血管栓塞等问题,进而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或复发的诱因。
其次是心脏负担显著加重。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体表温度会迅速降低,为了维持正常体温,身体新陈代谢会加快以产生更多热量,这就迫使心脏需更加努力地工作,输出更多血液,从而加重心脏负荷。这一情形对正常人影响不大,但对于原本就有心脏疾病的患者而言,会使病情恶化的风险大增。
第三,气温速降会使血液黏稠度攀升。初春时节,气候干燥,人体水分消耗较多,容易导致血液黏稠,血流速度减缓,血液运行不畅;而寒冷,又会使人们活动量减少,进一步造成脑、心肌、内脏等重要器官血液灌流不足,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范秀风介绍,气温骤降后,由于人体血液黏稠度的增高,极易形成血栓,从而成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同时,“倒春寒”还可能加重呼吸系统疾病,并引发心脑血管系统的病变。
防御“倒春寒”
做好保暖还不够
面对“倒春寒”可能带来的健康威胁,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呢?
范秀风表示,首先要及时添衣保暖,尤其要注重头颈部和四肢的保暖,以防止血管因寒冷刺激而收缩;其次,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外出时务必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做到有备无患。另外,在饮食上应多摄入蔬菜水果,减少高油、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取,保持饮食均衡。同时,应注意适当锻炼,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增强心肺功能。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需要注意在气温较低时,应尽量避免外出活动。平时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既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对心脑血管健康也有积极影响。另外,建议定期体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及时干预。”范秀风表示,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切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心脑血管患者则应按时复诊,及时治疗,防止疾病恶化,并遵医嘱用药。“倒春寒”反映出初春天气的复杂多变,人们在这一时期,应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保持精神舒畅及平和乐观的心态。若心情紧张或抑郁,则容易导致血压升高,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吴洁
专家简介
范秀风,西安市第五医院心血管二科主任,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市首届名中医,国医大师雷忠义学术传承人,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盲审专家。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种顽固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病毒性心肌炎、大动脉炎、肺动脉高压等疾病。
门诊时间:周一、三、四上午
挂号方式:扫描医院二维码搜索专家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