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11月18日]
-- 华商报 --
版次:[A2]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发布会第一场举行
我省免费开放革命旧址及纪念场馆已达200余处
11月17日10时,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发布会第一场,邀请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副局长马宝收介绍陕西革命文物工作有关情况。
罗文利介绍,陕西省委省政府站在守护中国革命精神标识的高度,多次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全省革命文物工作亮点纷呈,工作基础不断夯实,管护水平不断提升,重要价值不断释放。
我省革命文物管护力量切实增强。省文物局增设革命文物保护处,延安市设立副厅级建制革命纪念地管理局,西安、咸阳、铜川等市设立革命文物处(科),其他市县结合实际加强机构及人员配置。革命文物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即将颁布实施的《陕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条例》与《陕西省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陕甘边根据地照金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共同构建起具有陕西特色的革命文物法规体系。
为进一步夯实革命文物工作基础,省文物局组织了全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调查,调查于2020年启动,历时两年完成,10余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两百余人参与。目前,陕西全省共有各类革命纪念馆76座,依托革命文物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3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10处。在国家公布的两批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中,陕西有四个片区,包括川陕、陕甘、长征和陕甘宁四个片区,10个市的68个县(市、区)列入。
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全国唯一一个革命文物类示范区。目标是到2023年底,将延安建设成为守护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示范城市、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革命圣地、彰显红色文化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助推革命老区发展的重要典范,成为全国一流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示范区创建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彰显红色文物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建设方面,从去年开始延安市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博物馆体系切实优化,特色场馆布局持续强化,展示陈列提质提效。年底前将完成延安博物馆和抗大纪念馆陈列布展工作,同时推动维修后的革命旧址逐步对外开放,发挥教育功能。
马宝收介绍,全省免费开放革命旧址及纪念场馆已达200余处,多家纪念馆入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全省4家纪念馆入选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主题鲜明、层次分明、主体多元的革命纪念馆体系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在2021年全国博物馆讲解员大赛中,陕西选送3名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参加,2名荣获一等奖、1名荣获三等奖。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罗文利介绍,陕西省委省政府站在守护中国革命精神标识的高度,多次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全省革命文物工作亮点纷呈,工作基础不断夯实,管护水平不断提升,重要价值不断释放。
我省革命文物管护力量切实增强。省文物局增设革命文物保护处,延安市设立副厅级建制革命纪念地管理局,西安、咸阳、铜川等市设立革命文物处(科),其他市县结合实际加强机构及人员配置。革命文物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即将颁布实施的《陕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条例》与《陕西省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陕甘边根据地照金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共同构建起具有陕西特色的革命文物法规体系。
为进一步夯实革命文物工作基础,省文物局组织了全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调查,调查于2020年启动,历时两年完成,10余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两百余人参与。目前,陕西全省共有各类革命纪念馆76座,依托革命文物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3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10处。在国家公布的两批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中,陕西有四个片区,包括川陕、陕甘、长征和陕甘宁四个片区,10个市的68个县(市、区)列入。
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全国唯一一个革命文物类示范区。目标是到2023年底,将延安建设成为守护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示范城市、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革命圣地、彰显红色文化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助推革命老区发展的重要典范,成为全国一流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示范区创建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彰显红色文物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建设方面,从去年开始延安市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博物馆体系切实优化,特色场馆布局持续强化,展示陈列提质提效。年底前将完成延安博物馆和抗大纪念馆陈列布展工作,同时推动维修后的革命旧址逐步对外开放,发挥教育功能。
马宝收介绍,全省免费开放革命旧址及纪念场馆已达200余处,多家纪念馆入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全省4家纪念馆入选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主题鲜明、层次分明、主体多元的革命纪念馆体系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在2021年全国博物馆讲解员大赛中,陕西选送3名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参加,2名荣获一等奖、1名荣获三等奖。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