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4年06月15日] -- 华商报 -- 版次:[A1]
按键伤人 强力管网 有图未必是真相

耸人听闻

MCN机构利用AI造谣日收入过万元
“××突发爆炸”
   “××一民房发生爆炸事故”……
   不法分子为赚取平台流量补贴
   利用AI软件生成图片和文字炮制谣言
   最高峰一天能生成4000至7000篇

  

   “西安突发爆炸”“重庆巫溪一民房发生爆炸事故”……这些耸人听闻的消息,竟都是利用AI软件炮制的谣言。
   近日,一些不法分子为赚取平台流量补贴,实现流量变现,利用AI合成技术编造谣言,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真相到底如何?公安机关又将怎样处理?

  有图未必是真相
  违法人员利用AI技术博取流量

   今年1月,某网络平台出现一条关于“西安爆炸”的消息称,当月10日晚,西安突然响起巨大爆炸声,文字下方还配发所谓爆炸的图片。消息一经发布,很快在网上传播。
   经调查,消息的发布账号归属于江西南昌一家MCN机构,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王某某。经核实,民警发现当地没有发生类似事件,初步判定该MCN机构发布的数条信息涉嫌网络造谣,属不实信息。
   警方对王某某进行约谈,得知网上发布的这条谣言,从文本到图片都是通过AI生成的。民警表示,利用AI软件生成新闻热点类文章和图片,全程基本不需要人工参与。
   国内一网站可提供近期可能生成热点的新闻报道,违法人员王某某通过该网站获取热点关键词,并生成文章标题。
   王某某通过具有语音交互功能的AI软件,说出关键词,自动在网络上抓取相关信息,生成几百到上千字的文本,并配上貌似和事件具有相关性的虚假图片,从而形成一段看起来信息量很大,实际上子虚乌有的内容。
   这些虚假文章被上传到多个网络平台,然后通过关注阅读的方式,阅读量比如说达到1万,它就是系数1,然后再乘以关注、转发、评论,再乘以一个1.5的系数,最终生成平台支付给他的报酬。同时如果有广告收入的话,另行支付。他平均每天通过AI工具发布的是4000到7000条信息,最高的一条收入是700元。经初步的估算,每天的收入在1万元以上。
   经警方调查,王某某共经营5家MCN机构,运营账号842个。自今年1月以来,其中一家MCN机构利用其账号,陆续在某平台发布了“西安1月10日发生爆炸导致建筑、车辆炸毁、人员伤亡”等多条谣言信息。
   经查,王某某的行为构成传播谣言,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目前,南昌警方依据相关规定,依法对王某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责令涉案MCN机构停业整改。

  新闻风格+惊险“灾情”细节
  此类AI生成谣言更具迷惑性

   在重庆,公安机关查处一起个人利用AI软件,编造民房爆炸谣言的案件。这起案件被公安部列为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典型案例。该案例利用AI技术,模仿新闻风格,一键生成涉及灾情的信息,以获取高流量。
   去年12月25日,一则“重庆巫溪一民房发生爆炸事故,4人不幸遇难,官方紧急介入调查”的消息在某网络平台发布,全文500余字,以新闻报道的口吻,提供了“发现了4名遇难者,其中包括一名儿童”“疑似与居民私拉乱接电线有关”等细节,短时间内获得数万次的点击量。
   这篇谣言阅读量暴涨,让之前在网上发文没有任何流量的康某某一开始还有些兴奋。
   康某某称:“之前我发了20多条内容都没有收益,后来看到一个爆炸新闻有好几十万的点赞量。我就在网站输入‘重庆’‘爆炸’,它自动生成内容,我复制它的标题和文章。”
   康某某之所以制造谣言,是因为得知在某知名网络平台创作发布文章,可以根据阅读、评论、转发数量等获取相关流量收益,每千人有效阅读量有1-2元的奖励。但他编造虚假消息博取流量的行为已触犯法律。
   经查证,康某某对其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公安机关依法对其行政拘留3日,收缴其违法所得,并封禁其网络账号。 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