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2年06月28日] -- 华商报 -- 版次:[A4]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精准金融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有效衔接为基准,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支持省内金融系统在支农政策体系、金融资源供给、金融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构建普惠、高效并更适应陕西省实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农村地区发展的多样性金融需求,为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
  
强化“衔接”形成惠农政策合力
   做好金融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信贷政策引导。联合省农业农村厅、陕西银保监局等单位出台《陕西省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实施细则》《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细则》《关于金融支持陕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县域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支持力度。为推动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在全省开展省市县三级金融机构与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一对一”结对帮扶行动,选取11家省级金融机构、15家市县级金融机构分别为省内11个国家级、15个省级重点帮扶县提供专项服务。截至今年4月末,陕西省11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各项贷款余额达1255.59亿元,同比增长13.8%;1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各项贷款余额1116.9亿元,同比增长8.67%。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联合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撬动作用、更好发挥县域金融组织体系作用、做好县域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工作、拓宽县域经济发展融资来源等六方面提出25项具体措施,着力提升陕西县域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县域更好发挥支持就业功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地市分支机构加大对辖内县域主导产业支持力度。如陇县开展以“贷户点单+保姆式跟进金融服务”为模式的“点菜”式金融服务工作,引导金融资源下沉到县域;凤县探索开展“财政+金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推动凤县财政部门出资300万元成立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信基金,主办银行根据基金额度,按照1:10倍的比例发放贷款。

  
对接需求 精准实施信贷支持
   农业特色产业金融服务更具针对性。加大种业发展融资支持力度。联合陕西银保监局、农业农村厅、杨凌管委会签署《金融支持杨凌种业发展常态化沟通协作备忘录》,在杨凌实施种业企业名录制、金融顾问专服机制和监测督导机制,截至今年4月末,杨凌区种业贷款累计投放4.76亿元,当年新增信贷投放4368万元。助力农业特色产业链延伸发展。围绕延安苹果产业后整理,以财政贴息为翘板,以融资担保为助力,创新信贷产品,支持苹果产业发展、农户增收。截至今年3月末,在延安发放苹果产业贷款171.42亿元,惠及果企和果农20.12万户。
   涉农金融产品创新更具普惠性。围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做好金融服务,结合陕西大棚蔬菜、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发展,推广农地抵押贷款市场化运行;结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开展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质押贷款业务,截至今年4月末,陕西省农村产权相关贷款余额超6亿元。围绕规模化农业种养殖户手中最主要的生物资产如猪、牛、羊、果树等,探索开展“生物资产浮动抵押贷款”业务,通过对生物资产各个生长阶段精准估值,转化为商业银行认可的“标准抵押物”,以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困境。截至今年4月末,已推出生猪、肉牛、奶牛3个抵押产品,累计发放贷款1.8亿元。

  
优化供给 推动金融资源下沉
   建立金融资源撬动激励机制。一方面,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动,推动省财政厅设立8亿元重点产业发展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重点支持包括富硒产业在内的全省23条产业链融资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地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联动合力,推动省内榆林、铜川、延安、咸阳、商洛等地对辖内县域法人银行机构借用央行再贷款实施财政贴息奖励,引导其运用再贷款加大对县域小微民营企业、涉农等领域信贷投入,降低融资成本。截至今年4月末,各地财政贴息金额合计2.21亿元,撬动各县域法人机构发放符合政策要求贷款3386亿元,利率比金融机构运用自有资金放贷减少2.5个百分点,为企业减少利息支出8.57亿元。
   提升银企对接工作效率。联合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对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进行摸底,梳理出134家有迫切融资需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单,并推送至各金融机构,要求积极开展融资对接,截至2021年末,已有上百家企业累计获得近50亿元贷款支持。针对国内猪肉价格下跌现状,加强与省农业厅沟通联系,对全省生猪产能调控基地融资需求进行摸底,汇总出245家有融资需求企业名单,并推送至各金融机构开展融资对接,截至今年5月末,已有111家企业累计获得43.78亿元贷款支持。同时,按服务企业类型,征集汇总全省各金融机构共67项支持畜牧业发展信贷产品,并联合省畜牧兽医局下发至各企业,减少银企信息不对称,提升对接效率。加强与陕西省委农办沟通协作,联合在全省21县(市、区)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入县域和“三农”领域。

  
加大保障 提升金融服务实效
   提升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资金实力。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投放力度。今年前4个月,累计投放支农、支小再贷款115.57亿元,全省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分别达195.64亿元和183.77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151%和28%。积极推动辖内符合条件法人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扩大“三农”信贷投入的资金实力。今年以来,已推动辖内5家农商行开展了“三农”专项金融债发行工作,其中秦农银行30亿元“三农”专项金融债已获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平利、西乡农商行拟发行规模分别为2000、5000万元,资料已提交中国人民银行审批。截至今年4月末,陕西省涉农贷款余额达到9168.34亿元,同比增长11.22%。
   构建乡村振兴立体评估体系。联合陕西银保监局,对30家省级金融机构及各地市、县域金融机构2021年度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开展考核评估,提升金融机构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了《陕西省金融机构支持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考核评估办法》,组织省内分支机构对辖区金融机构2021年度支持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情况开展了考核评估,提升金融支持政策实施效果。联合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陕西银保监局对全省各县域支持乡村振兴进行指数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金融支农”项目的考核依据,有效调动了各县域地方政府推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主动性。 通讯员 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