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4年07月13日] -- 华商报 -- 版次:[A1]

三伏天晒背,是否真的可行?

医生:三种人可多晒,但要讲究科学

   一把遮阳伞,一块垫子,一片平地,即可开始。近期网络上流行起的这项不花钱的养生方式——晒背,引得许多人跟风效仿。
  零成本的“养生”火了!
  有人说“效果比医美还好”

   7月以来,天气炎热,太阳炙烤,多地温度直逼40℃。在这样的天气很多人选择躲在空调房里吹着凉风,但是又有着一群人选择去太阳下接受“烤”验。
   据报道,广东佛山一女子称在楼顶晒后背,10天瘦了4斤。当事人称晒完感觉自己眼神都变得清澈了,每天晒大概半个小时,虽然黑了但感觉值得。
   在社交软件上,搜索“晒背”,也能看到许多网友分享自己晒背的心得和体验。
   不少网友发现,持续一段时间晒背后,自己变得更有精气神,也不容易手脚发凉了。更关键在于,这是一项几乎零成本的“养生”方式。
   评论区有网友说,晒背现在似乎挺流行的,这么热的天,不怕晒出问题?
   也有一些网友说,自己最近也在晒背,已经坚持一段时间了。
   网友@XSQZB:有用的,慢慢坚持,我昨天也晒了。
   网友@棒棒浪棒棒:上午十点前的太阳,下午三四点后的太阳可以晒,不要晒到头。
   网友@芒果不熟:晒了,明天继续。
   网友@蔡根花:我周末没吃饭就晒背,低血糖了。
   网友@梦幻:广东朋友跟我说比贴三伏贴效果还好,我正准备周末晒。
   网友@叶一枝:身体能承受的情况下,时间可以长点,坚持一整个夏天。
   网友@压星河:今天是第四天,对比前面明显出汗量减少了,而且前面3分钟就出汗,今天就是5分钟。
   网友安妮(化名)长期受着痛经的困扰,听说晒背可以缓解生理期的疼痛,于是定期在周六周日的上午穿着防晒衣,打一把太阳伞,抱着一壶开水,做好全副武装,坐在小板凳上,把背部对着太阳照射的方向,接受着夏日“天炙”。“晒背的过程会觉得心情愉悦,晒了小半个月后,皮肤肉眼可见变得更为透亮。”不仅如此,甜甜还发现自己长期吃沙拉都没瘦下去的体重居然降低了,面色变得也更为红润,“效果比医美还好”。
   长沙市民小王近期也刷到很多关于晒背可以去除湿气的帖子,作为游泳教练的她长期深受寒湿带来身体疼痛的困扰,于是选择在下午没有课的时间在躺椅上晒背。晒了几天后发现自己在空调下不再手脚容易冰凉,“感觉晒背确实对祛寒湿有很强的效果”。

  三伏天晒背,是否真的可行?
  医生提醒:讲究科学,切忌盲目跟风

   减重、祛寒湿、缓解经期疼痛、带来心情愉悦……晒背真的有网上传的那么神奇?
   长沙市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肖智表示,自己也关注到网络上流行的晒背行为。首先,她从中医角度肯定了晒背的养生功效。夏日晒背可以起到一个补阳的作用,即可以养阳气。
   对于网络上提到晒背的一些功效,肖智从身体角度出发,认为晒背对于日常表现为怕冷、畏寒、脸色苍白、大便不成形、大便稀溏,脸浮、肢肿等虚寒体质,寒湿内盛的人能起到提高体质的作用;适当晒背对于骨骼来说也可以起到补充维生素D的作用。
   在女性常关注的体重管理方面,晒背可以通过补充阳气的方式,提高女性机体代谢率,实现消耗脂肪的作用;从心理角度看,中医常提到的肝气郁结引起,或是痰湿阻滞引起,或寒湿郁积在体内而引起郁症的心理情况。通过晒背实现养阳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对于晒背的频率,肖智从中医保健的角度建议五天左右晒一次,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整。
   除此之外,肖智还提醒市民,一切的养生与治疗都应当在保证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进行。
   ■哪些人可以多晒晒?
   1.有慢性病的。如代谢综合征、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症、过敏性咳嗽、鼻炎、咽炎、痛经、妇科慢性炎症等人群,通过三伏天晒太阳出汗,益气温阳、散寒通络,防治冬季易发疾病。
   2.亚健康的。如胃肠功能不好、易感冒、又怕冷又怕热、腰腿怕冷怕风、体力活动少、压力大等亚健康人群,通过三伏天晒太阳出汗增强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3.阳虚、湿气重的。如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肢体困倦、精神不振的人,选择三伏天晒太阳出汗,激发气血经络的活动,改善阳虚、寒湿体质。
   ■每次晒多久合适?
   成年人以20分钟到1小时为宜;婴幼儿和儿童可适当缩短至15~20分钟;老年人可适当延长,但不能一次暴晒太久。晒背以达到微微汗出即可。
   ■晒背有哪些注意事项?
   晒背时不可空腹,头、面、眼部应做好防晒措施,如戴遮阳帽、太阳镜,晒的时候最好穿件浅色薄衫,晒前晒后要适量喝水,补充体液消耗。晒完背后最好先在荫凉处,避强风冷风,如果出汗多,要等汗停了再进入空调房。
   ■哪些人不适合晒背?
   对紫外线过敏者,或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人,气阴两虚或阳盛体质人群,孕妇等人群不太适合晒背。
   服食或接触过藜菜(灰菜)或其他有光感性的植物后应避免日晒,常见的感光性食物有无花果、菠菜、莴苣、荞麦、小白菜、芥菜、苋菜、马齿苋等。
   服用过易发生光毒反应的药物,在服药期间及停药后5日之内,应避免接触阳光或紫外线。光毒反应发生率较高的是沙星类抗菌药,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等。 据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