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21年10月21日] -- 华商报 -- 版次:[A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质量 总书记这样部署

华商报今起推出“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系列报道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

  

  开栏语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
   从今天起,华商报推出“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系列报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现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战略擘画和深邃思考,充分反映相关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奋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充分展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广阔空间和光明前景。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又一个区域重大战略规划。也是我国统筹区域发展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中的一个。
   十八大以来,我国用大战略运筹区域协调发展大棋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多个区域重大国家战略推出,区域协调发展版图正加快绘就,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质量。
   华商报记者梳理回顾相关重大战略的决策、启动和实施过程,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包括今年9月份在陕西省榆林考察时对于陕西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

  
十八大以来重大区域战略
  1.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范围:北京、天津、河北。
   核心任务: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指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同年8月,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作重要讲话,由此正式掀开了京津冀三省市发展新篇章。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自此进入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的新阶段,启动建设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
   一句话,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2.长江经济带

   区域范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
   核心任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如果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侧重于优化空间格局、实现三地优势互补,那么,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则意在深化东中西部合作,着力于为欠发达地区补短板。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长江通道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长江经济带要坚持一盘棋思想,理顺体制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更好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为全国统筹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2016年1月,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此后他又多次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同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201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长江经济带涵盖11省市,国家给的任务就是,到2030年水环境和水生态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显著增强,水脉畅通、功能完备的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全面建成,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立,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生态环境更加美好、经济发展更具活力、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示范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

  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区域范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核心任务: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六大世界城市群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地区,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毫无疑问是要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主要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目标是打造“一极三区一高地”。
   “一极”,指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三区”,指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是新时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赋予长三角的战略重任。
   “一高地”,指的是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这是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推进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对长三角提出的新使命和新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全力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辐射作用,打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窗口。202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文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4.粤港澳大湾区

   区域范围: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
   核心任务: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2017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国家发改委与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给大湾区赋予5项战略定位:一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二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四是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五是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按照规划,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区域范围: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
   核心任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兰州市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视察,他语重心长地说:“我曾经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今天我要说,黄河一直以来也是体弱多病,水患频繁。”他表示,党中央将就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研究。一个月后,即2019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郑州召开。
   这次会议,规格很高。沿黄9省区以及十几位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提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下的重大原则。
   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将黄河流域打造成为大江大河治理的重要标杆,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验区,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承载区。
   与此前几个区域战略规划不同,这份规划中对于生态保护着墨颇多,并提出要着力形成“一带五区多点”空间布局。
   “一带”,是指以黄河干流和主要河湖为骨架,连通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北方防沙带和黄河口海岸带的沿黄河生态带。
   “五区”,是指以三江源、秦岭、祁连山、六盘山、若尔盖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的水源涵养区,以内蒙古高原南缘、宁夏中部等为主的荒漠化防治区,以青海东部、陇中陇东、陕北、晋西北、宁夏南部黄土高原为主的水土保持区,以渭河、汾河、涑水河、乌梁素海为主的重点河湖水污染防治区,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主的河口生态保护区。
   “多点”,是指藏羚羊、雪豹、野牦牛、土著鱼类、鸟类等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珍稀植物分布区。
   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格局,则构建“一轴两区五极”,促进地区间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一轴”,是指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大通道,串联上中下游和新型城市群,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创新为主要动能的现代化经济廊道,是黄河流域参与全国及国际经济分工的主体。
   “两区”,是指以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平原为主要载体的粮食主产区和以山西、鄂尔多斯盆地为主的能源富集区,加快农业、能源现代化发展。
   “五极”,是指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和兰州-西宁城市群等,是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和黄河流域人口、生产力布局的主要载体。

  6.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区域范围:成都、重庆。
   核心任务: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2021年10月20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合力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特色进一步彰显,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

  
位于黄河流域 陕西的担当和使命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陕西。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陕西考察时,对陕西提出了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
   2020年4月,时隔五年再度考察陕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再赴陕西考察,其中重要一站是榆林,前后两天时间考察了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杨家沟革命旧址,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革命旧址保护与利用、赓续红色血脉等情况。他强调,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切实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这是赋予陕西的重大使命和目标要求。
   而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陕西被多次点名,被委以重任。
   这其中,最值得一说是,黄河流域有济南、郑州、西安、太原、呼和浩特、兰州、西宁、银川等多个省会(首府)城市。从城市能级看,西安、郑州和济南,是GDP过万亿的特大城市,其中,西安和郑州还是国家中心城市。华商报记者注意到,规划纲要指出,要健全区域间开放合作机制,建设郑(州)洛(阳)西(安)高质量发展合作带。
   每一个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中,都有一个或若干“领头羊”。由此而言,涵盖了两个城市群的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某种意义上,是要扮演起黄河流域“领头羊”的关键角色。
   伴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最新一个国家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也进入具体落实阶段。在这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上,陕西重任在肩,义不容辞,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作出陕西贡献。 华商报记者 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