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09月18日]
-- 华商报 --
版次:[A9]
头部公募宣布降费 ETF打响“费率战”?
自7月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政策出台以来,超八成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纷纷下调费率,如今ETF也终于加入了降费阵营。9月5日,易方达基金率先宣布降低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的管理费率与托管费率,引发市场关注。截至目前,三家头部机构已宣布降低费率。
3家头部公募拉开降费率序幕
9月以来,已有3家头部公募率先拉开ETF降费率的序幕。9月5日,易方达公告即日起调低旗下科创板50ETF及其联接基金费率。其中,管理费率由0.5%调低至0.4%,托管费率由0.1%调低至0.08%。随后,工银瑞信、华安也纷纷公告降费。工银瑞信将旗下科创50ETF及其联接基金的管理费率从0.5%调低至0.3%,托管费率由0.1%调低至0.05%,工银科创ETF联接C类基金份额的销售服务费年费率由0.4%调低至0.1%。华安上证科创板50ETF的降费力度则更大一些,管理费率由0.5%降低至0.15%,托管费率由0.1%降低至0.05%,刷新了科创板50ETF的费率新低,甚至达到了目前全市场ETF基金的最低水平。
针对此次降费的原因,易方达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经理林伟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次科创板50ETF及其联接基金的费率调整,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持有成本,更好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求,与投资者的利益更加协调一致。
业内人士表示,市场赚钱效应低迷的时候,投资者对费率的敏感度更高,同质化的产品,降费的吸引力更大。归根到底,主动降费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
ETF的份额和规模大幅提升
那么此次让头部基金公司打起费率战的ETF到底是什么呢?据公募相关人士表示,ETF是ExchangeTrad-edFund的英文缩写,中文翻译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又称“交易所交易基金”。它是一种跟踪特定指数的基金,可以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买卖,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卖ETF份额来获得与该指数基本相同的报酬率。ETF可以像股票一样实现自由买卖,因此常被称为“大股票”或“指数股”。
今年以来,ETF的份额和规模大幅提升。据Wind统计,截至9月12日,年内ETF份额增加了4516.17亿份;总规模增加了2215.97亿元。而在一个月前,市场出现了首只规模破千亿的股票ETF。
数据显示,截至9月14日,全市场829只非货ETF的管理费率分布在1%至0.15%区间,平均管理费率为0.45%。具体而言,高费率(费率>0.5%)ETF共有31只,产品类型以增强ETF和QDII基金为主;“0.5%管理费+0.1%托管费”是ETF中最常见的费率结构,目前共有598只ETF为此类费率;“0.15%管理费+0.05%托管费”则是ETF中最低的费率结构,全市场共有102只ETF为此类费率,其中以央企改革、区域发展等政策类ETF为主。
降费同时更要做好产品
自7月至今,累计已有百余家公募先后宣布降费。有业内人士指出,下调管理费率直接降低了投资者的成本,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和获得感,有利于吸引各类中长期资金通过公募基金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
同时,降费范围扩大,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参与积极性。不过,降费只是提升信心的一方面,关键要做好产品,提升净值,做大做强影响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升竞争力。未来不排除会有更多机构参与其中,为争夺客户资源,降费或是一个提升吸引力的好办法。
有头部公募内部人士坦言,基金产品的费率调整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特别是对于那些规模比较小的ETF而言,现有的费率实际上也仅仅能够保持盈亏平衡或者微亏,如果加入费率竞争,打价格战,对于产品的运营包括其他指数产品的布局等都会有一定影响。因此,各家公司也会根据自己已有的资源禀赋、战略方向以及竞争策略等,合理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方式去直面竞争,争取能在合理让利投资者和保证基金公司基本运营之间寻找更好的平衡点。 华商报记者 李滨
3家头部公募拉开降费率序幕
9月以来,已有3家头部公募率先拉开ETF降费率的序幕。9月5日,易方达公告即日起调低旗下科创板50ETF及其联接基金费率。其中,管理费率由0.5%调低至0.4%,托管费率由0.1%调低至0.08%。随后,工银瑞信、华安也纷纷公告降费。工银瑞信将旗下科创50ETF及其联接基金的管理费率从0.5%调低至0.3%,托管费率由0.1%调低至0.05%,工银科创ETF联接C类基金份额的销售服务费年费率由0.4%调低至0.1%。华安上证科创板50ETF的降费力度则更大一些,管理费率由0.5%降低至0.15%,托管费率由0.1%降低至0.05%,刷新了科创板50ETF的费率新低,甚至达到了目前全市场ETF基金的最低水平。
针对此次降费的原因,易方达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经理林伟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次科创板50ETF及其联接基金的费率调整,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持有成本,更好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求,与投资者的利益更加协调一致。
业内人士表示,市场赚钱效应低迷的时候,投资者对费率的敏感度更高,同质化的产品,降费的吸引力更大。归根到底,主动降费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
ETF的份额和规模大幅提升
那么此次让头部基金公司打起费率战的ETF到底是什么呢?据公募相关人士表示,ETF是ExchangeTrad-edFund的英文缩写,中文翻译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又称“交易所交易基金”。它是一种跟踪特定指数的基金,可以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买卖,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卖ETF份额来获得与该指数基本相同的报酬率。ETF可以像股票一样实现自由买卖,因此常被称为“大股票”或“指数股”。
今年以来,ETF的份额和规模大幅提升。据Wind统计,截至9月12日,年内ETF份额增加了4516.17亿份;总规模增加了2215.97亿元。而在一个月前,市场出现了首只规模破千亿的股票ETF。
数据显示,截至9月14日,全市场829只非货ETF的管理费率分布在1%至0.15%区间,平均管理费率为0.45%。具体而言,高费率(费率>0.5%)ETF共有31只,产品类型以增强ETF和QDII基金为主;“0.5%管理费+0.1%托管费”是ETF中最常见的费率结构,目前共有598只ETF为此类费率;“0.15%管理费+0.05%托管费”则是ETF中最低的费率结构,全市场共有102只ETF为此类费率,其中以央企改革、区域发展等政策类ETF为主。
降费同时更要做好产品
自7月至今,累计已有百余家公募先后宣布降费。有业内人士指出,下调管理费率直接降低了投资者的成本,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和获得感,有利于吸引各类中长期资金通过公募基金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
同时,降费范围扩大,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参与积极性。不过,降费只是提升信心的一方面,关键要做好产品,提升净值,做大做强影响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升竞争力。未来不排除会有更多机构参与其中,为争夺客户资源,降费或是一个提升吸引力的好办法。
有头部公募内部人士坦言,基金产品的费率调整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特别是对于那些规模比较小的ETF而言,现有的费率实际上也仅仅能够保持盈亏平衡或者微亏,如果加入费率竞争,打价格战,对于产品的运营包括其他指数产品的布局等都会有一定影响。因此,各家公司也会根据自己已有的资源禀赋、战略方向以及竞争策略等,合理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方式去直面竞争,争取能在合理让利投资者和保证基金公司基本运营之间寻找更好的平衡点。 华商报记者 李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