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3月29日]
-- 华商报 --
版次:[A9]
秦创原三周年
入驻企业新成果新成效显著
近日,按照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陕西省启动实施秦创原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为牵引,以壮大科创企业、强化产业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线,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和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努力把秦创原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主阵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在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到今年3月31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已经成立三周年。三年来,秦创原已成为快速崛起的创新高地,三秦大地,动能澎湃、创新激扬。我省诸多入驻企业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傲人成绩。
>>陕煤集团、陕西交控等省属企业榜上有名
前不久,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公布关于2024年度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入选名单的通知,数据显示,陕西锌业有限公司、咸阳蓝博机械有限公司等单位共198支团队入选牵头组建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
名单中,陕煤集团2支队伍成功入选,分别为智慧矿山公司与西安科技大学共同组建的“煤矿装备智能故障诊断‘科学家+工程师’”校企攻关团队;新型能源公司所属氢能公司与西北大学共同组建的“新型产氢/固碳协同催化剂材料与催化新工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目前,陕煤集团瞄准省级重点产业链,组建引进“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总数达到17支。下一步,陕煤集团将以入选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为契机,继续深化科研合作机制,致力于解决关键技术难题,赋能产业的“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发展。
同时,陕西交控集团共有4支队伍入选,分别为所属企业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长安大学组建的“公路路面服役性能智慧感知材料研究与应用”队伍;西安公路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同济大学组建的“现代高速公路(网)全时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队伍;陕西交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与长安大学组建的“岩土工程数字化感知及信息化智能化决策系统”队伍;陕西交控新材料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组建的“在役桥隧精准评估、病害处治及长寿命养护材料”队伍,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推动“5-5-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陕投集团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陕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陕投集团所属陕煤地质承建的“陕西省地热钻井换热供暖一体化试验平台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平台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陕西省地热钻井换热供暖一体化试验平台”是全省地热能开发利用领域的综合试验平台,解决了以地热能为核心能源、以钻井技术为依托的供热/制冷全产业链技术问题。在建设过程中,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团队分别开展了“浅层地热能地埋管群系统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中深层地热能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等应用研究,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只是陕投集团聚力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2023年,陕投集团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发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培育,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和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协同创新、互济发展的产业生态,科技创新正成为该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陕投集团所属企业秦创原发展公司的科创服务能力也大幅提升。截至目前,秦创原“e”站双创主体7823家,服务机构510家,投资机构217家,累计孵化培育科创类企业104家,总估值超74亿元。同时,“三项改革”任务成绩突出,完成全省63所高校、2044项成果遴选,与高校、地市共建秦创原(高校)工作站15个,概念验证中心3个,高校“技术托管”1个,贯通了成果遴选评价、转化孵化、股权运营的链条;搭建了4个秦创原生态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并扩大秦创原全生命周期基金集群规模,已投14支子基金,累计投资在陕项目52个,共计22.16亿元。构建了两链融合“1+1+N”模式、“飞地模式”等,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中陕核集团各项科技成果层出不穷
2023年以来,中陕核集团全年设立各类科研项目163项,累计投入科研经费同比增长30.83%。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17项,获批省市奖补21项。新增专利57项,新增授权专利37项,其中,“三新三小”创新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胜奖1项;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项、优胜奖1项。立足秦创原建设,集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科创水平显著提升,各项科技成果层出不穷。
此外,中陕核生态环境公司“水体处理工艺及技术装备研究”荣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暨第三届陕西秦创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赛区(半决赛)优秀企业奖;工勘院“秦巴山区滑坡成因机理与监测预警技术”荣获自然资源科技进步一等奖。获批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和科创企业认证31个。燃料电池阴离子交换膜、低空小型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等8个项目被列入2023年陕西省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计划,射线辐照保鲜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低能电子束膜材料改性研究已建成投产,无人机物探研究已取得25个项目技术服务合同。
下一步,中陕核集团将不断完善科创体制机制建设,加快现有产业迭代升级和新产业培育,加强关键领域科技攻关,抓好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以科技创新赋能集团高质量发展。 华商报记者 张秋
到今年3月31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已经成立三周年。三年来,秦创原已成为快速崛起的创新高地,三秦大地,动能澎湃、创新激扬。我省诸多入驻企业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傲人成绩。
>>陕煤集团、陕西交控等省属企业榜上有名
前不久,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公布关于2024年度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入选名单的通知,数据显示,陕西锌业有限公司、咸阳蓝博机械有限公司等单位共198支团队入选牵头组建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
名单中,陕煤集团2支队伍成功入选,分别为智慧矿山公司与西安科技大学共同组建的“煤矿装备智能故障诊断‘科学家+工程师’”校企攻关团队;新型能源公司所属氢能公司与西北大学共同组建的“新型产氢/固碳协同催化剂材料与催化新工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目前,陕煤集团瞄准省级重点产业链,组建引进“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总数达到17支。下一步,陕煤集团将以入选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为契机,继续深化科研合作机制,致力于解决关键技术难题,赋能产业的“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发展。
同时,陕西交控集团共有4支队伍入选,分别为所属企业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长安大学组建的“公路路面服役性能智慧感知材料研究与应用”队伍;西安公路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同济大学组建的“现代高速公路(网)全时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队伍;陕西交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与长安大学组建的“岩土工程数字化感知及信息化智能化决策系统”队伍;陕西交控新材料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组建的“在役桥隧精准评估、病害处治及长寿命养护材料”队伍,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推动“5-5-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陕投集团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陕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陕投集团所属陕煤地质承建的“陕西省地热钻井换热供暖一体化试验平台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平台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陕西省地热钻井换热供暖一体化试验平台”是全省地热能开发利用领域的综合试验平台,解决了以地热能为核心能源、以钻井技术为依托的供热/制冷全产业链技术问题。在建设过程中,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团队分别开展了“浅层地热能地埋管群系统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中深层地热能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等应用研究,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只是陕投集团聚力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2023年,陕投集团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发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培育,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和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协同创新、互济发展的产业生态,科技创新正成为该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陕投集团所属企业秦创原发展公司的科创服务能力也大幅提升。截至目前,秦创原“e”站双创主体7823家,服务机构510家,投资机构217家,累计孵化培育科创类企业104家,总估值超74亿元。同时,“三项改革”任务成绩突出,完成全省63所高校、2044项成果遴选,与高校、地市共建秦创原(高校)工作站15个,概念验证中心3个,高校“技术托管”1个,贯通了成果遴选评价、转化孵化、股权运营的链条;搭建了4个秦创原生态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并扩大秦创原全生命周期基金集群规模,已投14支子基金,累计投资在陕项目52个,共计22.16亿元。构建了两链融合“1+1+N”模式、“飞地模式”等,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中陕核集团各项科技成果层出不穷
2023年以来,中陕核集团全年设立各类科研项目163项,累计投入科研经费同比增长30.83%。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17项,获批省市奖补21项。新增专利57项,新增授权专利37项,其中,“三新三小”创新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胜奖1项;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项、优胜奖1项。立足秦创原建设,集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科创水平显著提升,各项科技成果层出不穷。
此外,中陕核生态环境公司“水体处理工艺及技术装备研究”荣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暨第三届陕西秦创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赛区(半决赛)优秀企业奖;工勘院“秦巴山区滑坡成因机理与监测预警技术”荣获自然资源科技进步一等奖。获批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和科创企业认证31个。燃料电池阴离子交换膜、低空小型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等8个项目被列入2023年陕西省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计划,射线辐照保鲜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低能电子束膜材料改性研究已建成投产,无人机物探研究已取得25个项目技术服务合同。
下一步,中陕核集团将不断完善科创体制机制建设,加快现有产业迭代升级和新产业培育,加强关键领域科技攻关,抓好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以科技创新赋能集团高质量发展。 华商报记者 张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