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4年02月08日] -- 华商报 -- 版次:[A2]

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

代表中共中央,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统一战线广大成员,致以诚挚问候和新春祝福
   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

   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甲辰龙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欢聚一堂,共迎佳节。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统一战线广大成员,致以诚挚问候和新春祝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
   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陶智等应邀出席。应邀出席的还有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梁振英,已退出领导岗位的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原主席、第一副主席和常务副主席。
   郝明金代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致辞。他表示,刚刚过去的2023年,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顶压拼搏,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新时代中国日新月异,伟大梦想正一步步靠近。新的一年,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同心同德、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听取郝明金致辞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2023年很不平凡。一年来,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力推动经济恢复发展,圆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开局平稳,亮点纷呈。我们有针对性地破解难题,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全年经济总量超过126万亿元,就业、物价总体平稳。我们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我国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中亚峰会,推动金砖国家扩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我们有效应对华北、东北洪涝和甘肃、青海地震及新疆地震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再创佳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全社会各方面顽强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
   习近平指出,过去一年,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抓住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契机,深化政治交接,不断增强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共识。大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国工商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地方落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工作。他代表中共中央,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习近平强调,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要认真领会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在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民主监督、自身建设等方面继续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提出3点希望。一是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要切实提高政党协商质量,不断健全议政建言机制,有序开展民主监督,拓展发挥优势作用的平台载体,着力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二是广泛凝聚共识,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围绕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继续深入调研,更有针对性地建言献策。全国工商联要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坚定发展信心,共同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三是强化政治引领,不断提升自身建设水平。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牢政治方向,筑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思想政治基础。要加强廉洁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组织建设,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稳步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
   座谈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新老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等合影留念。
   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据新华社

  
中央领导同志看望老同志
   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看望或委托有关方面负责同志看望了胡锦涛、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张德江、俞正声、栗战书、汪洋、宋平、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贺国强、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和田纪云、迟浩田、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吴仪、曹刚川、曾培炎、王刚、刘延东、李源潮、马凯、许其亮、孙春兰、李建国、范长龙、孟建柱、郭金龙、王晨、刘鹤、杨洁篪、杨晓渡、陈全国、郭声琨、王汉斌、何勇、杜青林、赵洪祝、尤权、王丙乾、邹家华、彭珮云、周光召、李铁映、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热地、盛华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华建敏、陈至立、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蒋树声、王胜俊、陈昌智、严隽琪、张平、向巴平措、张宝文、曹建明、张春贤、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陈竺、白玛赤林、唐家璇、梁光烈、戴秉国、常万全、赵克志、韩杼滨、贾春旺、任建新、宋健、胡启立、王忠禹、李贵鲜、郝建秀、徐匡迪、张怀西、李蒙、廖晖、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邓朴方、厉无畏、陈宗兴、王志珍、韩启德、林文漪、罗富和、李海峰、陈元、周小川、王家瑞、齐续春、马培华、刘晓峰、王钦敏、张庆黎、刘奇葆、董建华、万钢、卢展工、王正伟、马飚、陈晓光、杨传堂、李斌、汪永清、辜胜阻、刘新成等老同志,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衷心祝愿他们新春愉快、健康长寿。
   老同志们对此表示感谢,高度评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勇毅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对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表示衷心拥护。老同志们希望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信心、开拓奋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据新华社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为造福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龙年春节前夕,中国南极秦岭站7日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表示热烈祝贺,向广大极地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和美好的新春祝福。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代代极地工作者勇斗极寒、坚忍不拔、拼搏奉献、严谨求实、辛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南极秦岭站的建成,将为我国和全世界科学工作者持续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提供有力保障。
   习近平希望广大极地工作者以此为契机,继续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同国际社会一道,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为造福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南极秦岭站开站活动7日举行,在北京设主会场,在南极长城站、南极中山站、南极秦岭站、北极黄河站、“雪龙”号船、“雪龙2”号船设分会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北京主会场出席活动,宣读习近平的贺信,宣布新站命名和开站并讲话。他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为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极地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高标准高水平做好中国南极秦岭站开站和运行各项工作,抓紧完善配套设施,抓好安全生产管理,深化科学考察研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要总结和用好极地考察40年宝贵经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锤炼优良作风,加强对极地工作者的关心关爱,不断开创极地事业新局面。
   中国南极秦岭站位于罗斯海恩克斯堡岛,是我国在南极的第5个考察站。 据新华社

  
秦岭站造型源于郑和下西洋
  可抵抗-60℃超低温
  为何命名秦岭站?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古老山脉,而新站所处区域也有一条南极洲横贯山脉

   秦岭站是我国在南极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之后的第五个科考站,也是新时代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常年科考站。
   “与之前考察站相比,新站整体设计与建造的数字化、装配化技术应用程度更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新站项目设计总指导刘燕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站主体结构采用了钢结构全装配方式建造,外围护结构采用装配式幕墙单元,内部标准使用单元,如办公、科研、住宿等部分,采用工厂模块化全装修建造模式,模块化率达到45%,模块中大部分室内固定家具、设备及管线都在工厂预制,大大减少现场工作量。
   另外,在进行现场建造之前,除了进行全数字化模拟建造之外,对于整个主体结构和部分模块、幕墙单元等,在国内进行了预组装,确保实际建造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秦岭站主体造型设计理念源于郑和下西洋使用的南十字星导航,建筑面积5244平方米,可容纳度夏考察人员80人,越冬考察人员30人。秦岭站采用轻质高强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可以抵抗零下60摄氏度的超低温和海岸环境的强腐蚀。
   刘燕辉说,新站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相结合的能源微网管理系统,优先采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占比超过60%,并集成了微电网监控、能源管理平台等先进技术。
   目前,秦岭站主要完成了主体结构和固墙工程,下一步主要进行室内装修,室内机电及其他功能区的建设,包括新能源油罐基础,还有设施的安装。
   秦岭站从2012年底开始调研选址,到现在主体结构完工,历经了十多年的时间。
   我国南极考察站的命名,从体现时代特点、采用中华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人物为主,逐步转变到体现南极地形特征、采用蕴含中华文化元素的国内知名山脉为主,基本形成了以国内山系命名的规则。
   结合新站所在位置的地理特征,命名为“中国南极秦岭站”,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介绍,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古老山脉,而新站所处区域也有一条南极洲横贯山脉;秦岭是“南北生物物种库”“天然药库”,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代表,可以展示我国重视南极环境保护、践行“绿色考察”国际倡议的良好形象。 据央视、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