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9月06日]
-- 华商报 --
版次:[A12]
老菜场里的艺术烟火人间
这是西安的一个小角落,也是古城一处新变化
如果你有兴趣且愿意分享
诚邀你用图文展现“古城·新记”
共赴人间繁华
古城·新记
虚位以待
图邀
向所有朋友发出征图邀约——
记录城市真实鲜活丰富的样子
以《我镜头里的》为主题
从一个小小切口看城市风姿气韵
感受古城在新时代的活力脉动
文邀
向青少年朋友发出征文邀约——
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
以《我心中的》为名
用你手写你心
用文字的力量书写家国情怀
“早晨菜篮子,夜晚咖啡屋”“楼下烟火气,楼上艺术范”,这是西安建国门老菜场的真实状态——市井气息与时尚元素激情碰撞。早上,这里是市民买菜的市场;晚上,这里成为年轻人“夜生活”的不二之选。
近日,商务部发布《第一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优秀实践案例》,西安市建南社区“老菜场更新改造打造新‘烟火’街区”案例入选。请跟着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的镜头,感受老菜场的烟火气、艺术范。
早晨:柴米油盐菜
8月28日早上6点,“老甑糕——老甑糕——”,三轮车夫清脆的吆喝声唤醒了建国门老菜场,一家家卖菜卖肉的摊位“醒了”,摊主们开始整理自家摊位上的菜品,迎接进入市场的第一波客人。
老菜场位于西安城墙内东南角的一处老街区,进了建国门沿城墙根向东步行300多米,便到了信义巷口,北拐进信义巷不远便是老菜场的主街区,一楼是传统的蔬菜果品肉类水产等批发零售区域,二三四楼是改造后的时尚街区。
早上7点刚过,市场一楼里的人慢慢多了起来。“这里的菜品价位相对实惠些。”67岁的老陈住在建国门外,来回走路20分钟,他买好了蔬菜和水果,提着一个袋子,沿着城墙根徐徐走着。
不少相熟的人结伴来买米面油菜肉和鸡蛋等,一边聊天一边选购日用品,这是多年形成的习惯动作。
到了八九点,老菜场早市人流渐入高潮,狭窄的地方需要侧身才能通过。一家牛羊肉店摊位前,卖肉者一直在忙,仍然有十几个人在排队等候……
午后:咖啡甜品烧烤
下午三点多,正熙甜品店的老板张先生边给顾客准备甜品饮料边说:“门口的凳子大家都可以坐的,歇歇脚。”张先生是比较早入住老菜场的商户,他经营的店面只有4平方米,开业三年多了,没有雇员工,一般中午后开门营业到晚上九十点。问及生意如何,他笑呵呵地说:“我这是半天生意,主要是午后和晚间,生意还不错吧。”
在老菜场街区,不时能看到穿着汉服唐装或时尚潮服的年轻人打卡拍照。有从哈尔滨、重庆、福州等地来西安旅游的,也有在小红书、抖音上了解到老菜场后慕名而至。
下午六七点,夕阳西下,咖啡屋、烧烤摊的灯光相继点亮。
坐在老菜场天街或四楼楼顶的市井烧烤摊上,可以远眺西安、平视古城墙。服务员一边准备烧烤物料等候客人,一边介绍:“坐在我们摊位上,吹着古城的微风,赏着城墙美景,吃着正宗烤肉,喝着冰镇啤酒,岂不美哉!”
建国门老菜场还有风格迥异的酒吧、创意十足的民宿、彰显个性的涂鸦。熙攘攘的人群中,拎着菜篮的老年人与拍照打卡的时尚青年擦肩而过,柴米油盐与时尚艺术同框共生,“有味”与“有趣”交融碰撞……
从平绒厂到综合市场再到文创街区
老菜场实现华丽变身
西安建国门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西安市平绒厂,也是当时全国仅有四个平绒厂中最大的一个,1998年全面停产。为解决下岗职工生活就业难题,2000年平绒厂将厂房改造为涵盖餐饮、果蔬、肉类、百货等的综合市场,可满足周围居民的购物需求。
2019年起,在“保留居民原有生活状态”和“保持菜市场市井风貌”的前提下,利用原有的旧厂房改建成创意街区,经过“微更新”与“轻改造”,老菜场变身成一个兼容老城故事、工业记忆和市井生活的独特街区。一层还是传统的蔬菜水果蛋奶等批发零售市场,二三四楼和楼顶增加了不少文创店铺,摄影馆、咖啡屋、烧烤店和地方特色美食,天台上有天台树岛落日咖啡屋和星空音乐会,非常适合年轻人夕阳下绝美打卡。从平绒厂到综合市场,再到文创街区,老菜场实现了华丽变身。
注入了新的生活方式与活力的老菜场,引进特色业态,延续烟火气息,打造菜市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成为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受到居民好评,也成为不少年轻人和外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据了解,从2022年,西安市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雁塔区、新城区、碑林区、经开区、高新区等5个区(开发区)开展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成了27个便民生活圈,2023年起在全市范围推广,到2025年底,还将建设不少于150个便民生活圈。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陈团结 文/图
《我心中的______》
华商报文化副刊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征文
2024年10月1日,新中国将迎来辉煌的75岁生日。这七十五年间,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庆祝这一历史时刻,西安市作家协会与华商文化副刊《长安书房》联合举办征文活动,诚邀中小学生书写家国情怀,并以此为契机开展“长安青少年写作大赛”,旨在通过文学的力量,展现国家的辉煌成就,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与文学创作热情。
>>征文要求
主题:《我心中的________》
体裁:体裁、题材不限,诗歌、散文、故事均可,要求作品为原创,文责自负。
字数:散文等字数在3000字以内;诗歌在20行以上,50行以内;每位作者限投1篇。
渠道:为响应节约型社会的号召,本次征文活动只接受电子来稿,请发送至573419648@qq.com,并注明“姓名+学校+年级+《我心中的________》”字样。
提醒:所有投稿作品请标注学校、年级,以及家长联系方式,以供后续联系。信息不完整不予参评,一稿多投不予参评。
承诺:主办方将组织专家进行评选,按照真实性、文学性、思想性的原则,评选出一批优秀作品,陆续在华商文化副刊《长安书房》刊登,优秀作品的作者有机会接受我省知名作家面对面指导,优秀作品还有可能集结成册。(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华商文化副刊《长安书房》)
另:向所有朋友征集古城西安摄影图片
主题:《我镜头里的________》
渠道:照片送至573419648@qq.com,并注明“姓名+联系电话+《我镜头里的_________》”字样。
如果你有兴趣且愿意分享
诚邀你用图文展现“古城·新记”
共赴人间繁华
古城·新记
虚位以待
图邀
向所有朋友发出征图邀约——
记录城市真实鲜活丰富的样子
以《我镜头里的》为主题
从一个小小切口看城市风姿气韵
感受古城在新时代的活力脉动
文邀
向青少年朋友发出征文邀约——
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
以《我心中的》为名
用你手写你心
用文字的力量书写家国情怀
“早晨菜篮子,夜晚咖啡屋”“楼下烟火气,楼上艺术范”,这是西安建国门老菜场的真实状态——市井气息与时尚元素激情碰撞。早上,这里是市民买菜的市场;晚上,这里成为年轻人“夜生活”的不二之选。
近日,商务部发布《第一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优秀实践案例》,西安市建南社区“老菜场更新改造打造新‘烟火’街区”案例入选。请跟着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的镜头,感受老菜场的烟火气、艺术范。
早晨:柴米油盐菜
8月28日早上6点,“老甑糕——老甑糕——”,三轮车夫清脆的吆喝声唤醒了建国门老菜场,一家家卖菜卖肉的摊位“醒了”,摊主们开始整理自家摊位上的菜品,迎接进入市场的第一波客人。
老菜场位于西安城墙内东南角的一处老街区,进了建国门沿城墙根向东步行300多米,便到了信义巷口,北拐进信义巷不远便是老菜场的主街区,一楼是传统的蔬菜果品肉类水产等批发零售区域,二三四楼是改造后的时尚街区。
早上7点刚过,市场一楼里的人慢慢多了起来。“这里的菜品价位相对实惠些。”67岁的老陈住在建国门外,来回走路20分钟,他买好了蔬菜和水果,提着一个袋子,沿着城墙根徐徐走着。
不少相熟的人结伴来买米面油菜肉和鸡蛋等,一边聊天一边选购日用品,这是多年形成的习惯动作。
到了八九点,老菜场早市人流渐入高潮,狭窄的地方需要侧身才能通过。一家牛羊肉店摊位前,卖肉者一直在忙,仍然有十几个人在排队等候……
午后:咖啡甜品烧烤
下午三点多,正熙甜品店的老板张先生边给顾客准备甜品饮料边说:“门口的凳子大家都可以坐的,歇歇脚。”张先生是比较早入住老菜场的商户,他经营的店面只有4平方米,开业三年多了,没有雇员工,一般中午后开门营业到晚上九十点。问及生意如何,他笑呵呵地说:“我这是半天生意,主要是午后和晚间,生意还不错吧。”
在老菜场街区,不时能看到穿着汉服唐装或时尚潮服的年轻人打卡拍照。有从哈尔滨、重庆、福州等地来西安旅游的,也有在小红书、抖音上了解到老菜场后慕名而至。
下午六七点,夕阳西下,咖啡屋、烧烤摊的灯光相继点亮。
坐在老菜场天街或四楼楼顶的市井烧烤摊上,可以远眺西安、平视古城墙。服务员一边准备烧烤物料等候客人,一边介绍:“坐在我们摊位上,吹着古城的微风,赏着城墙美景,吃着正宗烤肉,喝着冰镇啤酒,岂不美哉!”
建国门老菜场还有风格迥异的酒吧、创意十足的民宿、彰显个性的涂鸦。熙攘攘的人群中,拎着菜篮的老年人与拍照打卡的时尚青年擦肩而过,柴米油盐与时尚艺术同框共生,“有味”与“有趣”交融碰撞……
从平绒厂到综合市场再到文创街区
老菜场实现华丽变身
西安建国门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西安市平绒厂,也是当时全国仅有四个平绒厂中最大的一个,1998年全面停产。为解决下岗职工生活就业难题,2000年平绒厂将厂房改造为涵盖餐饮、果蔬、肉类、百货等的综合市场,可满足周围居民的购物需求。
2019年起,在“保留居民原有生活状态”和“保持菜市场市井风貌”的前提下,利用原有的旧厂房改建成创意街区,经过“微更新”与“轻改造”,老菜场变身成一个兼容老城故事、工业记忆和市井生活的独特街区。一层还是传统的蔬菜水果蛋奶等批发零售市场,二三四楼和楼顶增加了不少文创店铺,摄影馆、咖啡屋、烧烤店和地方特色美食,天台上有天台树岛落日咖啡屋和星空音乐会,非常适合年轻人夕阳下绝美打卡。从平绒厂到综合市场,再到文创街区,老菜场实现了华丽变身。
注入了新的生活方式与活力的老菜场,引进特色业态,延续烟火气息,打造菜市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成为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受到居民好评,也成为不少年轻人和外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据了解,从2022年,西安市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雁塔区、新城区、碑林区、经开区、高新区等5个区(开发区)开展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成了27个便民生活圈,2023年起在全市范围推广,到2025年底,还将建设不少于150个便民生活圈。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陈团结 文/图
《我心中的______》
华商报文化副刊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征文
2024年10月1日,新中国将迎来辉煌的75岁生日。这七十五年间,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庆祝这一历史时刻,西安市作家协会与华商文化副刊《长安书房》联合举办征文活动,诚邀中小学生书写家国情怀,并以此为契机开展“长安青少年写作大赛”,旨在通过文学的力量,展现国家的辉煌成就,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与文学创作热情。
>>征文要求
主题:《我心中的________》
体裁:体裁、题材不限,诗歌、散文、故事均可,要求作品为原创,文责自负。
字数:散文等字数在3000字以内;诗歌在20行以上,50行以内;每位作者限投1篇。
渠道:为响应节约型社会的号召,本次征文活动只接受电子来稿,请发送至573419648@qq.com,并注明“姓名+学校+年级+《我心中的________》”字样。
提醒:所有投稿作品请标注学校、年级,以及家长联系方式,以供后续联系。信息不完整不予参评,一稿多投不予参评。
承诺:主办方将组织专家进行评选,按照真实性、文学性、思想性的原则,评选出一批优秀作品,陆续在华商文化副刊《长安书房》刊登,优秀作品的作者有机会接受我省知名作家面对面指导,优秀作品还有可能集结成册。(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华商文化副刊《长安书房》)
另:向所有朋友征集古城西安摄影图片
主题:《我镜头里的________》
渠道:照片送至573419648@qq.com,并注明“姓名+联系电话+《我镜头里的_________》”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