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2年06月23日] -- 华商报 -- 版次:[C4]
没有战报的618

从“小细节”看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在规则上做减法 在服务中做加法
电商618已经落下帷幕,在买买买的热闹背后,天猫罕见没有排名、没有战报、没有榜单,只有一封感谢信:“愿与商家一起,聚焦用户体验、服务好消费者,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当往日喧嚣的618回归体验本质,从记者体验的这些“小细节”不难看出,这实则是线上线下新一轮的“同频共振”。
  大促用券:优惠的方式可以再简单点

   电商:购物车凑单直接满减
   卖场:定闹钟拼手速
   “优惠的方式再简单点。”今年天猫618做出了系列改革,消费减法便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一直以来被诟病的烧脑满减计算,被设置成了购物车凑单功能,不用再打开计算器,放入购物车方能自动满减。300-50,200-20两档满减也是相对以往网络购物节的“诚意额度”,88vip会员花费数百积分还可以领取5000-400,1500-120天猫消费券,可以在上述基础上叠加使用,相当方便。
   近年来,本地购物中心在店庆和节点时推出的大促活动多围绕团购券展开,多见于通过大众点评、掌上生活App等网络平台抢券,如75元团100元服饰券,50元团100元餐饮券等,通常会开放抢券时间,并规定随后的使用时间。华商报记者多次按照提示时间点击进链接发现,一些人气购物中心的团购券总会秒无。这类卖场为sp活动开展的线上线下融合促销方式,形式简单,但卡点限制颇多,有些还需定闹钟拼手速。

  服务消费:线上回归体验感 线下部分待提升

   电商:不熬夜、预售期缩短
   卖场:用券买单全程无提示
   天猫在促销上做了减法,在服务体验上则做了加分,上线“多地址下单”功能,即用户在购物车结算时,可以给一个订单里的不同商品添加不同的地址。“平台有意去掉‘给人带来紧张感’的东西,如开售时间提早到晚8点,不用熬夜等零点;预售期缩短了2天,减少等待;互动游戏超级喵运会,也不再有强迫性任务。”电商业内人士称。据悉,通过线上线下打通共振,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这个618,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逛京东。西安、深圳、成都、银川、北京五城的消费者,可以前往京东新百货线下试点合作店打卡,感受“到店试穿试戴-线上下单-回家坐等收货”的新潮体验。
   华商报记者上周日前往王府井·赛特奥莱临潼店,一进园区便看到了各类大促广告,最为醒目的为掌上生活App450元团500元券,也有店铺店员提醒当日为促销最后一天,可以团券使用。记者在一家品牌店看中一双885元的凉拖,从试穿到买单,全程无任何店员提示可用券消费,在支付时记者询问是否可用,才表明可以,遂买单,即花费835元。而一旁排队的其他消费者则说已在网上领取600-100元券等待使用,记者随后问店员该600-100元券本单可否使用,店员这才表明也可以,于是退单重新提交支付,记者再次询问可否叠加使用,店员表示不知道,可以试试,最终显示可以同时使用600-100元券及450元团500元券,则共减去150元,花费735元。当记者质疑为什么不提前提醒可用券事宜,在场几名店员均无任何致歉及回应。

  顺手买一件:“致敬”实体 新增额外交易流量入口

   电商:零成本提升客单价
   卖场:满减时代的营销“惯常项目”
   业内用“淡化数据比拼,加强服务体验”来评价对战果突然“闭麦”的618,特别是电商推出的“顺手买一件”工具,此举更是被认为是对线下店一次别样的“致敬”。记者了解到,2021年电商平台已经推出了这个工具,旨在帮助商户在现有客单价的基础上进行客单价的提升,不额外产生物流成本,不产生额外流量投入,但是新增一个带来额外交易的流量入口。
   业内人士徐先生说,在传统百货的满减时代,“顺手买一件”早就是营销“惯常项目”,消费者为了凑单实现总价优惠,经常在买了贵价羽绒服的同时,“顺手”买一顶帽子、皮带或一双袜子,以便达到满减标准。还有一种模式,来自导购的“关联性推荐”。当消费者本来要去买一双袜子,后来经不住推荐,却买了远超袜子价值的鞋、帽子、衣服等,凑成一套,满载而归。

  >>专家点评

  融合创新
  部分实体店变身电商“试衣间”
  西安美好生活文旅商业研究院院长 夏强

   电商的时空已发生变化,当线上不再是“便宜”的代名词,回归商业本质,注重体验与服务,比如将开买时间提早到晚8点,不用熬夜,预售期缩短了2天,上线一键价保服务,这种在规则上做减法、细节化服务已经逐渐实体化。线上向线下学习服务与体验,线下向线上学直播、秒杀抢券等流量推广方式,除了相互学习,融合创新也成为一种模式。目前已经由卖场成为电商平台的“试衣间”。可在线下试衣服,线上下单,通过这一方法,有效降低电商退货率,线上线下都可以分得一杯羹。

  
无论线上线下都离不开商业本质回归
  西北大学知名营销学者 杜丽萍

   今年618线上各大平台虽然也是早就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以快速变现期望中的销售业绩。但纵观这次618的起始过程,我们发现与曾经的618相比较有明显的特点:一是热烈而理性。营销声势大,但对消费者而言无压迫感;二是温和而流畅。虽说促销力度不弱,但对商家的挤压不再像从前。总之产销各方在平台上的关系似乎变得更加和谐稳定。明显经过市场的风雨洗礼,平台经济下的各种市场关系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局的成熟态。市场的本质就是各种关系的和谐对接,彼此需求,相互依存,任何恶意的以伤害任何一方利益而放大自身利益都是短视行为。线上较之线下,从商业发展的历程而言要短暂许多,因此商业初级阶段的厮杀争夺等不理性的恶性商业行为曾经也都不断上演,不过,从今年的618线上的“商业表现”来看,线上商业正在趋于理性、成熟和稳健。但并不能说线上商业成熟的表现是线下商业给予的启发。因为,不管是线下线上都是商业形态,都是商业形态的一种表达,它们的发展历程一定受制于商业发展规律,对消费者需求的非野蛮挖掘和满足,对生产者需要的非野蛮保护和维护,让供给和需求这两股力量能汇聚市场并活跃于市场是商业平台的核心价值,无论这个平台叫线上或线下,商业形式可以变化,商业本质最终都会理性回归。 华商报记者 尚璟 牛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