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9年06月05日] -- 华商报 -- 版次:[B4]
新闻聚焦 13年的关注

让唐十八陵在3D数字化中复活

祖祖辈辈生活在本地的老西安人,对唐十八陵虽是熟知,但若非专业文物保护人员,很少有人能无一遗漏踏足每处。而在十三年前,现任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辉,就已经开始用传统的“蓝晒”“蛋白印相”等影像手法和前沿的数字技术,致力于唐陵的保护、唐陵图片的艺术再现、唐陵数字化呈现等。
   今年5月9日,国家文物局发文,就陕西省文物局上报的《关于将汉唐帝陵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请示》做出批复。国家文物局同意将西汉帝陵、唐帝陵分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而如今,在唐帝陵保护方面,张辉教授和他的团队不仅在艺术角度个性表达、斩获大奖,更是已经制作出唐陵的移动网页,还有6个已上线的手机App,用户可以在网页上360°环物、720°全景看到唐陵雕塑,可能比现场看到的还要全面和清晰,在科考方向提供了精准依据。

  蓝晒唐陵——唐陵的另一副面孔

   张辉自小喜欢接触与历史相关的事物,全面系统的艺术学习之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深深地喜欢上了唐朝那曾经辉煌、灿烂的时代,更执迷于唐陵雕塑宏大而不失精微、厚重而不失浪漫的美学理念之中。
   2006年,在现任西安中国画院院长的老友王犇带领下,张辉来到位于西安杜东原的明十三陵,看了散落在田间地头的历史遗存物后,张辉感叹不已,他没想到离自己这么近的地方有着这样的“宝藏”。从那时起,张辉开始关注陕西明十三陵雕塑,同时,开始将视角和镜头对准了唐十八陵。
   花了近两年时间,张辉完成了唐陵雕塑艺术角度的拍摄。但他一直想寻找一种能让照片“特立独行”的方法。“蓝晒法”是1841年欧洲出现的一种摄影工艺,张辉在专业研究中,察觉到“蓝晒”工艺和唐陵的气质十分吻合,于是运用到唐陵的艺术拍摄当中。之后他又尝试了“蛋白印相”“湿版”等传统工艺表现唐陵。他觉得在现代社会的裂变之中,传统文化已经被破坏得支离破碎,唐十八陵作为没落的传统文化,和蓝晒、蛋白印相这种没落的传统工艺“惺惺相惜”,有一种历史的交流和碰撞。
   于是,《蓝调唐陵》系列作品诞生。“蓝晒法”作品呈现出的蓝色光泽,带着一种忧郁朦胧,有着谜一样的味道,张辉以此色调表达自己的感悟。他说:“唐代对我而言本身就是谜一样的存在,这些雕塑已经在这里矗立了1300多年,其他的建筑早已消失在风雨飘摇的历史长河中,但是这些雕塑还在,本身就很迷幻。”
   2016年,在久负盛名的索尼世界摄影大赛上,张辉的《唐陵》系列作品赢得专业组二等奖,而以蓝晒法为基础的“蓝调唐陵”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到了更多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唐陵。

  数字唐陵——3D扫描唐陵细节

   张辉十年如一日地把精力倾注在唐陵的研究与保护上,带领学生一次次踏足唐陵,他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些没落的即将被岁月掩埋的传统文化。所以,在传统拍摄手法之后,他又将3D扫描等新的科技手法运用到拍摄保护当中。
   2016年,张辉主持陕西省社科艺术学重点项目《多维度影像及新媒介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唐十八陵为例》,同年完成了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陕西唐十八陵雕塑数字化研究》。
   3D扫描不仅是依靠前沿的设备就能完成的,精密的仪器有着苛刻的运行要求,扫描拍摄的数据采集多要在秋冬的傍晚才能进行,面临的挑战不仅是零下十几度的气温,还有机器超低温下的罢工、光线角度等困难。唐陵中一座普通中型大小的雕像约在两吨左右,而完成一次这样的数据采集,很顺利的情况下也需要四到八个小时,所以,仅一项手执扫描工作也必须由大家轮流来完成,因为一人最多只能坚持20分钟就被冻得瑟瑟发抖,无法保持平稳。
   数据采集后,完成“数字唐陵”的制作更是持续了多年的细节繁复的制作。唐十八陵雕塑艺术的新媒介传播平台搭建,已完成《数字唐陵》网站框架设计,目前已经完成包括唐端陵、元陵、光陵、顺陵、贞陵、桥陵、章陵、建陵等十八座唐陵上万幅数字影像采集工作,拍摄图片,完成 40余座雕塑的三维扫描,形成较为完整的唐帝陵雕塑图像数据库,上线浏览量近五万人次。已制作H5程序10个、制作了唐陵小程序等。现在,进入数字唐陵手机App界面,可通过全方位图像虚拟现实的方式进行360°及720°无死角观看唐陵现状和观察唐雕塑,并进行互动体验。能为服饰、官阶、雕刻等多种艺术学科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我期望以综合视角的方式去观看唐陵,起初仅是以传统的视觉审美表现唐代陵墓雕塑的宏伟气势和深厚的历史蕴蓄,并最终来表述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艺术态度。”张辉说。

  人物访谈

  
张辉:文化传承,使命所在
   5月31日,华商报记者随同张辉教授及其团队一行数十人至唐建陵采集数据。建陵位于礼泉城东北15公里的武将山南麓,是唐肃宗李亨和章敬皇后的合葬陵墓,属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与九嵕山昭陵遥相对峙,西与梁山之乾陵隔川遥望,梯田层层、群山叠嶂。行程中,华商报记者专访了张辉教授。
   华商报:你熟悉当下各种摄影技法,并出版有《数码单反摄影实用指南》《大学摄影教程》等图书。在这个胶片、暗房已渐渐被遗忘的时代,《唐陵》系列使用“蓝晒”“蛋白”“湿版”这样的传统工艺,为何选择这样的影像语言?
   张辉:其实,我不是先学习好技术,再去创作的。而是由于画面艺术语言的需要,在作品创作中逐步了解技术的。《唐陵》系列是随着我对陕西陵墓雕塑艺术的进一步了解,在拍摄手法上,也由用数字相机拍摄时简单的考虑构图和光线,逐步过渡到选用中画幅胶片相机加外拍灯光,到最终使用传统工艺中的“蓝晒”“蛋白”和“湿版”法来表达自己的影像语言。这期间,照片制作的时间也由一天拍摄若干G文件,变成一天只能做一张照片,甚至数天在工作室仅仅制作一幅照片。在经历了无数失败与磨难后,摄影使我逐渐安静下来,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仔细思考影像呈现的多种可能性。也许,慢慢地阐述和慢慢地表达,更能明晰和梳理自己的文化立场和艺术态度。所以,技术并不重要,如何表达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为何选择传统的摄影方式来表达传统的唐陵文化?我很赞同评论家海杰的观点:“张辉启用了‘蓝晒’和‘蛋白印相’这些同样业已没落的工艺,来和这些唐陵中的石马、石像、石狮以及石柱相遇,这不仅是一种视觉语言的相遇,更是一种共有的惺惺相惜的悲剧命运的重逢。”另外,传承摄影文化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工作者、更是一个教育者分内的事,文化传承,无论之于摄影艺术还是文物保护,都是使命所在。
   华商报:为何不满足传统的摄影手法表达唐陵?
   张辉:我希望通过镜头向人们揭示古老文明同现代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冲撞,同时希望运用传统摄影工艺的表述手段,来阐释中国帝王陵墓雕塑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审美和文化传承“单纯的崇高,肃穆的伟大”的愉悦感。拍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精美绝伦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酸雨侵蚀、风化,以及盗贼侵扰、农用耕地的进一步蚕食,同时它们多处于偏僻地,很难进行保护之类的困境。这时,我就考虑如何将这些曾经是中华民族最为辉煌篇章的代表物通过数字的形式永久性地储存,并通过新媒介的手段,让更多人发现唐陵、了解唐陵,最终达到保护唐陵的目的。于是我们用三维扫描仪去保存文物信息、用动画片去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翁仲”的变化、用纪录片的手段去探知谜一样的唐陵。将来,如果有更多的资金,我们还打算制作更加完美的唐十八陵网站、拍摄微电影等。
   华商报:除了你拍的唐陵之外,你会关注其他哪些历史文化领域的影像?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张辉:我从小对传统文化就有一种理想,但是现在它变成一种废墟了。都说西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根脉,但西安的传统文化到底能有多少?除了大小雁塔、城墙、钟楼,扳着指头算,西安文物到底还有多少?实际上西安就是中国自己在传统文化废墟上慢慢建立的一个所谓的理想之城,它存在着不少问题,但又是实实在在的一个生活空间,我想表达出这种矛盾的情感。
   拍照片,做艺术作品一定要有情感,同时要让看作品的人感受到作品的存在。如果你的图片没有情感,只是形式的一个表达而已,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我指导学生拍摄“被遗忘的传统文化”,比如隋唐时期天坛到底是什么样子?交通大学为何残存十几通碑石?学生做了几个专题,采访了和这些文物相关的人,有的管理员说我才不管呢,只要一个月给我发两千块钱,我管你丢不丢;有的说这都是好东西啊,这是我们先人留下来的文化,要好好保护。你看,这就是废墟中人们对于自己生存环境的不同态度。 华商报记者 王宝红 摄影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