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2年08月16日] -- 华商报 -- 版次:[C3]
彭州山洪父亲紧抱儿子被冲走……

父亲获救 小孩没了

新闻背景
   一场悲剧来得猝不及防。8月13日15时许,四川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漕沟突发山洪。事故中,一对父子被困山洪中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
   目击者表示,父亲抱着孩子背对洪水,坐在一块石头上,父亲洪水中用后背保护儿子坚持了约15分钟,最终不幸被卷入洪水中。
   父亲曾尝试将孩子往岸上抛,但当时失去平衡,孩子掉入水中……
   孩子的妈妈在岸边哭得几乎晕厥过去。

   四川彭州市的山洪救援牵动人心。8月15日,彭州市爱之援救援队队长周杨告诉记者,现场搜救排查工作已接近尾声,“这次搜救我们队伍投入了36个人,从13日下午事故发生后开始进行搜救,经过了四轮的反复查找,目前没有发现有群众被困等情况,队伍14日下午6点多接到指挥部的通知,结束此次搜救任务。”
   8月13日15时许,四川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漕沟突发山洪。截至14日中午13时,此次突发山洪灾害共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记者了解到,事发地所在的龙漕沟属于地质灾害点位,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尤其是汛期沟内容易暴发齐头水。“我们此前没有接到过此类的报警。山地突降暴雨引发了山洪,当天洪水就退了。”
   周队长告诉记者,救援队13日当天赶到现场后,首先对游客进行了劝导疏散,“龙漕沟这片的面积挺大的,发生山洪后,还有一些河道的群众不了解情况,依然在水里玩。”
   事故发生后,不少网友质疑事发地并非景区,存在安全隐患。记者检索发现,确实有不少游客将龙漕沟称作“玩水圣地”,还有很多游客发布了“游玩攻略”。
   对此,周队长告诉记者,这里不是景区,一直禁止人员进入河道玩耍。为了做好防范,不仅树立了很多“禁止下河游玩”的警示牌,日常还会组织巡逻队员等沿岸巡逻,劝离游客。
   “有时候我们也挺无奈的,刚刚从水里劝上来游客,我们一走他们就又下水了,其实只要在岸上玩不要下水,就不会有问题。”周队长说,山洪事发地不仅有“禁止下水游玩”等警示标语,为了安全还用栅栏圈了起来,“有游客把栅栏扒开,钻进去玩。”
   “父亲获救了,小孩没有了。”周队长告诉记者,13日事发当天这位父亲获救了,但是孩子找到时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还是希望大家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现在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救援意识太淡薄了。”

  深思

  危险野景区为何成网红打卡地?

   彭州市地处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过渡地带,是许多成都市民的郊游目的地。事发地龙漕沟距离成都市区不到两小时车程,更是被网友称为“避暑好去处”“鲜为人知的耍水秘境”。
   然而,彭州亦属于山洪灾害多发地区。事发地周围有安全提醒标识,明确标记了人和车辆不得进入。
   这个当地人和游客都应当知道存在危险的地方却成了“野景区”“小众避暑地”“网红打卡地”,在一些地图App上直接被标记成了景区,在平台上被轮番推荐。甚至连一些当地人也在配合着这种趣味,比如在事发地周围流动商贩售卖商品,场地附近还设有公共厕所,这一切都让龙漕沟变得“景区化”。
   当这一切被搬到网上,发散于社交平台,在短视频滤镜的粉饰之下,人们已经忘了这里存在风险,“野性”反而诱导着人们争相前往。
   该起事故中将事发地标记为景区的App,给用户“种草”的互联网平台也应当有所反思。这些App对信息把关存在疏忽,在没有核实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把当地当作了一个景区来对待。
   在这起事故发生后,大量关于龙漕沟的种草笔记、推荐视频被下架。但人们更需要的还是防患于未然,游客对野外环境缺乏防范意识的追捧,平台缺乏甄别审核意识的标记与推荐,这些都到了该深入反思的时候。

  提醒

  有禁止进入提示 游客不得进入游玩

   北京市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桂林律师表示,对未经过商业开发且存在高风险的旅游景点,平台有安全提醒义务和内容审核义务。发布者在发布视频时也有提醒广大观众风险的义务。若均未做出风险提示,平台及发布者均存在一定侵权责任。
   许桂林律师提醒,若旅游主管部门提醒禁止进入等提示时,旅游者为自身安全考虑,不得进入游玩;发布者在发布未经商业开发旅游景点时,请核实景点风险是否是禁止旅游或进入。若存在禁止旅游或进入提醒时,建议不得发布类似旅游视频。 综合央视、澎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