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logo
日期:[2019年05月04日] -- 华商报 -- 版次:[A9]

他舍身救老农 引发价值观大讨论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
  时代背景
   上世纪80年代,一批文学刊物陆续复刊,青年中渐渐兴起了学文化热潮,许多青年下班后如饥似渴地学习,吸取着久违的文化知识,找回过往的失落。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被带动起来,关心祖国前途、把失去的青春夺回来,成为当时青年价值观的主流。
   随着对外开放,一些青年开始追求时髦,男青年留起了时尚的发型,穿起喇叭裤,女青年穿直筒裤,兴起了烫头。那时,文化生活相对单调,青年们的业余爱好多为旅游、照相、集邮,对诗歌和音乐也喜爱有加。
  时代人物

  
张华
   1958年出生,黑龙江人,中共党员,生前系原第四军医大学二大队学员。1982年7月,他跳入化粪池营救老农献出了年轻生命,被中央军委追授“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称号。
   20世纪中后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出现了雷锋、徐洪刚、张华等英雄人物。1982年7月,张华跳入化粪池营救一位不慎落入池中的老农献出年轻的生命。
   张华上小学、中学时,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地方农场劳动时,他是劳动模范、优秀共青团干部。
   1976年的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向着不远处的森林席卷而去。时为农场团支书的张华,带领同学们拼命地用刀割、用手拔、用树枝抽,想开辟出一条防火道。但是,由于风太猛、火太大,开辟防火道难上加难。突然,张华有了主意,他二话不说,俯身倒地,在枯草中滚了起来。于是,大家学着他的样子也向枯草、荆棘丛中滚去,很快形成了一条防火道。火势蔓延到压平的枯草时得不到充分燃烧,一下子弱了下去,大家趁机扑打,终于将火扑灭。
   1977年1月,张华应征入伍。在部队,他是先进战士,多次受到奖励,入伍两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9年初秋,21岁的张华跨进了第四军医大学校门,成为空军医学系的学员。张华的学习底子差,但他知难而进,刻苦学习,在校三年的25次考试,多半成绩都在80分以上,最好的数学成绩达到97分,被誉为“军营里的好战士,校园里的好学员”。
   1980年暑假期间,张华乘火车回东北家乡。有一位孕妇途中早产,张华看到后,主动端水送饭,热情照顾。中途下车,把产妇和婴儿安排在自己姨家,并设法与产妇丈夫取得联系,然后才登车北去。
   1982年7月11日,周日,69岁的老农魏志德打开西安康复路的公厕化粪池盖子掏粪。突然,“扑通”一声,老农被粪池散发出的强烈刺鼻的沼气熏倒,跌入3米多深、池口只有两尺见方的蓄粪池。张华正好经过康复路,听到呼救声,他快步跑去,一把拽住正要下去救人的裁缝师傅李正学。他把挎包一扔,脱下军装,沿着竹梯下到了粪池。“快放绳子”,张华向上高喊,刚喊完,他也被沼气熏昏倒入粪池。
   后来,人们设法将张华和老农救出来,用清水冲掉身上的污垢,送到只有一街之隔的西京医院,但已太迟了……
   张华当年舍身救老农,在当时还引起了一场价值观大讨论。尽管参与讨论的人都不怀疑张华救人的目的,但在对“大学生救老农”的价值判断上,形成了两种观点:持肯定意见的人认为张华救人牺牲是社会的一种高尚品质,值得人们去学习;而持反对意见的人不否认张华行为本身的高尚,却认为以大学生换老农民,社会获益少,“不值得”。而对于这种讨论,张华的同班同学基本没有参与。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把这个问题再次抛给张华的同学和家人,他们的答案非常一致:“生命的价值从来都不在于等价交换。在生命的天平上,难道精英就比老农更重?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怎能如此势利?”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专家王晓勇博士评价说:“张华的事迹和高尚人格体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在精神道德领域的进步,张华是当之无愧的精神模范和青年代表。”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